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下载:70 浏览:485

邢伟一 李键 陈炼红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5期

摘要:
从甘孜藏族自治州11个县采集40份传统牦牛发酵乳样品,采用稀释倾注法分析乳酸菌数量,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生化试验与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分析传统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甘孜地区乳酸菌平均含量在(6.48~7.90)lg CFU/mL,共分离出乳酸菌78株,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43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3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5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2株、片球菌属(Lactococcus)5株,鉴定出的种或亚种分别是: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helveticus、L.fermentum、L.casei、L.plantarum、L.brevis、P.acidilactici、Leu.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E.faecalis、E.faecium和S.thermophilus,其中嗜热链球菌12株,占菌株总数15.38%,为甘孜地区优势菌,分离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3株,在乳酸菌分离株中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85%。

藏区乡村振兴路径初探 下载:58 浏览:442

李海龙1 卜琳1 颜磊2 《中国城镇》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的广大乡村自然环境与文化风俗特征相近,普遍面临产业活力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文化相对封闭、城乡建设滞后、社会治理困难等突出问题。文章在综述藏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作者参与藏区政策研究与规划的实践经验,从分析藏区乡村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入手,初步提出激发藏区乡村发展活力、建设藏区特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进行政策与体制改革创新等方向性建议。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索 下载:44 浏览:171

张箴星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2期

摘要:
当今社会,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器也是逐渐增多。伴随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也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就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它是由许多的高科技技术结合而成。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当今社会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科学技术。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本文通过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基于重复测量分析的包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76 浏览:479

余红梅1 杨义1 赵俊生2 刘磊3 卿胡兵4 许靖1 肖洁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项目对不同人群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的干预效果,为实行分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治监测点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7年资料。基于类实验设计,运用SPSS 23.0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双因素(时间和处理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处理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017年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在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66%、90.14%、86.06%和86.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均显著提高(F=12.36,F=14.89,F=12.29,F=10.03,P<0.01)。试点乡中小学生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8.89,F=8.97,P<0.05),试点乡僧侣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健康行为养成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10.17,F=8.34,P<0.05)。干部、中小学生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养成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r=0.55,r=0.34,P<0.05)。结论中小学生和干部的干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可将健康的生活理念、知识和行为主动传播给其他人群。农牧民为减轻包虫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参与专项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强,配合度高,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为提高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注重发挥中介效应,即对健康教育认同程度,以促进认知向健康行为的转变。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下载:245 浏览:2722

余海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群体一般资料,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记录患者群体在两种检验方式下的病症情况,其中在微生物检验下,患者出现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曲霉肿,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人数分别为35(35%)、25(25%)、25(25%)8(8%)、5(5%),其患病总数与确诊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其在检测数据结果上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以及预后康复提供针对性、专业性依据,可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268 浏览:3072

更登格玛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7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有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患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人际关系,调节患者情绪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使用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 下载:335 浏览:2805

刘启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使用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B组28例患者实施镇静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对比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接受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开展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和躁动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

新理念背景下的法学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 下载:150 浏览:1959

张宏民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法学教育培训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根据新文科理念建设标准展开创新发展,从不同角度贯彻落实教育新思想,转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法学教育培训模式。作为新文科理念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法学教育应注重培养与时代要求接轨的新型法治人才,应在创新教育发展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从法制教育创新角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评价艺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下载:266 浏览:2667

李德敏 《当代艺术》 2022年6期

摘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中职学生的语言发展、文化理解、沟通交际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是英语教师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意识,还使学生在主体状态、行为发展上得到有力推动,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那么,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评价法,如何有效地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与融合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探究——以甘孜州格萨尔说唱为例 下载:236 浏览:2502

马机 《当代艺术》 2022年6期

摘要: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传播方式中的说唱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格萨尔史实说唱音乐风格绚丽多姿,唱腔以及曲调自成一派。本篇文章主要对格萨尔史诗说唱的特征方面进行阐述,并研究格萨尔史诗说唱的文学特征、唱腔变化以及道具运用等几个方面的变化规律,提出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未来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以及思考。

干部教育培训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研究 下载:196 浏览:2543

张宏民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干部培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研究愈发重要。本研究聚焦于干部培训法学教育现状,分析其与法律职业能力要求的差距。通过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促进两者有效对接的策略,旨在提升民族地区干部培训中法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具备扎实法律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法律人才,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 下载:290 浏览:2937

曾燕 《当代中文学刊》 2021年1期

摘要: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育人价值,还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以挖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价值为宗旨,探讨了通过诵读、想象、思考等方式,深化学生对古诗词语言音韵美、意境与情感美、思想与哲理美的感悟与认知的策略。

凝血指标检验在妊娠孕妇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87 浏览:4019

李凤琼 沈亮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凝血指标检验在妊娠孕妇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体检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4例为研究对照,分析各孕期体检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孕早期凝血四项和健康组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健康组相比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进行检测时发现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处于动态平衡状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疾病预防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下载:576 浏览:1986

曹桂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一个班级34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级33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标准化案例教学法,实验组的学生实施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对观察组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教学的满意度高。结论:采用模拟仿真教学联合标准化案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水轮机推力轴承油雾溢出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359 浏览:3699

林挺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11级电站—长河坝电站在运行四年以来,四台机组一直出现不同程度的推力轴承油槽油雾外泄的情况,由于该机组装机容量较大,类似可参考的案例很少,基于此对长河坝4号机推力油雾外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方案:通过改良稳油板端盖密封、控制安装间隙、封堵不必要的油路,初步解决了推力轴承油雾溢出的难题。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756

​李璐 刘成刚 徐瑗 蒋洁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气候和天气等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通过提供精确的天气预测信息,能够帮助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做出及时决策,减少灾害损失,优化农作物生产管理,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和限制,例如数据获取和处理、模型精度和实时性等问题。因此,对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民族地区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下载:262 浏览:2753

李质明 杨建勇 胡寅龙 《当代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摘要:
为培养藏区畜禽生产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了“双主线三循环四结合五递进”的“2345”人才培养模式,从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化课程体系开发,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德技双主线、学校校实训基地、企业交替循环育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靠得住、用得上、沉得下、干得好”的畜牧业双语技能型人才。同时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应对对策。

信息技术在气象仪器技术保障与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42 浏览:1394

田发蓉 李正蓉 冉王群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使气象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相应提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台站人员进行远程技术指导,解决气象仪器从安装到维护的全流程,也能快速的定位故障和解决故障。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气象仪器技术保障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新形势下泸定县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下载:145 浏览:1398

​帅勇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雷击作为一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不仅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雷击的频发,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要想有效地降低雷击灾害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就需要加强防雷措施,做好防雷工作,做好防雷工作,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析新闻采访中术语译法技巧应用 下载:76 浏览:806

邓珠 彭措 《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电视摄制替代传统媒体推向崭新时代。提问,作为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从事藏语媒体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采访对象大多是不会汉语的藏族同胞,电视采访的目的是挖掘第一手材料,采访过程中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要对报道的问题全面了解;二要对采访对象了解清楚;三要提的问题人们普遍关注的。既要准确地翻译第一手材料中遇到的新词术语,又能激起对方回答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采访双方的情感沟通是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这样有利于促进新闻采访效率的提升,还能够进一步挖掘新闻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