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菌剂及发酵时间的花生壳基质对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72

盖旭 李伟 刘庆超 刘庆华 王奎玲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以矮牵牛为试验材料,分别以添加EM菌、粗纤维降解菌、金宝贝复合菌剂三种外源微生物后不同发酵时期的花生壳材料为栽培基质,以本土菌群不同发酵时期为对照,对矮牵牛在不同处理基质中的生长发育进行检测,从而从生物学角度研究添加外源微生物及不同发酵时间对花生壳基质腐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基质理化性质及矿质营养;添加EM菌处理发酵腐熟时间最短,为30 d,添加粗纤维降解菌的处理次之,CK组发酵腐熟时间最长,为75 d。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接种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矮牵牛生长,其中接种粗纤维降解菌并发酵30 d的处理,株高、冠幅、叶面积等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处理及CK组,其形态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0.714,但始花期及单株着花量均显著低于CK组处理,且随着发酵的继续,矮牵牛的生长有下降趋势;各处理叶片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矮牵牛生长代谢均表现出稳定的状态,生长发育正常。综合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形态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叶片生理指标,接种粗纤维降解菌并发酵30 d的花生壳基质毒性较小,可以作为营养生长栽培基质使用。

采用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观察 下载:85 浏览:359

黄晓凤 郭丽纯 欧丽华 《诊断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出生的160例婴儿,利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婴儿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儿童保健干预工作,观察对比两组婴儿健康状况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50%、3.75%,均低于对照组11.25%、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中精细动作、语言能力、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儿成长发育过程中,给予其科学有效的儿童保健干预服务意义重大,有效避免出现不良发育问题,并促进神经行为良好发育,推荐推广。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277

王杰三 陈志君 赖春华 杨冰岩 《诊断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51例和B组49例。A组在母乳喂养中给予母乳强化剂喂养,B组给予配方奶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情况、血钙与血红蛋白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身长增长速率0.64±0.06cm/w、头围增长速率0.96±0.06cm/w和体重增长速率9.47±1.32g/kg·d高于B组的0.55±0.04cm/w、0.84±0.03cm/w和8.89±1.22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钙水平7.72±0.84mg/d L和血红蛋白水平12.32±1.77g/L,Hb相近于B组的7.90±0.82mg/d L和12.29±1.48g/L,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B组为2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加用母乳强化剂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且不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首选喂养方式加以推广。

“甲状腺素促进蝌蚪变态”实验改进 下载:87 浏览:486

王颖 赵硕 翁婧宁 张志祥 《生物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甲状腺素促进蝌蚪变态"实验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增设甲状腺抑制剂处理的实验组,选择已生长至最大体长的蝌蚪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甲状腺素促进蝌蚪变态发育,且在一定范围内甲状腺素浓度越高,蝌蚪体长缩短比例越大;而高浓度甲状腺素对蝌蚪具有致死作用;甲状腺抑制剂能延迟蝌蚪的正常发育。

麦秸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夏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92

张俊 刘娟 臧秀旺 郝西 汤丰收 董文召 齐飞艳 刘华 《土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研究麦秸覆盖与否对土壤理化性质、夏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花生夏直播平作模式下,调查麦秸覆盖与不覆盖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酶活性、花生营养、生殖生长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麦秸覆盖后,产量、饱果率、出仁率比未覆盖分别降低5.2%、9.8%、0.66%。麦秸覆盖显著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使得土壤温度、张力、容重、脲酶活性下降,土壤湿度、孔隙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覆盖还影响了花生的营养生长,麦秸覆盖后显著降低了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与不覆盖相比,麦秸覆盖降低了花生的开花量、果针数和结果数,最终导致产量降低。麦秸覆盖可改善土壤不良的理化性状,但覆盖后地温降低,延缓了花生的生育进程,不利于当季花生的生长发育及结实。研究结果为麦茬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稻麦轮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41

宋广鹏 孙新素 何瑞银 卞新民 陈长青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探索秸秆还田新模式,研究设计了机器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模式。通过研究秸秆沟埋还田下土壤理化特性和作物生长特征,为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较常规还田方式降低了小麦季土壤容重,对水稻季土壤容重影响不明显;无论水稻季还是小麦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土壤性质的改变,对稻麦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显著提高了小麦茎蘖数和水稻株高,水稻株高随着沟埋还田深度的提升而提高。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秸秆机械沟埋还田能显著提高小麦和水稻产量,以开沟深度20 cm秸秆还田产量增加最为明显,小麦产量较常规秸秆还田方式增加23%,水稻产量增加11%,增产效果较为显著。综合来看,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具优势,开沟20 cm深度还田综合效益最高,具有推广价值。

生物有机肥料对连作马铃薯根际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484

王文丽 靳海波 李娟 赵旭 《土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料GSJ-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养分、生长发育及病情指数的影响,本研究对连作马铃薯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主要化学指标、马铃薯生长发育指标、块茎产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对收获连作马铃薯薯块疮痂病、黑痣病的病情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施生物有机肥料的处理,生物有机肥料GSJ-1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马铃薯生理指标和产量,并有利于减轻马铃薯土传病害(疮痂病、黑痣病)的发生。

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亲育儿认知水平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90

陈瑾 高玲珊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亲育儿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60例早产儿及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认知水平。结果:两组早产儿出院前的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6个月的身长、体重、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出院前相比,两组出院6个月的ASQ-C评分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出院6个月的AS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母亲出院6个月的各项育儿认知评分(疾病防护、日常照护、康复、社会服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认知水平,促进早产儿的体格、智能发育。

氯化镧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仔鼠脑组织PI3K表达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54

郑琳琳1,2 刘慧颖3 林黎娟1,2 张锦辉1,2 宋和凌1,2 胡玉乾1 于生金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氯化镧暴露对不同发育阶段仔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及低、中、高氯化镧组,受孕后以饮水方式对实验组动物进行氯化镧暴露,饮水中氯化镧浓度分别为0%、0. 25%、0. 5%和1. 0%,每组8只。分别于仔鼠出生后14d、28d和42d随机抽取仔鼠,采用尼氏染色的方法分析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尼氏体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氯化镧暴露可影响仔鼠生长发育,引起体重和脑重的下降,海马CA1区尼氏体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氯化镧组仔鼠在Morris水迷宫的搜索轨迹逐渐偏离隐蔽平台,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氯化镧组仔鼠海马中PI3K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且与暴露剂量呈负相关(γPI3KmRNA=0. 848和γPI3K蛋白=0. 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氯化镧暴露导致海马PI3K表达下降与仔鼠记忆能力受损密切相关。

‘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质量分级评价研究 下载:88 浏览:509

​程大伟 何莎莎 李正阳 顾红 李明 郭西智 陈锦永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明确高品质葡萄需满足的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条件,为河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等级评定提供参考,对河南省6个地市20多个‘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进行随机采样调查,根据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阳光玫瑰’果实的多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果穗质量的变化范围为337.62~1415.25 g,果粒质量的变化范围为6~18 g;主成分分析得分较高的果穗质量级别主要为800~900 g,得分较高的果粒质量级别为14~15 g;主成分分析得分与果穗质量和果粒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当‘阳光玫瑰’的果穗质量为800~900 g、果粒质量为14~15 g时,其果实的综合品质较好。

葡萄果实大小的分子研究进展 下载:92 浏览:509

​谷世超 李明 程大伟 王莎 李芳菲 何莎莎 谢贝阳 陈锦永 《农业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综述了影响葡萄果实大小的激素调节通路,对调控果实大小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做了初步分析。从不同大小的果实内部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激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果实大小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分析,初步解析了影响果实大小的相关因素。IAA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来影响果实大小;GA通过响应细胞壁的松弛基因来调控果实细胞的大小;ABA通过碳水化合物的改变来调控细胞大小;细胞内部的基因和转录因子NAC、MADS-BOX、CYP、bHLH等通过与激素通路结合或者单独发挥作用共同作用于果实大小调控网络。果实的大小还受一些生理和栽培条件的影响。

供锌水平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82

孙艳楠 齐冰洁 贺鑫 王敏 刘景辉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探究燕麦锌高效的生理机制,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6个锌水平下4个燕麦品种锌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不同燕麦品种苗期进行锌效率差异性评价的最佳锌胁迫浓度为10-8mol/L。4个低锌水平(0,10-9,10-8,10-7mol/L)对地上部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程度大于根系,在低锌培养下4个燕麦品种苗期锌效率系数为燕科1号>白燕7号>草莜1号>加7,燕科1号为锌高效燕麦品种,加7为锌低效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草莜1号则为中度敏感品种;低锌胁迫对锌高效品种燕科1号的整株锌积累量、地上部锌积累量及根系锌积累量影响均较小,且在低锌胁迫下燕科1号根冠比均小于其他3个品种,而锌转运系数则大于其他3个品种,说明锌高效燕麦品种对低锌胁迫适应性更强。

叶面喷施硅肥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90 浏览:517

​陈茜午 温蕊 张永虎 《农业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索叶面喷施液体硅肥对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硅肥不同的喷施浓度(0.6、0.9、1.2、1.5 L/hm2),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抗倒伏能力较弱的谷子品种金苗K1进行喷施,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硅肥施用浓度的增加,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喷施浓度为0.6~1.5 L/hm2时,各处理的生育期分别为118、118、117、117 d,比对照提前2~3 d;各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产显著(P<0.05),增产幅度20%~25%,同时喷施硅肥后谷子的抗倒伏性强于对照。【结论】液体硅肥的喷施可以较小程度地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情况的发生。

阴山北麓不同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63

刘星岑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控制马铃薯生育期内2个关键生长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水分的试验,从理论上探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水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确定马铃薯水与高产统一的灌溉制度。研究表明:马铃薯生育期内的2个关键时期,不同灌水量与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灌水量的增大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也在增加;马铃薯的产量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马铃薯的产量明显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小于某一特定值的时候,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不大;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增长期的株高相关性较小,与块茎增长期的茎粗相关性较大。

日本海神蛤人工繁殖及早期生长发育 下载:72 浏览:493

霍忠明 赵雯 肖友翔 车宗豪 刘括 闫喜武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日本海神蛤规模化人工苗种繁育的可行性,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日本海神蛤人工繁殖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神蛤繁殖盛期为5月和10月,单次产卵量为300~500万粒/个,卵径为75~85μm。春季人工将水温升至18.6~19°C,6~9日龄和15~18日龄幼虫生长缓慢,壳长生长速率仅为1~3μm/d。其他各日龄幼虫壳长生长速率为9~15μm/d。日本海神蛤变态后再经过30~40 d培育,平均壳长可达(4.94±0.93) mm,稚贝壳长生长速率为50~167μm/d,平均苗种产量为2 695粒/m3。秋季水温17.4~13.2°C条件下,日本海神蛤幼虫相对春季生长发育较慢,经过148 d的培育,稚贝平均壳长可达(2.88±0.47) mm,平均苗种产量为6 666粒/m3,再经室外池塘中间育成后生长为平均壳长(13.22±2.39) mm的幼贝。通过比较发现,在我国北方秋季可培育出适于底播养殖的大规格苗种,且培育成本较低。本研究为我国日本海神蛤苗种繁育、高效养殖及资源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下载:223 浏览:3274

黄振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析提高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妇中筛选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106例。遵从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基础、研究2组,前一组执行基础方式护理,后一组执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生长发育情况(出院时)、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长分析,研究组护理后短于基础组(P<0.05);从生长发育情况分析,研究组护理后好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护理满意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执行在母婴服务中,可拓展产妇健康知识,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值得使用。

不同光质LED光源对坛紫菜单性叶状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504

钟晨辉1 韩军军2 唐隆晨1 何培民2 张鹏3 林琪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掌握坛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发育的最适光谱成分,实验以坛紫菜雌性叶状体为培养材料,探究了不同光质(白、蓝、绿、红光)的LED光源对叶状体营养生长、发育分化、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复合型白光下培养25 d后,藻体的叶长和鲜重分别为单色光下的2.42~3.86倍和2.64~4.50倍,白光下叶状体生长速率最快,鲜重增加最多,而单色光限制了藻体的营养生长。与白光下培养相比,在红、绿光下培养,藻体的藻胆蛋白合成受到明显限制,藻红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44.1%和43.2%,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11.6%和12.5%。然而,在蓝光下培养的藻体,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较白光下分别增加了94.3%和16.2%,且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始终较高,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表现出对光源的长期适应。蓝、绿光在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发育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均能加快藻体梢部细胞的分化并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而白光和红光在这一过程中的效应不明显。其中,蓝光能够促进单性生殖孢子萌发成正常的单性生殖丝状体,而绿光则会阻断这一发育途径,使单性生殖孢子萌发体的色素体暗淡、内含物中空,最终消亡。研究表明,单色光源限制了坛紫菜叶状体的营养生长,且会对叶状体的光合色素组分和Fv/Fm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但其中的蓝光可以诱导坛紫菜单性叶状体提前进行单性生殖。这也为进一步探讨坛紫菜叶状体的光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34 浏览:1188

杨冬娟1 张盼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析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人数为60例,在我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时间范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治疗方式不同,对比指标相同,每组30名,治疗手段为常规治疗以及氨基酸配方粉治疗,治疗有效率生长发育指标、营养指标为本次实验的主要对比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有效率观察,对比结果显示,在提高婴儿治疗有效率方面采用氨基酸配方粉效果理想(P<0.05);针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较优(P<0.05);营养指标结果显示,氨基酸配方粉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来说,采取氨基酸配方粉治疗,效果显著。

支气管哮喘对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的影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后变化分析 下载:24 浏览:270

冯敏娟1 高育红2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对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的影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后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年;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结果入组时,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患儿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均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患儿(P<0.05)。两组1年内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增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及骨密度存在影响,且病情越重,影响越大。吸入糖皮质激素1年不影响哮喘患儿的骨质发育。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生长,神经及运动发育的影响研究 下载:45 浏览:515

戴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分析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评价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婴幼儿,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照组为常规保健干预。两组比较保健效果和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效果更显著,促进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家属满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