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394

李飞1,2 陈力1 郝晓军1 陶雁亭1 曹怡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悬韧带长度,研究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轴性近视眼组和正视眼组各30例,均接受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植入同一类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用UBM测量两组晶状体悬韧带长度、前房深度、IOL偏心量、IOL倾斜度。结果两组内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4个钟点位悬韧带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轴性近视眼组眼轴长度及平均悬韧带长度长于正视眼组(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眼轴长度与平均悬韧带长度呈正相关(r=0.897,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后1个月上升,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眼组及高度轴性近视眼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IOL偏心量、IOL倾斜度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悬韧带的长度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且悬韧带长度的增长可表现为IOL不稳定性增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发生屈光漂移的分析 下载:52 浏览:397

赖钟祺 李惠娜 李维娜 郑彦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屈光漂移产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PACG患者31例(40只眼),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37例(48只眼)。利用IOL Master测量并预估两组术后屈光度,术后1 d、1周、2个月分别验光获得实际术后屈光度,实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估屈光度之间的差值,为屈光误差(RE),RE<0为近视漂移,RE>0为远视漂移。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屈光误差绝对值(ARE)及术后2个月屈光漂移构成的差异。术前测量PACG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分析以上参数与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d、1周、2个月PACG组的ARE均大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均P<0.05),且术后2个月远视漂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P<0.05)。PACG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与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758、0.615,均P<0.01),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32、-0.831,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ARE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相关,Y=3.650+0.013X1-0.609X3-0.098X4(R2=0.847,F=66.562,P<0.05)。结论 PACG组白内障术后RE明显大于正常眼轴组,多为远视漂移,与术前高眼压、浅前房和短眼轴相关。

白内障术后不同时期不同眼别术源性散光的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407

黄飞 刘利娟 胡敏芝 赵广愚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不同时期不同眼别的术源性散光(SIA)的变化。方法选择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41例(54只眼),术中行135°、2. 8mm透明角膜切口,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角膜曲率,观察术后术源性散光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均数SIA和质心(Centroid) SIA分别为(0. 461±0. 223) D和(0. 193±0. 339) D@98°术后3个月均数SIA和Centroid SIA分别为(0. 391±0. 189) D和(0. 081±0. 302) D@87°,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左右眼术后1个月均数SIA和Centroid SIA分别为(0. 498±0. 231) D,(0. 222±0. 361) D@89°和(0. 426±0. 217) D,(0. 191±0. 312) D@105°,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左右眼均数SIA和Centroid SIA分别为(0. 401±0. 194) D,(0. 083±0. 323) D@81°)和(0.382±0. 189) D,(0. 112±0. 292) D@97°,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固定切口的白内障手术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SIA无显著差异,左右眼术后SIA无明显差异。

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特点 下载:59 浏览:394

朱恺 顾永昊 王志玲 柯根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其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感染性眼内炎106例(10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方法及特点。结果 106例感染性眼内炎中,白内障术后感染者68例,占64. 15%,其次为外伤及玻璃体切除术后及青光眼术后。眼内手术后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3~120 d,平均为(23. 76±31. 59)d。治疗方式全部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根据前房反应及眼内感染程度8例先行玻璃体腔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2例行前房冲洗+玻璃体腔注药术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83例患者充填灌注液(78. 3%),23例患者充填硅油(21. 7%)。另外白内障术后有人工晶状体患者66例,22例患者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33. 3%)。房水及玻璃体病原体检出共56例,阳性率为52. 83%,多见为表皮葡萄球菌(15例,26. 7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23. 21%)。结论眼内炎作为眼科急症,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并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且愈后差,我院临床治疗的眼内炎均积极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手术有利于获得玻璃体标本,可以直接清除感染病灶并减少了二次手术可能。

杞菊地黄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62 浏览:647

姜琦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为其提供杞菊地黄丸与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2023.4~2024.4阶段中,388名病人予以划分,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杞菊地黄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运用在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给药后,患者泪液分泌质量提高,病人的结膜充血问题逐步改善,眼压趋于稳定,视力逐步恢复,病人临床症状逐步缓解,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人在接受治疗中,为其提供杞菊地黄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内液分泌质量提高,同时令病人结膜充血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在药物作用之后,病人的视力也逐步恢复,眼压的水平逐步稳定,令病人的症状逐步得到缓解。

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805

赵二妹 段增云 翁昌平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讨论及研究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评估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2-2024.2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盲法,组别: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两组患者均治疗四周,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泪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泪膜功能以及炎生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患者提供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泪膜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关于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的研究 下载:64 浏览:663

钟国银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之间,总人数为80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SAI、SRI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AI、SRI的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睛干涩消失时间、眼科检查指标复常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眼症,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特点的价值研究 下载:73 浏览:755

高倩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价值。方法:以ECXEL表格统计2021年2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一组接受西医治疗(对照)、一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观察),统计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经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眼症状、FL低于对照组,SIT、BU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在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亦可确保治疗有效性,值得借鉴与实施。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下载:129 浏览:1323

乔秀娟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病人随意划分成两组,一组接受风险因素防控,另一组接受常规护理。我们将密切关注两组病人在接受这项治疗后,是否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00%相对更高(p<0.05),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6.00%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4.00%相对更低(p<0.05)。在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8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出现率为16.00%,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落6例(伴有黄斑裂孔2例),牵引性视网膜脱落3例(合并脉络膜脱落1例)。借助视网膜脱离手术后,一次复位成功8例,二次复位成功2例。结论:根据白内障术后的病理变化,我们应该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并最大限度地缓解它的威胁,从而给予病人更好的恢复和治愈。

三焦点和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术后疗效对比分析 下载:140 浏览:1423

张琪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三焦点和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术后疗效对比。方法:入组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98例,随机分组,双焦点组的患者实施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焦点组采取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未矫正中视力、中视力球镜、未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远视力球镜、远视力柱镜、矫正中视力、中视力柱镜、未矫正近视力、矫正近视力、近视力球镜、近视力柱镜、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后两组的未矫正中视力和中视力球镜两项指标比较而言,三焦点组优于双焦点组,P<0.05。其他指标包括未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远视力球镜、远视力柱镜、矫正中视力、中视力柱镜、未矫正近视力、矫正近视力、近视力球镜、近视力柱镜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满意度方面,三焦点组高于双焦点组,P<0.05。结论: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白内障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未矫正中视力和中视力球镜,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视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下载:117 浏览:1192

高琨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的7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内容包括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其应被作为白内障术后护理的一部分进行推广实施。

睑板腺按摩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15 浏览:1179

张勤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睑板腺按摩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4例干眼症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行睑板腺按摩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眼部各项指标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睑板腺按摩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比较 下载:216 浏览:2194

师文 庄慧(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6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A、B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30天,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评分等指标。结果 三组中A组治疗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评分指标均最优,其次为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的药物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本文两种方案使用的药物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玻璃酸钠滴眼液效果最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观察循证护理对于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下载:214 浏览:2167

朱慧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于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 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X<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在白内障患者中可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观察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下载:290 浏览:2920

张丽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置研究时间区间为2017年11月~2019年6月,以我院在此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干眼症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将患者归入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以及治疗安全性。治疗安全性从实施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的指标评分得到了显著的好转,且治疗后期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小于对照组,总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药物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相关因素及不同术式治疗后视力恢复疗效分析 下载:275 浏览:2749

王蓄杨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相关因素及不同术式治疗后视力恢复疗效。方法:在2016.1-2020.1期间,我院接诊了90例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0例未发生视网膜脱落的白内障术后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视网膜脱落相关因素,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手术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生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危险因素有男性、中高度近视、既往接受Nd :YAG激光术、术中晶体后囊破裂。PPV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较巩膜冷凝术、激光光凝术高。结论:对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相关因素在术前术中建议选择针对性措施避免。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载:99 浏览:1030

李媛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数据搜集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5月,选取白内障手术病例共74例,并在双盲分组下划分两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施行一般护理,在研究组中施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指标。结果:研究组白内障认知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偏高,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偏低,组间对比统计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偏高,睡眠质量评分偏低,组间对比统计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4.59%同对照组78.38%比较明显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差异明显(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下可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重点探寻 下载:86 浏览:809

孙小俊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白内障术后合并干眼症患者通过合用玻璃酸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为玻璃酸钠+rhEGF治疗。结果:施治前干眼症状总积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干眼症状总积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100.00%、对照组85.71%,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76%,对照组为0.00%,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术后合并干眼症患者通过合用玻璃酸钠、rhEGF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并提升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中药熏眼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 下载:116 浏览:1655

林晓梅 《当代中医药》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方法:以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眼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采用中药熏眼联合睑板腺按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该类疾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中医辨证联合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观察 下载:139 浏览:737

姜琦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联合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白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联合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眼部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眼部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联合地夸磷索钠眼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眼部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