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口唇粘膜移植治疗SJS/TEN睑球粘连和睑缘角化的临床疗效 下载:58 浏览:375

陈俊曌 姚钦科 邵春益 傅瑶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用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和睑缘重建矫正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手术方案采取切除眼表及睑缘的角化瘢痕组织,彻底松解睑球粘连,应用羊膜移植覆盖角膜和球结膜的缺损,取自体口唇黏膜移植替代缺损的穹隆结膜、睑结膜和睑缘。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症状、角膜病变、睑球粘连和睑缘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16. 6)个月,全部12只眼对比术前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异物感、烧灼感和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前12只眼都存在着睑缘角化瘢痕、倒睫或乱睫,7只眼引起角膜上皮病变,口唇黏膜移植眼表重建后上皮愈合,1只眼残留少许倒睫但不对角膜产生摩擦;术前9只眼存在着睑球粘连,术后8只眼睑球粘连完全改善,1只眼部分粘连复发。结论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晚期并发症,不仅可以矫正睑球粘连,同时可以矫正睑缘角化瘢痕和倒睫,改善眼表环境,稳定视功能。 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及其眼部表现

术前C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评估胆囊周围粘连的价值 下载:72 浏览:466

杨立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C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评估胆囊周围粘连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用B超进行术前检查,试验组采用CT进行术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CT检查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86.36%、37.50%(字2=4.358 7、5.881 9,P<0.05)。结论:术前CT能够比较准确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周围粘连进行评估,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中医经方泽漆汤治疗胸腔积液及胸腔粘连患儿成功消除胸胁疼痛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1例 下载:27 浏览:457

李忠旭1.2 王卫涛3(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患儿,女,10岁,右侧胸部部疼痛1年余,西医诊断:1.右侧胸腔积液2.胸膜粘连,中医诊断:胸部内伤病 水毒内郁证。运用中医经方泽漆汤口服治疗10天,患儿胸胁疼痛消除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本文就患儿通过中医经方泽漆汤口服治疗获得胸胁疼痛消除并取得胸部影像学吸收进展的资料展开讨论。

探讨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下载:226 浏览:2303

邹琪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患者中,选取9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盲选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45眼)。两组均运用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瞳孔钝性分离扩张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瞳孔缘环形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状况、瞳孔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实验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瞳孔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粘连以手术治疗时,选取瞳孔缘环形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理想,可加以推广和运用。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研究 下载:111 浏览:1173

王丹丹 蒋静 戚妤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然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和早期活动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 实验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实验组住院时间(10.5±2.3天)较对照组(14.2±3.1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复杂,主要包括术后炎症反应、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患者活动减少等。因此,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在于术后的护理。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这可能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强调了术后的密切观察和早期活动,从而减少了术后粘连的形成有关。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探究 下载:169 浏览:2564

赵立华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方法:对2019年~2020年期间入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12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为56名,其中将林场基础护理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使用,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使用,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计算出恢复期间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经过对常规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常规组患者肠胃道功能的恢复速度要慢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更高为14.29%,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为1.79%,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在胃肠道术后期间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下载:167 浏览:2044

马香玲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1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粘粘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3.38%,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7.67±1.21)h;对照组粘粘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3.72%,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6.23±1.56)h,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根阻的发生。

YB45型包装机商标纸吸取效果的分析与改进 下载:112 浏览:1991

张慧涛 《电子商务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YB45型包装机商标纸纸库吸取机构在吸取商标纸时,经常会出现商标纸取纸不顺利、输送堵塞现象,设备效率下降,商标纸消耗增加。经过分析发现,吸取机构零件磨损、负压压力小以及商标纸粘连等原因直接影响吸取效果。其中商标纸粘连是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停机次数,对商标纸因粘连原因造成取纸不顺利进行改进,在商标纸纸库挡板上设计加装了一套吹风装置。方案实施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商标纸输送带堵塞现象明显减少,提高了设备有效作业率。

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下载:416 浏览:3886

闫颖 《诊断医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期间的26例粘黏性肠梗阻患者为对象,就患者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资料展开分析,另就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手术所见实施对比,对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做出总结和评估。结果:26例患者的超声检查中,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扩张肠管与萎缩肠管间存在“移行带”;有6例患者可以看出有腹腔积液表现;10例患者检查出有“悬吊征”表现,并且有明显的肠管成角状;16例患者可以看出肠管与系膜发生团装粘连,而且均表现为“滑动征”无法看见,其中3例患者卡压处肠壁增厚伴血流消失。1例患者为保守治疗以外,11例患者接受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例患者接受开腹肠粘连松解术联合肠切除吻合术。手术患者的术中所见与超声诊断表现基本吻合。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对包括肠管“移行带”、“悬吊征”、“滑动征”等征象有很好的探查,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

探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效果 下载:459 浏览:1527

邵艳丽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中药对于治疗胎盘粘连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之间接收的胎盘粘连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为两组患者进行差异化的治疗干预工作,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干预。从治疗有效率等多个方面进行组间对比,进一步得到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疗法的干预效果。结果:首先从B超影像结果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子宫复旧评分、宫腔内异常回声等方面的表现差异性,根据数据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卵巢功能方面的水平,主要观察FSH、LH以及E2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并无较大差别(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指标水平显然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IL-6、TNF-a以及CRP的指标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的改善表现更为突出(P<0.05)。从治疗有效率的角度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有效率水平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胎盘粘连的成效显著,有助于加速子宫恢复,提升卵巢的功能,减少炎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载:203 浏览:1912

马晶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7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74%>78.72%,χ2=6.11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2.04±0.36)d<(2.85±0.43)d,t=9.902]、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95±0.51)d<(3.79±0.82)d,t=5.964]、住院时间[(5.16±1.33)d<(7.29±1.29)d,t=7.881]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梗阻,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其术后良好恢复。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206 浏览:12424

赵立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索最佳护理技术。方法:从某院最近两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当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类分组,统计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重点针对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病几率低。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临床护理效果更加可靠。

电子灸治疗用于缓解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患者腹痛临床护理价值 下载:167 浏览:2024

刘芝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析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患者提供电子灸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取80例在我院接受TCRA手术治疗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患者为本研究分析对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给予电子灸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腹痛情况。结果 干预后半小时、1小时后观察组腹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小时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痛感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TCRA手术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患者通过电子灸治疗来达到缓解疼痛作用,其发挥效果时间快于传统药物镇痛护理,保障了患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