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肺栓塞误诊分析 下载:82 浏览:529

何文明 朱海波 谢燕青 吴涛 陈思 景胜 周忠 洪中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PE)导致的晕厥病例,减少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的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11例APE患者的诊断经过,讨论误诊原因,总结经验。结果 11例患者在各个临床科室首诊时均被误诊,最后排除其他可能的晕厥原因后,均由肺动脉CT造影检查确诊为APE。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临床误诊率极高,腹腔或盆腔内压的改变常为晕厥诱发因素,不明原因的晕厥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需警惕APE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有助于筛查和病情评估。

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40 浏览:473

王松茂 韩伟 王林君 孟路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危肺栓塞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栓变化、各项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 00%)比对照组(84. 62%)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后,观察组存在2例肺动脉干一级分支充盈缺损,对照组存在5例。经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PAP)、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D-二聚体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7. 69%)低于对照组4例(30. 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高危肺栓塞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研究 下载:235 浏览:2718

董楠 姜丽 吴祥庆 胡佳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对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方法:从肺栓塞呼吸内科中选取46位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诊治方法,检查患者心电图并通过溶栓实现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结束之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后患者各项参数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特征(P<0.05)。结论:对比治疗前后临床数据,在经过心电图检查以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患者病症有明显改善,在临床领域具有实质性意义,可推广应用。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155 浏览:1350

朱晓凤 《诊断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检查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查结果中心电图正常的患者64例,占比为,心电图异常的患者1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情况的统计中占比较高的主要为心动过速19.12%、右束支传导阻滞13.24%、心房纤颤11.03%、房性早搏9.56%、TV1-TV31波倒置9.56%。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心肌功能异常情况,反映出患者疾病状况,但是临床治疗中仍然可能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仅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疾病患者的初级诊断。

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15 浏览:2239

陈贵平 《诊断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疑似肺栓塞)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记录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经过检查:(1)平扫见片状磨玻璃影12例、肺动脉高压10例、梗死灶15例、马赛克征13例、实变影30例;(2)发现中央性盈缺142支、完全性盈缺357支、栓塞动脉1169支、偏心性盈缺672支;结合金标准,共确定肺栓塞患者52例,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出47例,漏诊5例,28例阴性患者经过多项检查后排除。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肺栓塞阳性敏感度为90.38%(47例:52例)、准确率93.75%[(28例+47例)/80例]。结论:肺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能够清楚显示肺动脉情况,可以将其作为肺栓塞辅助检查中的首选方案。

超声心动图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分析 下载:408 浏览:3957

曹悦 《诊断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肺栓塞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检查治疗的11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测,最终诊断标准为肺动脉照影结果。观察患者呼吸和静脉系统变化情况,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检测。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出肺动脉血栓栓塞5例,右心异常改变65例,其中右心增大合并肺动脉增宽34例;单纯肺动脉增宽21例,心包积液10例,右室肥厚3例,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2例,下腔静脉增宽、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率降低4例。经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3例,下肢出现血流缓慢、淤滞4例。结论 给予急性肺栓塞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进行诊断,对于了解患者肺动脉腔内血栓、掌握其的心脏结构改变、发现其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在剖宫产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7 浏览:1703

雷凌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分析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对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内并发DVT的效果。方法 以2020.9-2021.8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例,随机抽签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6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60例产妇采取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干预,观察两组产妇DVT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例产妇发生DVT,发生率3.33%,参照组7例产妇发生DVT,发生率为11.67%,显著较实验组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围术期DVT,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低分子肝素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369 浏览:1768

孙莹1 孙传亮2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72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以肝素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疾病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各项治疗相关治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计算后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合并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能够对临床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