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比较 下载:248 浏览:2705

姚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中选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的价值。方法: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均为BPH,就诊于2020.01~2022.10内,按双盲法均分为40例/组,以2组展开对照。甲组治疗术式为TRUP,乙组治疗术式PRKP。对照临床指标、手术项目及并发症。结果:对照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对照出血量及住院、手术、冲洗膀胱、留置尿管等用时,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对照并发症总占比,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结论:临床BPH治疗中选用PKRP的价值更高,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出血和创伤,且并发症少,利于术后快速恢复,术式安全可靠,可积极推广研究。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 下载:28 浏览:316

刘克普1 门群利2 张更1 李智斌1 阮冬丽1 高龙1 王会龙1 袁建林1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4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27例。A组采用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IPSS评分、RUV、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RUV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QO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发生泌尿系感染4例、尿道狭窄4例,二次止血1例,B组未发生此类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与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比较,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方法。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635

唐怡君 《肿瘤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接受电切手术治疗的64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的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疼痛程度,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铥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下载:503 浏览:3529

汪孝芳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探析铥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统计研究者医院泌尿外科在2021-6至2022-10月时间段内68例看诊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纳入样本,依据病人就诊尾号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采取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创新组则实施铥激光剜除手术,观察病人不同手术方式后临床效果,以及存在并发症几率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恢复指标方面,创新组各项指标较对比组康复更优,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创新组与对比组在术后并发症记录统计分别为2.94%、23.52%,创新组数据大幅下降,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0.05)。两组病人前列腺体征、生活质量以及前列腺抗原水平等均得到改善,但创新组相关指标更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0.05)。同时探究组病人在术后半年内,勃起功能以及机体最大尿流率相比较对比组而言更高,数据见差距较大(P<0.05)。结论:面对筛选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采取铥激光剜除术治疗效果更佳,有效促进勃起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临床体征,且该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疼痛感轻等临床优势,安全性较高,减少术后并发症几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赢得病人肯定和满意,可大力推广。

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59 浏览:1552

张苡鸣 王勤章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BPH)符合纳入标准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A组(电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 、B组(常规药物治疗) 各25例,A组治疗频率为每周三次的电针治疗,同时睡前一粒盐酸坦索罗辛+晨起一粒非那雄胺片;B组治疗频率为睡前一粒盐酸坦索罗辛+晨起一粒非那雄胺片,治疗周期2月。治疗前后随诊进行 IPSS 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检测。结果:A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IPSS评分:[(12.64±9.36)分vs(4.44±2.18)分]、最大尿流率(Qmax):[(9.28±1.30)分vs(13.09±2.11)分];B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IPSS评分:[(13.40±6.43)分vs(7.36±2.86)分]、最大尿流率(Qmax):[(8.94±1.16)分vs(11.40±1.81)分]。结论:电针联合药物及药物治疗均能明显降低 BPH 患者的IPSS评分,提升患者Qmax;与单独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比,电针联合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提升患者尿路率,提高生活治疗。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