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于藏族锅庄舞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下载:61 浏览:315

刘清梅 《体育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锅庄舞的推广更加便利,拓宽了推广的渠道,但锅庄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锅庄舞发展现状,总结锅庄舞的主要传承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锅庄舞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希望能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所帮助。

维西县老好村纳西族古歌“跳火神”考察 下载:64 浏览:397

邓虹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在每年六月"火把节"期间"迎神消灾""祈求丰收"祈祷活动中表演的一种传统歌舞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老好村。其表演集诗、歌、舞三位一体,是典型的人类早期歌舞艺术形式,内容有民族迁徙、狩猎寻址、建庄立寨、农耕收获、男女情爱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劳动中的互助互爱等。"跳火神"的表演活动是在火把节期间(农历6月25日至6月27日)举行,活动从开演前的设坛祭祀,到正式的表演和内容,再到最后的祭送仪式都需要严格按照套路进行。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演唱方式继承了纳西族古老的演唱方法,除男女混声齐唱、对唱外,还有"跟唱",舞蹈也显示出纳西族舞蹈古朴、简洁的风格特点。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传统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研究资料,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及融合 下载:67 浏览:393

苏雪菁 叶富成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有互动也有冲突,其对国家法治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及契合的基础,国家法"取材"于习惯法,习惯法向国家法靠拢,二者价值相似、功能互补。最后提出藏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互融互补的建议。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措施分析 下载:70 浏览:474

王生平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藏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民族之一,同时藏族也具有比较鲜明的文化习俗。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西藏、四川、青海等地,藏族具有其自身比较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部分。传统体育是最能表现出藏族文化的方式之一,不仅能直观地感受到藏族的民族情节,更能了解到藏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憧憬,蕴含了丰富的民族节气。

把寺庙搬下山:在直接互动中获得社会空间——对斯科特的一个补足性反思 下载:51 浏览:394

郑少雄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出版后,引起学界较多的讨论,本文是对斯科特的一种补足性反思。不同族群、文化之间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遭遇,并不必然表现为抵抗、逃避或同化,毋宁说人类也在相互遭遇时创造协商、合作及共存的可能性。清末民初的康定土司以及四川康区东部一个半农半牧社区的寺庙即为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21世纪以来,该寺庙从远离社群的山上搬到河谷的交通要道及社区附近,目的之一是主动将自己置于方便地方政府监督的位置,以此获得政府信任及其赋予的较为宽松的管理和发展空间。寺庙下山之后,通过复办"公办民助"学校和组织社区的神山祭祀,成功地恢复了历史上的社区一体性,重组了自己熟悉的族群社区生活,并且维持了文化差异性和自足性。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下载:70 浏览:478

邢伟一 李键 陈炼红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5期

摘要:
从甘孜藏族自治州11个县采集40份传统牦牛发酵乳样品,采用稀释倾注法分析乳酸菌数量,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生化试验与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分析传统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甘孜地区乳酸菌平均含量在(6.48~7.90)lg CFU/mL,共分离出乳酸菌78株,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43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3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5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2株、片球菌属(Lactococcus)5株,鉴定出的种或亚种分别是: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helveticus、L.fermentum、L.casei、L.plantarum、L.brevis、P.acidilactici、Leu.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E.faecalis、E.faecium和S.thermophilus,其中嗜热链球菌12株,占菌株总数15.38%,为甘孜地区优势菌,分离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3株,在乳酸菌分离株中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85%。

牛羊养殖中的布病防制问题 下载:25 浏览:405

斗尕姐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牛羊布鲁氏病的流行病学、养殖中布病防制的问题和有效的防制措施。旨在为牛羊养殖户布病防控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生态猪养殖技术与发展分析 下载:15 浏览:394

马明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猪肉的需求量在逐渐地增大,同时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进步,对于绿色食品的追求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一些绿色生态的产品,所以生态养殖也成为养殖业的一大发展趋势。生态猪的养殖是遵循猪的生长规律和生长习性,充分运用自然条件和人工干预进行养殖,能够有效的利用环境,降低污染,同时提高肉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基于此,文章也对于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高原寒冷地区某藏式会议中心建筑的绿色改造实践 下载:58 浏览:399

赵永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以高原寒冷地区某藏式会议中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建筑绿色改造设计和施工技术。其改造内容包括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已有建筑物扩建,对建筑物形体空间、建筑本体节能、暖通、节水改造等。此次改造在节约了土地资源及资金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能源系统的效率,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改造经验。

基于重复测量分析的包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76 浏览:462

余红梅1 杨义1 赵俊生2 刘磊3 卿胡兵4 许靖1 肖洁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项目对不同人群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的干预效果,为实行分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治监测点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7年资料。基于类实验设计,运用SPSS 23.0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双因素(时间和处理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处理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017年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在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66%、90.14%、86.06%和86.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均显著提高(F=12.36,F=14.89,F=12.29,F=10.03,P<0.01)。试点乡中小学生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8.89,F=8.97,P<0.05),试点乡僧侣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健康行为养成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10.17,F=8.34,P<0.05)。干部、中小学生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养成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r=0.55,r=0.34,P<0.05)。结论中小学生和干部的干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可将健康的生活理念、知识和行为主动传播给其他人群。农牧民为减轻包虫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参与专项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强,配合度高,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为提高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注重发挥中介效应,即对健康教育认同程度,以促进认知向健康行为的转变。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下载:36 浏览:327

泽旺他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汉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可以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推进民族团结。只有良好的阅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利用多种方式、探索有效手段,达成教学目的。本文探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现如今面临的挑战,并且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共同促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下载:245 浏览:2718

余海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群体一般资料,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记录患者群体在两种检验方式下的病症情况,其中在微生物检验下,患者出现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曲霉肿,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人数分别为35(35%)、25(25%)、25(25%)8(8%)、5(5%),其患病总数与确诊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其在检测数据结果上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以及预后康复提供针对性、专业性依据,可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268 浏览:3060

更登格玛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7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有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患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人际关系,调节患者情绪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使用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 下载:335 浏览:2794

刘启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使用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B组28例患者实施镇静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对比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接受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开展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和躁动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

试论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特性 ——以大型民族舞剧《天路》为例 下载:35 浏览:1476

宋晗 《当代艺术》 2025年3期

摘要:
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藏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篇章,而藏族舞蹈因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和美学价值成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了藏族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又诉说了藏族人民真情实意的民族思想情感。本文以藏族题材的大型现实主义舞剧《天路》为研究对象,从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特性入手,探寻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审美价值,希望为藏族表演性舞蹈的研究与编创提供良好的思索与借鉴。

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207 浏览:2123

袁福敏 依兴初 牟学红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前农业发展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此,对现代农业园区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和分析,从中发现了实际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定的解决对策,进而保证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的有效性以及质量,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提升了农业人员的经济利益以及生活水平。

不同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下载:49 浏览:534

王希珍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探析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取不同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期为此类患儿寻求更为科学安全的干预模式。方法:纳入2023年1月~12月间由本院收治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00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收治患儿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均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方案治疗,红霉素对应剂量分别为3~5mg/kg、10~15mg/kg,各组有患儿50例。从两种红霉素剂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下患儿临床病情改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安全性事件差异进行评价。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病情控制方面,A组患儿疗效评价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促胃液素(GAS)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后两组患儿指标有所提升,A组患儿指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A组患儿药物方案引发不良反应事件例数显著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病情有良好干预效果,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红霉素在病情控制、安全性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新理念背景下的法学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 下载:150 浏览:1947

张宏民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法学教育培训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根据新文科理念建设标准展开创新发展,从不同角度贯彻落实教育新思想,转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法学教育培训模式。作为新文科理念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法学教育应注重培养与时代要求接轨的新型法治人才,应在创新教育发展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从法制教育创新角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炎症性肠病诊断中RBC、Hb、HCT、WBC、PLT及PCT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87 浏览:3014

尕桑卓玛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炎症性肠病诊断中RBC、Hb、HCT、WBC、PLT及PCT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RBC、HCT、WBC、PLT、PCT高于对照组,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因为病情影响,血常规指标发生明显改变,在临床诊断时可以通过血常规检验,观察患者RBC、Hb、HCT、WBC、PLT及PCT水平改变,对患者病情快速、准确做出判断,从而促进患者尽早治疗。

浅谈藏族格言《国王修身论》中的伦理思想 下载:182 浏览:1753

万玛措 斗拉加 《国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藏族格言诗不仅是藏族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藏族格言《国王修身论》成书于十九世纪末,是藏族四大格言名著之一,是十九世纪著名藏族学者久米庞大师应德格土司的请求而撰写的一部格言著作。本论以《国王修身论》为研究对象,阐述格言中的伦理思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