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儿益气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84例临床观察 下载:49 浏览:384

邱艳艳1 张林猛1 贾岩辉1 张玉倩1 王醊恩2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益气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CVA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共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治疗组予小儿益气平喘颗粒口服。2组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急性感染,则加服希舒美,连续服用不超过5 d。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64/82),治疗组为92.8%(78/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IgA、IgG、IgE和CD+3、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IgA、IgG、CD+3、CD+8水平明显升高,IgE、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除CD+8和CD+4/CD+8指标外,其他指标也明显升高或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益气平喘颗粒治疗小儿CVA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55例临床观察 下载:50 浏览:421

陈书悦 单筠筠 徐田红 温伟为 黄骏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慢性湿疹血虚证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4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9%(3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EASI、瘙痒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4、IL-10及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6.12%(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下载:55 浏览:429

郭素香1,2 胡思源3 马融3 钟成梁3 刘虹3 刘小凡4 丁樱5 黄文玉6 王永宽7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1∶1比例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小儿芪楂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健儿消食口服液,2组均治疗28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证候指标、实验室指标(体质量、血红蛋白、尿D-木糖排泄率、血锌含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治疗组为9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性检验提示,治疗组疗效不低于对照组。2组的证候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血红蛋白以及血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芪楂口服液与健儿消食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方面疗效相当,且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姜汁走罐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32例临床观察 下载:50 浏览:396

陈一娈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姜汁走罐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浦江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嚼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姜汁走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PEF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FEV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FEV1、PEF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哮喘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咳嗽、喘息、咳痰、哮鸣音症状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上述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gA及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TNF-α、IL-4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IFN-γ、IgA及IgM水平均明显升高,对照组仅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升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IgA及IgM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汁走罐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咳嗽、喘息、咳痰、哮鸣音等症状,这可能与其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126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64

胡香玉1 刘坦1 杨翠平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4例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治疗组126例,对照组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组口服参术健脾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第2,3,4周复诊。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为9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16例(12.8%),对照组复发32例(33.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典药膳食疗方调养脾气虚证老年人群效果观察 下载:42 浏览:368

童文琴1 杨春梅1 朱莹1 林川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经典药膳食疗方补虚正气粥对社区居家养老人群脾气虚证改善效果,探究适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膳养生保健食疗服务模式。方法: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组年龄≥60岁,符合脾气虚证老年人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日常膳食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虚正气粥调养,5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食用,连续2个疗程,两组均在干预第15天进行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干预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比较,两组Cohen's d值对比,试验组(2.917)效果优于对照组(0.825);干预前后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改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15.63%;对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单项疗效评定,试验组在两项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虚正气粥对脾气虚证老年人调养有效。

EfficientNet在阴虚证眼象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9 浏览:252

孙旭豪 傅中添 严玲 周作建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基于EfficientNet建立可靠的阴虚证眼象识别模型,为阴虚证共性诊断模型的研究提供基础,推动中医目诊客观化的研究。方法:构建以阴虚证为主的常见中医证候眼象数据库,通过轮廓检测切割眼象图片,基于retinex理论增强图像,使用反射、对比度变换、噪声扰动等方法扩大数据集作为模型训练材料。对图片进行批归一化预处理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眼象特征提取模型以及分类模型,判断最终归属的证候。结果:阴虚证识别模型对验证组数据的识别准确率达90.01%,对于阴虚证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阴虚证健康管理平台,将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同时进一步收集眼象图片数据。结论:首次尝试使用图像识别技术以及EfficientNet,对目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证候识别,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表明通过深度学习实现中医辨证客观化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且填补了目前在目诊以及辨证客观化研究领域的不足。

健脾解毒方加减对脾气亏虚证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536

陈彬 梁芳 袁旭 万光升 于宏杰 谢曼丽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加减对脾气亏虚证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晚期结直肠癌脾气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XELOX、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健脾解毒方加减口服,每日1剂。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卡氏量表(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71%,对照组为21.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sIgA水平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D8+水平、肠道大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加减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这可能是健脾解毒方改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原因。

中医学中“虚”“损”“衰”辨析 下载:72 浏览:522

张敏 胡镜清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虚""损""衰"本义辨析,从"虚""损""衰"的病证与治法进行文献梳理。"虚"为虚弱、不足之义,虚证的治疗应明辨气血阴阳脏腑之所属,以补为主。"损"为减少、损害之义,"积虚成损"是虚损性疾病形成的渐进演变的病理过程,"损"必伴有脏腑组织的损伤,应以"益""调""缓"的方法治疗,不同于单纯的补法。"衰"为衰弱、衰老之义,虚衰较虚程度更深,进一步可发展为邪盛正衰的亡脱证;另外,老年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衰老相关,延缓衰老的治疗则以补益五脏为主,重在补肾,兼以化痰祛瘀。

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35例临床观察 下载:82 浏览:532

苏志超1 杜鑫2 闫华琼3 卢燚1 赵娜1 李华南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剂,同时配合以通络祛瘀膏为介质的膏摩法治疗,每次15~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0. 24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6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28天、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 43%(32/35),优于对照组的68. 57%(24/35)(P <0. 05)。两组患者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治疗28天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亦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升高,而WOMAC评分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28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升高(P <0. 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下降(P <0. 05或P <0. 01)。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疗效肯定,可显著减轻疼痛感,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好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中医证候学研究 下载:83 浏览:541

王晓明1 孙振高2 王天琪1 杨毅1 徐凯月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患者即肾阳虚流产组(n=32)及分娩者即对照组(n=40)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肾阳虚流产组及对照组卵泡液共计3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以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等24种。结论:本研究鉴定的32种特征性化合物与中医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为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代谢组学层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证候学。

阴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下载:45 浏览:487

白茹 刘欣欣 李凤金 牛雯颖 张玉昆 肖洪彬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阴虚证是许多临床疾病中的常见中医证型,所以筛选出合适的动物造模方法对中医药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查阅近6年的文献,按脏腑阴气不足,将阴虚证造模思路分为肾阴虚模型、肺阴虚模型、脾阴虚模型、胃阴虚模型和肝阴虚模型五类。主要对其造模方法进行论述,为中医临床研究阴虚疾病相关实验提供方法参考。

细胞焦亡与HIV/AIDS肺脾气虚证 下载:68 浏览:522

张淼 许前磊 刘飒 王娟 马素娜 张海燕 谢世平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细胞焦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近期研究表明细胞焦亡是艾滋病T淋巴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占95%以上。在前期课题组对HIV/AIDS肺脾气虚证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发现差异表达基因CASP1、CASP4、IL1B与细胞焦亡相关,探讨了细胞焦亡在HIV/AIDS肺脾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明确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另一方面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中医防治艾滋病的能力和水平。

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45

侯小雪 杨秀炜 周微 赵涛 温旭 栗睿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再给予氯沙坦钾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方案上采用补肾祛毒汤口服。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TGF-β1、BMP-7以及肾功能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6、IL-8、TNF-α降低(P<0.01),IFN-γ升高(P<0.01),C-Ⅳ、PC-Ⅲ、LN降低(P<0.05),TGF-β1降低(P<0.01),BMP-7升高(P<0.01),Ccr、e GFR升高(P<0.05),Scr、β2-MG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L-6、IL-8、TNF-α较低(P<0.01),IFN-γ较高(P<0.01),C-Ⅳ、PC-Ⅲ、LN较低(P<0.05),TGF-β1较低(P<0.01),BMP-7较高(P<0.01),Ccr、e GFR较高(P<0.05),Scr、β2-MG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补肾祛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RF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

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527

林也1,2 张婷1,2 李鑫2 唐琳3 余黄合1 丁长松1 黎敬波4 蔡雄1,2 陈聪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肾虚证动物模型一直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提供与人类疾病类似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肾虚证本质及其治疗。近年来建立了不少肾虚证动物模型,然而不同的肾虚证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临床常见肾虚证型,从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以期为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差异lncRNA的筛选及分析 下载:89 浏览:526

张技1 韩玉萍1 罗梅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找出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ncRNA/mRNA芯片对6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和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两组数据对比得到差异lncRNA,再对差异lnc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并将靶基因与差异mRNA联合分析,从中找出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病相关的lncRNA。结果筛选出差异lncRNA 275条,其中上调lncRNA数为217条,下调lncRNA数为58条。采用顺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61条;采用反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07条。在与差异mRNA数据中对比发现,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改变的lncRNA 7条。结论 lncRNA AF116618、HMlincRNA880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作为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可能。

证候表型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下载:85 浏览:507

张北华1 王凤云1 卞兆祥2 唐旭东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关,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肥胖、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可为其诊治方法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证候表型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候客观化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认为证候表型如脾虚证、湿热证的发生存在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调,采用相应的治法如健脾、清热化湿等治疗后,在证候得到改善的同时肠道微生态亦得到恢复。提出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脾虚证、湿热证与其相关性,对于深化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红景天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心脾两虚证147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下载:89 浏览:492

高丽丽 吴成翰 《当代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红景天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0例轻中度抑郁症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73例、红景天小剂量组73例、红景天大剂量组74例。安慰剂组每日服用安慰剂1.2g,红景天小剂量组每日服用红景天胶囊和安慰剂各0.6 g,红景天大剂量组每日服用红景天胶囊1.2 g。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疗效指数(EI)评估,并观察安全性。结果安慰剂组各时间点间HAMD评分、BDI评分及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一时间点比较,红景天大、小剂量组各时间点HAMD评分、BDI评分均降低,EI均升高(P<0.05);与安慰剂组同时间比较,红景天大、小剂量组治疗2、4、8周HAMD评分、BDI评分均降低,EI升高,且红景天大剂量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小剂量组(P<0.05)。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红景天胶囊具有改善轻中度抑郁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其1.2 g/d较0.6 g/d疗效更为显著。

无症状肾源性血尿患者虚实证预测指标的初步筛选 下载:86 浏览:492

钟海珍 姚刚 于文娟 吴难 赵蓓 《当代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初步筛选无症状肾源性血尿患者虚实辨证的实验室预测指标。方法采集257例无症状肾源性血尿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血压、尿隐血、尿蛋白、尿沉渣、尿微量白蛋白(m Alb)、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球蛋白(GLO)、血糖、尿素、肌酐、胱抑素C、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补体C3、补体C4、IgA、IgG、IgM、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标。同时由两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患者进行虚实辨证,根据辨证结果将患者分为虚证组及非虚证组,实证组和非实证组。比较虚证组与非虚证组、实证组与非实证组各指标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对虚证、实证候诊断有独立预测意义的指标。结果 257例患者中虚证组157例,非虚证组100例。与非虚证患者相比较,虚证患者在性别、病程、收缩压、m Alb <20 mg/L、尿沉渣5万/ml~50万/ml、糖化血红蛋白、GLO、甘油三脂、尿酸、HDL-C、Hb、IgG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m Alb、GLO在独立预测无症状肾源性血尿虚证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证组患者32例,非实证组225例。与非实证患者比较,实证组在性别、Hb、LDL-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其中Hb和LDL-C在独立预测无症状肾源性血尿实证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 Alb、GLO可作为无症状肾源性血尿虚证诊断的独立预测指标,Hb和LDL-C可作为无症状肾源性血尿实证诊断的独立预测指标。

分析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采用中医消渴饮治疗的效果 下载:212 浏览:2153

魏鑫1 徐兆郁2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采用中医消渴饮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人为统计对象,按统计要求筛选对象共计100名,接受基本检查护理。对象按就诊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即先入院者(2021.10~2022.04就诊)纳入常规组,共计50名;即后入院者(2022.05~2022.10)纳入实验组,共计50名。常规组提供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提供常规西医+中医消渴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水平、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水平、中医症状积分相近,对比P>0.05。治疗后,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血糖指标更低、胰岛功能水平更高,对比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病人在中医消渴饮治疗下血糖控制良好,有利于病理症状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普及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