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依托地方特色的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 下载:66 浏览:326

孙杰 谢军 《体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对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现状、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开展龙舟运动的具体举措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得出在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学校特色运动品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且我院具有开展龙舟运动的优势与条件。学院通过高水平龙舟队伍的组建、龙舟通识课与选项课的开展以及龙舟社团的建设使龙舟运动在我院得已全面开展,为其他高校开展龙舟运动提供思路与借鉴。

酶处理磷酸化玉米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54 浏览:393

王香丽1 刘洁1 卢二帅1 谢军红2 刘亚伟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2期

摘要:
将玉米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性蛋白酶将其水解,再以正磷酸钠为酯化剂,研究干热处理磷酸化玉米粉的制备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酯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磷酸盐混合比例为变量,以黏度曲线中的回升值为主要指标,峰值黏度为辅助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 h,正磷酸钠用量1.2%,磷酸混合盐(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比例3:1。

七、八元瓜环与3-氨基香豆素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下载:23 浏览:247

黄净净1 谢军1 陶朱1 周清娣2 张前军1 卫钢3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温量热滴定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考察了七、八元瓜环(Q[7]、Q[8])与3-氨基香豆素(3-AC)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7]与3-AC在pH=1.03的条件下形成包结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吸收光谱测得的主客体包结稳定常数分别为3.789×10~4 L·mol-1、4.136×10~4 L·mol-1;Q[8]与3-AC在pH=1.03~6.97条件下均形成包结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在中性条件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吸收光谱测得的主客体包结稳定常数分别为2.551×10~5 L·mol-1、2.455×10~5 L·mol-1。其包结模式为3-氨基香豆素分子完全进入Q[7]或Q[8]分子空腔,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主要由焓和熵驱动。相溶解度法研究表明Q[7]、Q[8]的介入使3-AC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增加了1.26倍和2.04倍。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下载:82 浏览:518

陈娟 谢军 孙媛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分析影响PS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55例,根据发病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PSD分为PSD组(39例)和非PSD组(116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MRI影像学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引起PSD的危险因素。结果 (1)155例患者中共出现39例PSD,发生率为25.16%;PS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非PSD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18,P<0.05);(2)PSD组丘脑卒中、额叶卒中总负荷方面高于非PSD组(χ2=23.018,P <0.05);(3)炎症因子方面,PSD组Cys-C水平高于非PSD组(t=10.808,P <0.05);(4)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丘脑卒中、额叶卒中(β=0.205,0.200,P <0.05)、Cys-C高表达(β=0.484,P <0.05)是导致P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后通过早期发现丘脑卒中、额叶卒中、Cys-C高表达能够预测PSD的发生,做到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PSD的发生。

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下载:195 浏览:1974

谢军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方面又有了显著的提升,并在乡镇畜牧业中普遍应用,但是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方面略显不足,令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其之所以出现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问题则在于推广制度存在问题,如果其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希望对同行人士有所借鉴和参考,继而更好的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