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20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下载:56 浏览:395

朱智勇1 王敬亭2 董燕玲3 李素霞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和青岛眼科医院的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20例(122只眼),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危险因素以及误诊情况,根据发病时间及溃疡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期,分析不同时期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多发生于36~60岁患者(80/120)。角膜外伤是该病首要危险因素(31/61),其次是污水入眼(13/61),角膜接触镜仅占14. 8%(9/61)。仅13. 1%的患者于首诊确诊(16/122),县及县以下医院误诊率较高(86/90);误诊诊断以病毒性角膜炎最多(46/122),其次是细菌性角膜炎(23/122)和真菌性角膜炎(14/122)。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出率(90. 3%)远高于角膜刮片(75. 9%)等方法。本研究中35只眼为初期(28. 7%),80只眼为中期(57. 4%),17只眼为晚期(13. 9%)。57. 1%初期病眼(20/35)和5. 7%中、晚期病眼(5/87)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88. 2%行角膜移植术治疗的病眼为中、晚期(67/76),因复发或病灶扩散而无法保存眼球行眼内容剜出术的有7只眼(5. 7%),均为晚期患者。结论角膜外伤和污水入眼是我国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在基层医院误诊率仍然较高,共焦显微镜可提高检出率;药物治疗对本病初期患者效果较好,而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术治疗。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学特点及预后转归分析 下载:70 浏览:446

李爽 郭小兵 刘娜 饶玉婷 文佩佩 苟建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腹膜透析液中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及预后转归,为临床防治PDAP提供合理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43例PDAP患者腹腔透析液330份,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腹透液培养阳性217例次,检出230株细菌,阳性率为65.76%。其中革兰阳性菌132株(57.39%)、革兰阴性杆菌68株(29.56%)、真菌30株(13.04%);主要分离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5.65%)、大肠埃希菌(19.5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7.32%),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2.1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的治愈率与真菌组及混合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的退出率与其余三组相比、混合感染组的病死率与培养阴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我院PDAP患者疗效及转归存在病原体差异;合理选择抗生素对PDAP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青少年抑郁障碍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下载:81 浏览:839

尤丽瑞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都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中一年级新生作为被试对象,对1000名初中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在确诊为患有抑郁障碍的130名中学生中抽取50名为被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另外在没有抑郁障碍的高中生中抽取50名划分为对照组,以自编的社会学量表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估量表等对患者进行自我评估,同时运用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中,诊断为抑郁症的130人,患病率为13.00%。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应激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患,对其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要使其健康地成长起来。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转运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296 浏览:2396

杨爱娟 程可萍 李磊 陈卫园 周子恺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危重症评分与治疗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定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314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组,将>90分的166例患者作为非危重组,将70-90分的66例患儿作为危重组,将<70分的82例患儿作为极危重组,比较三组胎龄、出生体重、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SNAPPE-II评分,Pearson分析SNAPPE-II评分与NC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P>0.05。极危重组(93.90%)、危重组(95.45%)、非危重组(98.90%)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极危重组住院时间短于危重组,危重组住院时间短于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住院费用、治疗前SNAPPE-II评分高于危重组,危重组住院费用、治疗前SNAPPE-II评分高于非危重组,P<0.05。三组治疗后SNAPPE-II评分比较,P>0.05。SNAPPE-II评分与NCI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NICU评分联合新生儿危重病例单指标法可对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指导其治疗和转归。

个体化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探究 下载:94 浏览:838

冉文君 何漪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有关资料表明重症肺炎患病率约22%,ICU接收的患者当中,83%的患者都需实施机械通气干预,其中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占比是50%,此类疾病有极高死亡率,病死率达到50%左右。本次内容部分是以重症肺炎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方面展开全面调研。方法:近些年发生重症肺炎病症越来越多,为解决此类疾病问题,选入其中的72例患者进行调研,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先依据研究要求完成分组,以单双数为依据,对照组全部36例是单数病例,选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是双数者,运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对此次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指标方面展开组间对比,主要对此次病患的症状改善所使用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以相关量表方式对比APACHEII评估。结果:在经过干预后患者的各指标发生改变,其中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观察各病例干预后APACHEII评分,对照组各指标情况较不理想;患者发病后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此次主要对患者实施对症干预,对患者症状缓解所用时间记录比较,其中观察组改善时间较迅速(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主要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可以迅速减轻患者身体症状,早期转归正常生活。

应用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症状转归情况观察 下载:114 浏览:1896

姚舜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针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针灸科收治的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将常规治疗模式应用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针灸治疗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统计得出的治疗效果与参照组患者对比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统计得出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灸治疗应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出非常显著的效果,其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可在针灸科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