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506

王俊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2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行术中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便失禁护理和健康宣教。应用造口周围皮肤工具DET评分/AIM指南充分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针对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适时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皮肤问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515

黄俊慧 聂凤妹 苏焕玲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分析适时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皮肤问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肠造口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适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定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造口周围皮肤疼痛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1周、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患者临床干预中采用适时护理可减少肠造口相关皮肤问题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下载:63 浏览:417

彭红春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老年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回肠袢式组和结肠组各40例,回肠袢式组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结肠组采用造口术治疗。结果:回肠袢式组I期、Ⅱ期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术后,回肠袢式组的血清胃泌素(G)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明显低于结肠组(P<0.05)。两组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袢式组Ⅱ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结肠组(P<0.05)。结论: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64 浏览:1576

邹琦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0例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探讨组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探讨组造口适应性、生活质量高于参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并发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8 浏览:434

王飞霞1 王群敏1 潘喆1 王琴1 盛勤松1 钟紫凤2 2020年12期

摘要:
分析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术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4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同一时期、同一科室、相同手术而未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324例中随机抽取180例(1∶4)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体重指数、合并疾病、实验室相关指标、手术情况、回肠插管造口维护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2.123)、术后腹腔感染(OR=11.119)、拔管时间(OR=0.193)、每周随访插管维护(OR=24.121)是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并发堵管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堵管性肠梗阻的发生,临床需积极控制术后腹腔感染和尽早拔除插管,超重患者应重视回肠插管造口的冲洗,鼓励患者按计划随访。

虚拟现实技术在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11 浏览:245

卜晓繁1 谌永毅2 韦迪3 李双双1 金彩4 洪文静4 刘翔宇5 2020年9期

摘要: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种类、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疲乏、疼痛、认知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等症状的管理效果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术后尿路造口授权管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75 浏览:377

王淑娟 张琳 张颖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术后尿路造口授权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尿路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授权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尿路造口护理过程中应用授权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动机性访谈在肠造口患儿照顾者中的应用 下载:20 浏览:424

唐文娟1 陆群峰2 屈文倩1 陆燕萍1 周嫣3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动机性访谈在肠造口患儿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前期研究基础上制订动机性访谈方案,拟订访谈策略,筛选和培训访谈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对肠造口患儿及其照顾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对患儿及其照顾者,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于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2、3个月分别实施5次动机性访谈,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照顾者出院后1、2、3个月自我效能得分、焦虑水平及患儿出院后3个月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够提高肠造口患儿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焦虑水平,有助于降低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

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21

邵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理护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造口知识及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主动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253

邵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理护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造口知识及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主动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用研究 下载:157 浏览:1594

俞慈敏 曹向平 李晓静 周静燕 李璐璐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分析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我院住院的84例老年肠造口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法能够使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造口护理技能、照顾能力提升,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下载:52 浏览:590

于滢 李磊 雷娜 刘钢 张英娜 夏俏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探讨白噪音及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取北京某儿童医院收治的110例肠造口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即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体位安抚,联合组给予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联合干预。在更换造口袋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1min、操作结束后1min使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进行疼痛评分,并比较肠造口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后1min、操作结束后1min的PIPP—R疼痛评分、患儿啼哭时长及发生痛苦面容时长均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可有效降低肠造口患儿在更换造口袋时所引起的操作性疼痛,并减少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有效避免因患儿哭闹而增加照护者更换造口袋时的困难,并降低因患儿哭闹而导致的肠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

应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210 浏览:2037

邓小丽 王卓群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特将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5月期间60例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即在患儿出院前,其家属接受医院为之安排的常规出院指导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延续性护理服务基础上,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向家属动态了解患儿出院后情况。以此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平台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收集两组患儿术后资料,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要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将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此项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9 浏览:898

陈旭琼 《肿瘤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应用标准化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7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知信行评分、并发症(造口旁疝、皮肤黏膜分离、周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知信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中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观察 下载:119 浏览:1272

何梦婷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评价。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对象,时间段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随机性予以有效分组处理,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n=40例,组织实施常规护理举措)和观察组(n=40例,组织实施个体化护理举措),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自尊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水平数据更高(P<0.05)。护理后显示观察组的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可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共处。

ADOPT护理模式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84 浏览:1781

代茜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实施ADOPT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3-2023.2月,1年内尿路造口的64例膀胱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32例,实施ADOPT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OPT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 下载:179 浏览:1851

​白永红 张丁若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护理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观察 下载:308 浏览:2941

何芳 《肿瘤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参与本次治疗的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6月,共计患者80例。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式。结果: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一般组。结论:采用术前造口并给以有效护理干预可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帮助了患者病情的稳定。

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3 浏览:603

闫美1 周宝玲1 管丽梅1 李晓晓2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接受个性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内随机选择7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各组内病患为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六个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对比发现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可以让其掌握更多内容,遵医嘱进行护理,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浅谈直肠癌患者永久性造口的心理干预 下载:298 浏览:3013

赵颖娟 《肿瘤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现今病理学研究发现,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饮食与心理因素占其主要因素。而作为一种特殊病例,这类患者由于肿瘤与自身形体紊乱的缘故,常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直接影响了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本文试通过医学常识与医界同仁就直肠癌的心理护理展开探讨,以期达到化解心内结节,加速直肠癌的治疗的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