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49 浏览:339

陈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人工气道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人工气道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个性化全程护理在小儿麻疹伴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下载:52 浏览:343

许洢泺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程护理在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个性化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退疹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结论:在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加强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效果,获得更理想疗效。

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下载:90 浏览:1142

谢强灵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针对这一目的,我们分析对比了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前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研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生理康复效果和心理恢复效果。生理康复方面,我们关注呼吸功能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生理指标的正常化;心理恢复方面,我们分析了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缓解、心理适应性的提高以及社会互动的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从而加速其整体恢复过程。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47 浏览:508

刘雅楠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实施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措施的意义。方法:2021.01~2023.02时间段当中,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样本数据,简单随机化分组(n=30),对照组利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实验组利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统计对比:临床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对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人员接受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项研究数据优化意义明确(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及时促进患者临床症消失,改善预后结局,有推广及借鉴意义。

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295 浏览:2779

陈明珠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水平、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胸部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其他指标对比也有一定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儿咳嗽、肺啰音等指标,尽快的恢复体温、促进患儿血气指标的改善,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分析 下载:71 浏览:774

陈克鹏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取样72例,纳入时间2017.03-2022.03,顺序编码分组,36例/组,入组者均接受常规吸氧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总有效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EF(3.51±0.46)L/S,FEV1(2.90±0.42)L,FEV1/FVC(83.69±3.27)%,比参照组高,心率、血气指标更优,CRP、PCT、IL-6、IL-1β、TNF-α指标比参照组低,病灶吸收率比参照组高,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100.00%,比参照组86.11%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优化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促进病情转归,改善患者预后。

ICU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133 浏览:1259

明辉1 蔡晴风2 王琛1 赵文献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ICU内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治疗,包括常规抗炎治疗和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1.58%,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细菌清除率为观察组较高,28天内死亡率为观察组较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施治前PaO2、PaCO2、氧合指数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PaO2、氧合指数均为观察组更高,PaCO2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治前血清CRP、PCT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血清CRP、PCT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ICU内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合用美罗培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抑制炎症反应并加快康复出院。

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30例临床观察 下载:95 浏览:508

陈立1,2 李兰2 陈伯钧3 邹素昭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1组予保金立甦汤口服或鼻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2组予等量温水口服或鼻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照组予等量温水口服或鼻饲,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天。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7、14天末进行中医证候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治疗1组及治疗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缩短时间较治疗2组更为显著(P <0. 05)。治疗7、14天治疗1组及治疗2组中医证候学、APACHEⅡ、CPIS评分及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较治疗2组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 <0. 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0. 0%,治疗2组为76. 6%,对照组为63. 3%,治疗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 <0. 05)。结论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抑制炎症反应、控制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舒适护理在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75 浏览:2392

罗青青 高莹莹 吴依希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哭闹情况、雾化吸入时舒适度[FLACC行为量表]评分、鼻面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哭闹分级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FLACC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湿啰音、咳嗽和血气指标、体温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特殊的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我科重症肺炎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避免患儿哭闹,该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25 浏览:3961

许春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讨论、研究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总计70例。时间为2020.04至2022.03。分组方案执行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35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5例,个性化护理。评价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体温变化情况、患儿家长心态、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患儿家长心态、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干预3小时后,试验组体温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予以其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加快患儿体温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儿家长心理负担,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04 浏览:2421

杨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重症肺炎患者实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病患,病患选取时间为2019.1-2020.1。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4例,采用纤维支气管灌洗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后,对比分析以下指标:(1)血气分析指标。(2)肺功能指标。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肺功能指标中,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最大呼气中段量(FEF)、最用力呼气容积(FEV1)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经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血气指数以及肺功能明显改善,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54 浏览:2665

潘相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方案联合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老年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研究 下载:352 浏览:3638

李玉贤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基于病患入院奇偶数顺序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34)。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比病患的症状消退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咳嗽、发热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两组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病患的FEV1与PEF指标提升更多,与参照组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症状的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适合于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 下载:45 浏览:503

陈雪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的重症肺炎患儿5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体征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X向阴影消失的时间以及肝脏肿大消失的时间,促进患儿体征改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 下载:219 浏览:2204

郁冬雪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负面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2021年09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具有随机性)分为研究组(n=41)、对照组(n=41),其中前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者仅提供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机体状态(APACHEⅡ)、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APACHEⅡ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结论:应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对改善其机体状态、负面情绪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临床特征的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肺炎患儿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下载:196 浏览:1667

胡思铭1 刘国华2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儿童肺炎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住院的200名儿童重症肺炎病例,通过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的系统性分析,将患者分为“MPP单纯感染组”和“MPP混合感染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重症肺炎相关的显著因素,并基于R语言构建Nomogram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PP混合感染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MPP单纯感染组,这些指标在预测儿童MPP混合感染发生重症化的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0.5%)和特异性(78.9%)。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简便且有效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儿童重症肺炎的救治率,降低重症发生率。

俯卧位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护理要点研究 下载:241 浏览:1979

吕玲 姚频 黄冉冉 胡丽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分析俯卧位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0)行仰卧位和手法叩背排痰,观察组(n=50)行俯卧位联合机械振动排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99 浏览:1779

王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儿童重症医学科肺炎患儿,共计人数86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儿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值数据低于另一组,症状特征消失时间短于另一组,氧合指数评分、PaO2值数据及肺功能指标数据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排痰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 下载:201 浏览:1878

贺阳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排痰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排痰情况,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促进血气指标改善。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解析 下载:211 浏览:2057

蔡学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