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李乃庚教授运用“形寒饮冷则伤肺”理论辨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经验 下载:24 浏览:259

顾国祥 杨丽霞 李志武 徐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介绍了李乃庚教授运用"形寒饮冷则伤肺"理论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经验。李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气阴不足"论,创立"护阳益阴"法,运用经验方黄芪止嗽饮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气阴两虚证,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附典型病案1例,以资验证。

冮顺奎主任医师运用御风扶正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 下载:32 浏览:335

冯春丽 蒋秋明 李春香 冮顺奎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冮顺奎主任医师将小儿紫癜性肾炎归于"肾风"范畴,用伏邪理论进行探讨,认为邪入少阴,肾络伏邪,邪伏脏损,肾失封藏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治疗除倡导宣透逐邪外,还应御风扶正,以黄芪为君。其方药证治擅于运用黄芪类方,如黄芪三草汤、黄芪六君汤、参芪地黄汤、肾风三两三等。附典型验案1则,以资验证。

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实验应用于中职微生物学教学的探讨 下载:86 浏览:515

苏锋锋1 赵晓霞1 张雪莹1 耿晖1 周满宏2 阎少琴2 牛世全1 《生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以微生物学实验室为平台,以实验操作顺序为主线,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运用于中职微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通过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的技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微生物学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黄芪黄酮含量测定实验适用于职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下载:83 浏览:474

颜珊珊 邵亚洲 梁俊玉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用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学习影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本次实验教学以黄芪为原材料,测定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目的清晰,操作简单,环节可控,适宜作为职业院校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充分认识到甘肃本地中草药黄芪的研究价值。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下载:67 浏览:449

熊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甲钴胺(0.5mg,ti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腐殖酸水溶肥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下载:22 浏览:485

郭岩1 盛晋华1 张雄杰2 刘杰1 李孝基1 《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腐殖酸水溶肥和蒙古黄芪高、中、低3个密度处理,探究不同密度下腐殖酸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和产量、质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蒙古黄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且降低的幅度变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根直径减小,根表面积和体积下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增加。喷施腐殖酸处理在蒙古黄芪高密度和中等密度下显著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根表面积和体积,并且增加了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腐殖酸处理后中等密度和高密度较对照分别增产8.6%,7.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0.016,0.013百分点。

免疫增强剂对紫贻贝的毒素蓄积、抗氧化和免疫影响 下载:14 浏览:204

张倩茹1,2 郑关超1 杨越聪1 赵辉辉1 谭志军1,3 吴海燕1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为筛选影响紫贻贝中氮杂螺环酸毒素蓄积的免疫增强剂,设置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C钠粉333.00mg/L)、大黄素、花生四烯酸(6.66mg/L)和黄芪多糖(333.00mg/L)共4个处理组,评估不同组别紫贻贝[体质量(7.14±1.05)g]抗氧化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各免疫增强剂对紫贻贝存活率无影响(P>0.05),暴露期间紫贻贝软组织质量先降后升,除花生四烯酸组外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增强剂均影响内脏团中毒素蓄积而对毒素代谢无影响。各组别最高毒素蓄积量为对照组1235.33μg/kg>维生素C组1153.12μg/kg>大黄素组755.74μg/kg>花生四烯酸组568.72μg/kg>黄芪多糖组141.43μg/kg。大黄素组、花生四烯酸组、黄芪多糖组氮杂螺环酸毒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1.2%、46.0%和11.5%。添加黄芪多糖和花生四烯酸后,紫贻贝内脏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提高了非特异性免疫标志物溶菌酶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和黄芪多糖显著提高毒素蓄积过程中紫贻贝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 下载:87 浏览:524

张乔1 李静2 张琦3 崔闻宇4 王赫5 李廷利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比较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方法:在小鼠体内构建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评价;观察黄芪、苦参、皂角刺对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的作用;最后进行体外实验计算各组的抑瘤率。结果:体质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高(P<0.05)。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高剂量组和皂刺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1)。胸腺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增高(P<0.01)。肝脏指数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皂角刺高剂量组均有降低(P<0.05)。脾脏、心脏、肺脏、双肾的脏器指数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瘤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和皂角刺高、中剂量组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1),低于阳性药组。体外实验抑制率结果显示各高剂量组抑瘤率,苦参为51.89%、皂刺为46.21%、黄芪为26.89%。结论:黄芪、苦参与皂角刺均具有抗肝癌作用,苦参和皂角刺抗癌作用强于黄芪;三药均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其中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为显著,强于苦参和皂角刺。

骨骼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与黄芪多糖的干预研究 下载:94 浏览:499

邓聪1,2 杨志敏2 徐福平2 孙玉姣2 陈玉状2 赖艳娴1 岑美婷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其的影响,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依据。方法:过氧化氢(H2O2)分100μM、200μM、300μM、400μM 4组浓度干预骨骼肌细胞,每组6个复孔,分别培养12 h和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用100μM H2O2制作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模型组),给予0.2 mg/mL APS干预(干预组),并设正常组,每组6个复孔,培养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00μM以上浓度的H2O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骨骼肌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ROS水平及凋亡率均升高(P<0.01);干预组的ROS水平及凋亡率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00μM H2O2是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的有效浓度。APS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具有改善肌肉减少症的作用。

黄芪多糖对毒胡萝卜素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477

郑烈1,2 张亚利2 戴彦成2,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时内质网结构变化及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后,将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细胞组(Control组):细胞不做任何药物处理;②细胞模型组(Model组):采用1μmol/L Tg诱导HT29细胞建立ERS模型;③黄芪多糖低浓度组(AP-L组);④黄芪多糖高浓度组(AP-H组)。CCK8法检测黄芪多糖对HT29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ERS时GRP78、CHOP mRNA表达情况。结果黄芪多糖浓度分别为1、10μg/mL,且分别作用HT29细胞12、24、36、48 h时,细胞存活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对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透射电镜观察Control组内质网结构呈网膜状结构,网膜腔不扩张;Model组内质网形态迥异,大小不一,呈空泡状改变,部分可见融合成簇现象;AP-L组内质网网膜腔扩张程度减轻,空泡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AP-H组内质网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呈网膜状结构,可见数量较少,形态较小的空泡状结构。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AP-L组和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均减少(P<0.05);与AP-L组比较,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Tg诱导HT29细胞发生ERS,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RP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248 浏览:2392

王君兰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各35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后积分较低,炎症因子(TGF-β1较高,MCP-1、WBC及 N/L 、CRP、IL-6、TNF-α较低),血液流变学指标(HBV、PV、Agrbc、Hct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托法常用辛、温、热药中活性成分的抗炎研究进展 下载:81 浏览:510

夏天卫 李若颀 刘金柱 周国威 环大维 沈计荣 《中国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托法是中医外科经典的治法。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托法中常用的辛、温、热药,如黄芪、肉桂、姜黄,具有抗炎效果。黄芪既可能够抑制病毒,治疗感染性炎症;亦可抑制白介素-1(IL-1)等,治疗非感染性炎症。肉桂、姜黄二药既可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乃至真菌,治疗感染性炎症;亦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降低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非感染性炎症。现综述三种托法代表药(黄芪、肉桂、姜黄)抗炎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351 浏览:3692

巩雅宁1 王帅1 张丰国1 刘义冰2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 晚期NSCLC老年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研究组加用黄芪多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缓解率为5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χ²=5.25,P=0.0219);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皮疹、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²=6.60、4.77、6.65、12.37,P=0.0102、0.0290、0.0099、0.0004)。结论: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可以有效控制晚期NSCLC老年患者病情且减少化疗毒副反应的出现。

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217 浏览:2484

巩雅宁1 王帅1 张丰国1 刘义冰2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 晚期NSCLC老年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研究组加用黄芪多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缓解率为5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χ2=5.25,P=0.0219);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皮疹、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60、4.77、6.65、12.37,P=0.0102、0.0290、0.0099、0.0004)。结论:黄芪多糖联合培美曲塞二钠可以有效控制晚期NSCLC老年患者病情且减少化疗毒副反应的出现。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析 下载:286 浏览:3399

袁兴容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3-2020.3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总计88例,按照入院后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恢复,建议应用。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165 浏览:1595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6-2023.6,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摸球法回顾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50例样本。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黄芪建中汤,分组探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评估中医积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明显减少,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有效率84.00%,观察组有效率98.00%,结果比较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作为一种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药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温中补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它可以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黄芪葛根汤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 下载:254 浏览:3015

李宝军 《当代中医药》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施以中医辨证治疗+黄芪葛根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1年9月纳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患者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施以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组间餐前、餐后2h血糖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前、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85.45±7.45)分、心理功能(84.25±7.12)分及躯体疼痛(81.12±3.45)分、精神健康(86.14±4.45)分,对照组生理功能(78.41±4.64)分、心理功能(77.25±4.64)分及躯体疼痛(78.45±4.25)分、精神健康(74.15±4.35)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施以黄芪葛根汤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改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用药治疗安全性高。

黄芪桂枝活络汤、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下载:246 浏览:3517

甘琳琳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桂枝活络汤、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黄芪桂枝活络汤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远高于对照组患者(62.86%),且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明显(P<0.05)。结论:黄芪桂枝活络汤、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 下载:262 浏览:3252

李长英 《中国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前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症、次症严重程度与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很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8.00%、88.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主症、次症积分和总积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后,前者该三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TNF-α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6周后,前者该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TNF-α水平。

基于中医理论分析黄芪片、保妇康栓在治疗HPV感染中的作用 下载:54 浏览:680

贺梅 王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HPV(Human papilloma virus)感染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根据癌变程度危险程度的不同,分高危型与低危型,感染后常见临床症状为房事出血、白带量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经规范化抗病毒等治疗后一部分人群可转阴,但仍有复发及重复感染的可能,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HPV的预防与规范化治疗极其重要。本文将从中医方面分析中成药黄芪片、保妇康栓联合人干扰素a-2b在治疗HPV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