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30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5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1组进行干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实验2组患者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的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是比较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讲,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可提升治疗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价值大,值得应用。
摘要: 将风险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选取老年骨科患者7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分别给予普通骨科护理与风险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风险事件,但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风险护理可有效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将总体护理质量提高。
摘要: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所现服务的48例老干部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DMQLS评分,比较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DMQL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各项DM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行为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对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摘要: 目的:研究在老年性哮喘患者的护理中施加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到2020年8月在本院的70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加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复发率、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护理,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经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性哮喘护理当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降低患者复发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与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摘要: 分析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救治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一使用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数以及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药不良反应低。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不正常导致当前因为肥胖等原因造成的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再加上很多患者年龄偏大,一旦没有处理好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恢复。预防性压疮护理目前在老龄患者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有效预防性措施使得患者的护理顺利进行,帮助患者减少压疮的现象发生。因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患者中的应用,并且了解其应用价值和压疮发生率,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对于老龄患者护理的重要意义。
摘要: 探究对老年性便秘实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2.10-2015.06期间我院针灸科所接纳治疗的60例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以及观察组(30例,针灸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疗效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大便次数、排便困难积分、大便性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时,针灸治疗方式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较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摘要: 针对老年疗养员在恢复中给与景观疗养护理在改善其睡眠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选入疗养员共计为60例,为本院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接诊,任意选取组中30例,恢复中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将景观疗养护理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疗养员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睡眠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将景观疗养护理运用到老年疗养疗养员恢复中可针对其睡眠质量进行改善,帮助其恢复。
摘要: 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麻醉组48例并对其采用常规全麻,以及复合麻醉组48例并对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复合麻醉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的对照组(43例)与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42例),观察患者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摘要: 探究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开展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分析。方法:课题分析对象为笔者单位骨外科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接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66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33例设为观察A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33例设为观察B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观察B组患者手术耗时及术中输血量均低于观察A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B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半年Harris评分均高于观察A组,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具有积极导向,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手术开展价值更高,可深入推广。
摘要: 探讨老年人胶托式及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健康状况。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40例牙齿问题患者按照数字表格随机划分成两组,每组20例。第一组患者使用老年人胶托式可摘局部义齿,每人一副。而第二组患者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每人一副。三年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龋齿与牙周病发病情况。结果 胶托式可摘局部义齿患龋率、牙周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支架式,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基牙和余留牙根面龋坏。
摘要: 观察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心电监护,对其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定时采用体温计、血压计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和观察组(心电监护仪监测),每组各100例。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心电监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安全,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 探究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差于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负面情绪得到排解,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护理、放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摘要: 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分析围术期病情改善成果,增强综合护理的落实力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老年性自发性气胸,并需要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54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围术期综合护理,分析应用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后引流上的控制上情况更好,优于对照组。此外,在手术疼痛持续时间上用时较短,为(3.2±1.1)d,对照组为(4.6±1.5)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但是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论:针对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随后辅助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摘要: 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该院所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8例。其中常规护理为参照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为实验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向情绪水平、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参照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具备一致性(P>0.05),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较低,实验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发生率(7.89%)与参照组(28.95%)相比较低,与参照组(78.95%)相比,实验组2型糖尿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94.74%)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形式效果确切,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向情绪,避免患者发生负向情绪。
摘要: 探究于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有效机制分析。方法: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医院收治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10月于门诊体检检出动脉易损斑块老年患者,共计80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划分小组,40例设为参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40例设为研究组,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hs-CRP、TG、TC、LDL-C等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数值,HDL-C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均衡(P>0.05)。结论:于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应用价值高。
摘要: 分析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择取于本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施行延续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情况。 结果:研究组病患经干预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施行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状况。
摘要: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的70例老年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睡眠时间增加1小时所需天数、醒后无疲惫感所需的天数;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睡眠障碍好转率。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睡眠时间增加1小时所需天数、醒后无疲惫感所需的天数、睡眠障碍好转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摘要: 探讨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调护干预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某老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高血压常规护理及个体化中医体质调护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用药、戒烟、戒酒、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以及规律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调护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