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争议解决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24

《争议解决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新时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策探究 下载:65 浏览:788
  • 孟祥平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3期
  • 摘要: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成为维系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新时代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相关的调解模式存在着不适应性,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拟就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 中国“绿卡”的网络争议分析 下载:66 浏览:780
  • 陈煜 丁嘉昊 朱希杰 孙仲源 张龙飞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本文拟根据中国客观国情和条例具体规定,结合国内外移民与居留制度的具体情况对比,对中国“绿卡”的网络争议内容的起因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分析与探讨,从而在法律体系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意见征求稿的具体内容修正等多方面针对中国“绿卡”制度【1】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力求让中国“绿卡”制度更好地贴合中国国情,规范我国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的相应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促进中外交往。

  • 以刑法学视角浅谈网络谣言的治理问题 下载:68 浏览:771
  • 吴新历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得了随时访问互联网的能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给人们带来了更加方便的交通平台,互联网使得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多样化,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接收其他人发来的消息,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由于网络平台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真假消息鱼龙混杂,部分新兴媒体依靠传播虚假消息来吸引流量,赚取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互联网建设的初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刑法的相关信息融入应对措施,来治理网络谣言是非常必要的。

  • 人工智能驾驶的刑法解构与回应路径 下载:66 浏览:774
  • 王明辉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更新,而由此对传统的交通安全犯罪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了人法定驾驶地位是否丧失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传统交通事故犯罪相关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交通的具体发展需求,而新型智能驾驶犯罪需要将其分为工具型、对象型以及独立型,但其实际规范界定仍然有待于深入性的优化,需要依照自动驾驶的具体模式以及相应的程度对智能产品的责任犯罪以及公共安全犯罪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其研发设计人员、所有人员与使用人员、销售人员以及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主体进行有效的责任划分。传统刑法体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供给不足的危机,需要当代刑法提供相应的框架性保障,即使对技能驾驶时代之下新型犯罪的立法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思考。

  • 试析我国行政拘留纳入刑法体系的设想 下载:65 浏览:800
  • 曹燕霞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行政拘留构成了对于公民人身自由进行剥夺的处罚方式,行政拘留的执行过程需要具备法定的基本要素条件,同时还需符合拘留成立的各项前提因素。对于行政拘留应当逐步实现司法化的改造,运用配套措施的合理完善途径来支撑现有的行政拘留纳入我国刑法体系,切实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生命健康权利。因此,本文探讨了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纳入行政拘留的重要作用,结合实践探究立法完善的路径。

  • 民事“陷阱取证”证据能力之实践探析——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视角 下载:67 浏览:813
  • 潘可馨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受刑事实践的影响,“陷阱取证”在民事诉讼中逐渐被使用,现已成为民事主体尤其是被侵权知识产权主体取得侵权证据、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公报案例“北大方正案”虽间接默认其证据能力,但具体法律依据阙如仍是确认其证据可采性之病灶。文章对相关案例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具体实践特征,区分恶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分类确定证据能力。同时为防制度失范及规则风险,应配套相应措施予以规制,以期取证之客观性、公正性,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改善并优化营商环境。

  • 浅析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下载:68 浏览:807
  • 陈永鑫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十分重要的制度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该制度是一种获得财产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更能够有效维护我国经济市场秩序和市场交易的安全。我国《民法典》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而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入手,理清善意取得制度的来源及含义,分析善意取得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建议。

  •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792
  • 张钊 朱琼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1期
  • 摘要: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严重侵害个人与单位权益,运用道德伦理和行政手段对网络谣言进行规制存在局限性。当前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存在着言论自由与网络谣言缺乏明确的界定、网络诽谤案件中自诉与公诉衡量标准不清晰、网络谣言刑罚方式不够完善的不足。对此应当明确言论自由与网络造谣界限,明晰网络诽谤案件自诉与公诉的衡量标准,完善相关刑事处罚措施。

  • "正义直觉"的养成与刑法教学的改进探讨 下载:86 浏览:1000
  • 陈继红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正义直觉对于刑事案件案件处理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正义直觉的高度趋同性和法律对于正义直觉的符合和遵从,对于正确的正义直觉的培养,能够强化对于刑事案件办理的规范作用,避免因为陷入过度强调刑法的陷阱之中,而错误的正义直觉也会影响到刑法的实施效果,造成正义直觉与刑法实际出现割裂,影响到刑法发展。因此刑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对正义直觉的教育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对于正义直觉与刑法体系两方面具备更加清晰的认知,避免工作过程中个人的正义直觉对于刑事案件办理结果造成干扰,维护刑法的尊严,提升刑法教学的效果。本文针对正义直觉的概念入手,针对刑法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案例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在刑法教学过程中养成正义直觉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刑法教学活动的发展。

  • 基层法院庭审安全防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87 浏览:912
  • 谭飞 李明伟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为维护良好的审判秩序,推进司法诉讼活动有序展开,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我国基层法院加强庭审安全防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庭审安全防控仍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警力资源不足、警务工作不规范、警务装备更新不及时、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要优化庭审安全防控体系,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从合理配备警力、规范警务工作、更新警务装备、提高处突能力等方面展开。通过基层法院庭审安全防控的高效展开,构建形成严密的防控体系,实现法庭审判的安全。

  • 论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民法典治理 下载:79 浏览:983
  • 禤蕴菁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做出了刑法修订工作,特别是针对高空抛坠物行为的出现,存在一定公共危险性,必须要进行管制或者是经济处罚等。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当前行业人士观点当中认为,在民法典条例中,或者能够将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纳入其中开展治理。基于此,文章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民法典治理内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宪法与行政法》课程效能案例库型构问题研究 下载:85 浏览:966
  • 杨阳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出“效能”一词,为面向公共管理大类、政治学类、法学大类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宪法与行政法》课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嵌入“计划行为理论”的理论视角,以型构为经验学习目标的效能案例库为着眼点,从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及最终采行的实际行为等五个层面来探究《宪法与行政法》案例库型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行政法上的客观法与主观法 下载:79 浏览:988
  • 刘奡为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在我国的行政法上,客观法与主观法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客观法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是相对于主观法而言的,即以客观行政行为为核心概念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等一般行政法与以行政诉讼为核心概念的行政救济法、行政诉讼等特殊行政法之间是统一关系。但在实践中,由于客观法涵义及其内部构造存在着不同认识,使得这些一般行政法与特殊行政法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客观法涵义及其内部构造,与主观法涵义及其内部构造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从比较法上把握行政法上客观法涵义及其内部构造,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的行政法学。

  • 从刑法的角度浅析侵占不动产犯罪的处置 下载:83 浏览:980
  • 何秋龙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房屋等不动产的经济价值不断攀升,针对房屋的侵占行为日益增多,如擅自入住他人闲置房屋、盗卖他人不动产等,这些行为本身带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如仅仅依靠民事手段进行救济,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有必要在刑法层面深入探索,才能更好地遏制这类不法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就我国现行刑事法律而言,对于侵占不动产行为的处置规定明显不足,使得这类案件的定性处于混乱状态。研究侵占不动产行为在刑法层面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刑法社会功能的发挥。

  • 配网故障抢修安全管理难点及解决之法探讨 下载:83 浏览:1001
  • 万永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电转变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在电网实际运行中,配电网存在着各种故障和安全隐患,如电杆倒塌、线路短路、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些故障可能导致停电、电压波动,从而给用户带来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隐患,因此需要经常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及时抢修,这对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归纳,提出了解决配电网故障抢修安全管理难点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试论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下载:79 浏览:993
  • 赵文静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罪刑法定原则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盛行,但罪刑法定原则是否可以被列入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目前尚有争论。在国际刑事审判中引入及应用该原则有其必要性。此外国际刑事法律渊源与传统的罪刑法定原则又存在矛盾,且罪刑法定原则有其本身不同于其他原则的特点。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刑法中应当作为基本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确立的必要性,以及对于国际刑法的法律渊源与传统的罪刑法定原则的矛盾之处进行解读,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其作为基本原则的问题加以解决。

  • 被冒名股东资格认定的争议焦点及规则探析 下载:79 浏览:991
  • 张亚丽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伴随着大量公司注册成立,冒名股东案件越来越多涌现出来,面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认定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的案件,当事人举证不清和各法院判决存在不同程度认识偏差广泛存在,面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理论探讨上的分歧均亟待对此类案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认识被冒名股东认定的统一合理标准。本文通过对被冒名股东概念及被冒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异同辨析,明确被冒名股东的概念。通过梳理近五年来与被冒名股东资格认定有关的涉诉案件,分析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案件普遍存在的争议焦点:确认不具有股东资格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被冒名股东举证内容模糊、被冒名股东认定标准不清,最后分别针对上述争议焦点进行规则探析。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争议解决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