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PCDH17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法分析 24例前列腺癌患者和 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样本中PCDH17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分析血清中PCDH17 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样本24例中检测出PCDH17甲基化阳性14例(58.3%),所有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样本中PCDH17甲基化检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卡方检验评估PCDH17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PCDH17甲基化阳性率明显较高。此外,PCDH17甲基化与晚期病理阶段、更高的格里森评分、更高的术前PSA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PCDH17甲基化阳性率较高,而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为阴性,其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摘要: 前列腺癌在男性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疾病了解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围绕前列腺癌在流行病学、最新筛查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讨论。
摘要: 总结许玲教授从调护脾胃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许教授认为:脾胃功能强弱与肿瘤病人预后密切相关,调护脾胃是防治肿瘤的要法,而斡旋中焦之气是扶正抑瘤的基础。防治肿瘤当以调护脾胃为先,待脾健胃和后再施予扶正抑瘤之药。
摘要: 目的:探究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同期单药铂类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2018年2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42例,并以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1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同期单药铂类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更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放疗的基础上,应用同期单药铂类化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毒副反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0例甲状腺癌全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全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 临床比较直肠癌病例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 以双盲抽签方式,对我院76例直肠癌病例开展分组研究分析,A组38例、B组38例,A组病例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方案进行治疗,B组通过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指标状况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综合比对。结果:对于并发症出现情况,B组病例出现例数更少。对于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相比,B组病例更为平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十分显著。结论:在直肠癌的针对性治疗中,采取经腹腔镜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手术指标的有效优化,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究头面部皮肤癌患者的手术及修复整形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在本院确诊、治疗的30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癌症病灶实际位置与范围,依循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实施皮肤扩张切除治疗,之后给予局部皮瓣移植治疗,修复患者的手术创面。结果:一期愈合率达到100.00%,整体满意度是96.67%,术后局部复发率是6.67%,肿瘤细胞转移率是0.00%。结论:头面部皮肤癌确诊并进行手术、修复整形治疗后,一期愈合率与整体满意度较好,术后半年的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究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并采用CT影像进行诊断,与病例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T影像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CT诊断检出率为100.00%,T1-2期诊断符合率为83.33%,T3期诊断符合率为90.91%,T4期诊断符合率为6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CT影像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值得推广。
摘要: 目的:对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分析该护理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1-2020.1。分组方式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实行人性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能提升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