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下载:112 浏览:1690
  • 董锦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社区干预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于某社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6例,社区干预),对比两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发作频率(0.51±0.27)次/周,持续时间(1.22±0.27)min,SF-36(86.67±4.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发作频率(1.15±0.64)次/周,持续时间(2.47±0.38)min,SF-36(74.94±5.29)分](P<0.05)。观察组依从率(94.44%)较对照组(69.44%)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社区干预有利于全面提高其依从性,更能控制患者心绞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突出应用价值。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下载:172 浏览:1893
  • 蔡周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治疗采取替格瑞洛及麝香保心丸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患者,采用摸球法对其随机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片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组采用替格瑞洛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口服治疗对比组间疗效。结果:(1)实验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采取替格瑞洛及麝香保心丸,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心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并且存在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下载:142 浏览:1649
  • 韩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共计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43),前一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后一组加施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8%较对照组83.71%居于更高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s、LV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V、FIB、RA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理想,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等作用显著,值得推荐和应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社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93 浏览:2019
  • 武北京 乔玲 王艳雯 傅媚媚 陈伊丽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冠心病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全科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入院时间均为2021年。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联用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96.00%,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00%,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TC为(3.16±0.39)mmol/L、TG为(1.76±0.18)mmol/L、LDL-C为(2.03±0.19)mmol/L、HDL-C为(1.36±0.28)mmol/L、射血分数为(0.72±0.16)%、心脏指数为(3.14±0.56)、心博出量为(70.26±7.12)mL、心输出量为(5.28±1.13)L/min,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冠心病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改善血脂、心功能水平,促进康复,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 下载:110 浏览:1756
  • 贾桂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21年下半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根据纳入与排除的标准选取70例存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率进行核验,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计算核验后发现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而且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更小,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对照观察 下载:126 浏览:1976
  • 郑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我院心血管门诊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该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以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治疗前、中、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2周内缓解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显效迅速,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治疗效果良好,推广价值确切。
  •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32 浏览:1882
  • 滕树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往往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于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特殊类型群体需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主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念彰显,是疫情防控常态不可忽视的工作。文章现结合有关研究综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影响。
  • 芪参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研究 下载:127 浏览:1701
  • 于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芪参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病症影响。方法:参与研究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20年1月-2021年5月),患者筛选55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30例,开展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25例,开展芪参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评分)无差值(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更优,差异显著(P<0.05)。疗效结果中观察组显著更高(96.00%、80.00%)(P<0.05)。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指标(IL-6、hs-CRP、TNF-α)(治疗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更优,差异明显(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更低(4.00%、20.00%)(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芪参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疼痛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下载:108 浏览:1942
  • 李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98例心血管内科接受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各49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体温升高、药物过敏、皮下血肿等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造影术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更加理想,可减少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 下载:176 浏览:1350
  • 张医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55例作为实验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100.00%)诊断结果对比,心脏B超诊断结果(92.73%)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心脏B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比冠状动脉造影9.09%更低(P<0.05)。结论:心脏B超用于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效果突出,且安全性较高,可为医师后续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美托洛尔联合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下载:158 浏览:1665
  • 陶丹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的82例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取美托洛尔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ST 段变化和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ST 段变化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胸痛胸闷、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口干不饮和气短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胸痛胸闷、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口干不饮和气短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胸痛胸闷、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口干不饮和气短积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WBV、FIB和PV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WBV、FIB和P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WBV、FIB和PV水平更低(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基于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影响 下载:121 浏览:1352
  • 王春花 张玉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共7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结果: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及心绞痛消失时间、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评分、NYHA级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Q、LVEF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理想。
  • 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药学分析 下载:124 浏览:1652
  • 张晓梅 吕建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评价予以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分析药学情况。方法:以信封法对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2例CHD心绞痛患者分组,其中36例为研究组,剩余36例为对比组。研究组以倍他乐克改善病情,对比组运用常规药物改善病情,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情况、心绞痛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比组高(P<0.05);(2)研究组TC、LDL-C、TG水平较对比组低,HDL-C水平较对比组高(P<0.05);(3)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比组少,持续时间较对比组短(P<0.05);(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比组少(P<0.05)。结论:运用倍他乐克治疗CHD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血脂水平改善,还可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在减轻疾病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32 浏览:2126
  • 王怡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总结针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在心绞痛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处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本院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ES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ES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力改善病情,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的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142 浏览:1788
  • 吕俭侠 李君君 傅蔷 王愫 祝芳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83例发热患者进入研究范围展开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理应激状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83例门诊发热患者中,IES-R评分的平均得分为(42.87±3.95)分,其中有462例患者的得分≥26分,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为79.25%。单因素分析,对比个人月收入<5000元和≥5000元患者、居住地在城镇和农村患者,不同月收入和居住地患者的心理应激发生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女性、≥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有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离婚/丧偶、在职、消极情绪一般/较低、无合并基础疾病、有医学背景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是影响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明显,而且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为影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人群,加强健康宣教,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56 浏览:2811
  • 李海燕 邱红花 易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偏瘫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偏瘫病人,按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名病人均接受传统的偏瘫康复疗法,治疗组配合心理疗法。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手运动功能(P<0.319)、下肢运动功能(P<0.897)、运动功能(P<0.897)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显著性提升(P<0.01);组间相比,治疗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传统的偏瘫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疗法,可以减少病人的精神障碍,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 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探究 下载:252 浏览:2253
  • 杨春辉 崔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主动来院就诊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我院急诊科实施抢救并开展安全防范措施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消极心理情绪、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I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能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247 浏览:2382
  • 郭小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2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根据临床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康复治疗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接受康复训练,使其尽快康复。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另外增加应用心理治疗。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后期康复治疗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 颈动脉超声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77 浏览:3919
  • 韩文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采用颈动脉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患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 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0例设为对照组, 对两组均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且实验组的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进行有效的筛查, 有利于其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 研究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下载:251 浏览:2309
  • 姜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要点,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状况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护理对照。其中,对照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神内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处理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状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对照组(96.66%vs8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与疾病造成的身体负担、经济负担等关系密切。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负担,患者康复状况理想。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