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预防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预防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21X (Online)
ISSN: 3008-010X (Print)

《预防医学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加强放射防护安全培训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水平 下载:93 浏览:1066
  • 翟爱华 顾玉江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水平,文章针对如何开展放射防护安全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首先,简单分析了放射防护的基本内涵。随后,针对国内放射事故以及安全培训工作现状进行研究。最后,立足与放射防护安全培训相关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领导技术访问人员、偶尔受照及应急响应人员等主体,针对如何强化放射防护安全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划分各部门工作职责、安全培训教育机制持续完善、工作面拓展以及审查和法律约束力度强化的对策。
  • 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分析 下载:97 浏览:1051
  • 韩永青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南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联合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对比管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依从率:对照组综合依从36例(81.82%),观察组综合依从42例(95.45%),观察组综合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病症知晓率:对照组知晓率38例(86.36%),观察组知晓率43例(97.73%),(p<0.05),观察组病症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无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8例(18.18%),观察组并发症2例(4.5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病症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显著,可推广。
  • 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因素的筛选及分析 下载:99 浏览:1068
  • 郝飞1 石婷婷1 侯霞2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筛选、分析对于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影响因素,作为临床依据。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段,入我院接受自体牙移植修复患者中抽取100例,对于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因素分组,通过临床检验以及数据分析,对于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归纳研究结果,筛选影响移植牙累计存活率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种植牙存活率因素的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明确其具体因素。结论:目前,明确自体牙移植修复单颗牙缺失预后因素,需要对于相关因素进行警惕,保证术后预后良好。
  • 刍议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下载:103 浏览:1066
  • 陈佳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所以病人在住院期间由此而引发的意外损伤和其他的与之相关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一直是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所共同关注和面临的焦点问题。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和护理工作的失误,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操作流程过于简单化和护理文书的书写极不规范。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及建议是增强护理安全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护理安全的意识,在医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病区环境活动,正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建设和要重视护理病案的书写规范,不断地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 医防融合中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训情况分析 下载:105 浏览:1078
  • 邵春昕 李秋虹 袁雪薇 孙佳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北京市为了推进医防融合的发展,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医防融合培训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以医防融合为导向,围绕交叉培训需求,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培训作为医防融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部分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2021-2022年医防融合公共卫生应急培训的情况,梳理当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临床医师对公共卫生应急的认识、增加重点专业科室培训时间、注重过程监管、通过纳入继续教育来明确晋升制度要求等建议,为今后北京市医防融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 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防治的作用评价 下载:107 浏览:1074
  • 陈相传 荣友斌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将在结核病防治门诊接受治疗管理的10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和常规教育模式,比较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核病相关行为改善情况、疾病治疗有效性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中应用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助于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结核病相关行为,遏制结核病疫情蔓延扩散。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 下载:93 浏览:1063
  • 李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为了探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对高血压人群预测心脑血管病价值。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ABI指数检测,为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观察组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了89名患者,均为中老年合并高血压。对照组同期随机选择68例中老年人,均为体检中心体检血压正常者。检查二组的baPWV及ABI。结果:ABI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6 P<0.05),baPWV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 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者对比无合并心脑血管病者baPWV和ABI的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8 P<0.05)。结论:baPWV和ABI都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独立预测因子,通过检测两个指标,对中老年高血压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病发生有很好临床价值。
  •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072
  • 赵亮亮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从2022年8月起到2023年5月份期间需要在本院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中随机选取64名,依据具体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数量一致的两个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具体效果。结果:加用预见性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在操作成功率、具体留置时间、患儿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中能有效帮助患儿更好接受急脉输液治疗,并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儿的治疗与康复。
  • 预见性护理在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对其并发症及心理指标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1053
  • 刘旭红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心肌梗塞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并发症与心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更低,LVEF更高;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更低;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塞患者中,不仅能够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指标,优化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1055
  • 宋庆华 许伟 季永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合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反应时间[(5.34±1.15)min<(6.79±1.22)min,t=5.401]、急诊等待时间[(29.12±5.43)min<(40.07±5.51)min,t=8.840]、急救时间[(31.54±3.58)min<(38.70±4.41)min,t=7.872]、ICU监护时间[(3.05±0.82)d<(4.17±1.26)d,t=4.653]及住院时间[(8.32±1.58)d<(10.67±2.06)d,t=5.653]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3%<23.08%,χ2=5.186)、复发率(0<15.38%,χ2=4.51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92.31%>74.36%,χ2=4.5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为临床急救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 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 下载:101 浏览:1068
  • 王凤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在老年患者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来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组建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以及家属照顾能力、减少压疮发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68
  • 肖华光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效果。方法: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措施的为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的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就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否存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下载:105 浏览:1060
  • 韩蕊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的措施进行研究探究,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对于整个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预后的实际情况。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是过去一年内我院接受手术室护理的一买病病人,这些病人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共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第一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第二组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预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可以发现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的第二组病人手术的感染概率要明显的低于第一组的病人,同时第二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也要明显的低于第一组病人。结论,针对于手术室护理措施,通过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之后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合理地改善病人存在的抑郁不良情绪,保证整个手术护理的效果以及预后恢复的情况。
  • 血浆D-D水平检验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下载:107 浏览:1077
  • 李红琼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检验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进行血浆D-D水平检验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进行血浆D-D水平检验的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血浆D-D水平检验方法为免疫比浊法,统计比较两组血浆D-D水平,并分析血浆D-D水平检验对研究组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浆D-D水平为(2.48±0.68)mg/L,对照组血浆D-D水平为(0.42±0.15)mg/L,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初发期、复发期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初发期明显高于复发期,各阶段血浆D-D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死亡前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死亡前明显高于治疗前,不同预后的血浆D-D水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D-D水平检验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可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089
  • 唐棠 单慧中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探究和验证。方法 研究对象为75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一般组(n=38)和研究组(n=37);机械通气期间,一般组以常规化护理干预为主导,研究组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导;观察、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合规性,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结果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干预后,血气指标更优;治疗时间更短,护理合规性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有积极意义,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切实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 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1056
  • 朱映芝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其的应用价值。方法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研究,现选取100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对对照组当中的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单纯应用个性化护理,在对观察组当中的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以及循证护理,随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各项评分显著于对照组之上(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98%,而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20%、72%,可见观察组患者不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对照组少,其护理满意度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肝胆外科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价值。
  •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93 浏览:1061
  • 董晶瑾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会阴撕裂与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还可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1068
  • 李宁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时,选择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以子宫肌瘤患者为例,分析相关临床指标。方法:在本次研究开展时,研究人员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该时段内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需国际医疗部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患者护理时,采用手术期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护理完成后,护理人员记录患者不同时期的体温变化状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分析体温差异值。结果:在本次研究完成后,患者均在手术后10分钟左右苏醒,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9.25±0.25min,同时针对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体温变化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时,护理人员选择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对于改善患者的低体温状况以及缩短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6
访问量 190632
下载量 60985
总被引次数 962
影响因子 1.06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