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下载:62 浏览:483

孙晓琳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环境较为单一,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但是从小学开始,学生的社会性便迅速增加,需要开展大量的社会交往,所面对的诱惑、事件判断也逐渐增多。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将生活体验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文章主要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体验式教学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这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下载:33 浏览:219

徐立军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其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要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持续关注和创新教学策略。文章从坚持教学策略多元化、预设生成、继承发展等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下载:45 浏览:345

黄志敏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章主要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并分析了实行的方法,即回归生活、注重体验以及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主题的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140 浏览:867

陈华彬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生命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的实施策略需要与深度学习理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治观念。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探索与深度学习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下载:131 浏览:1044

张亚清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这种融合教育模式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学会有效管理情绪,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能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下载:168 浏览:2666

张志科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课堂四步渗透法”,分重点、分学段、按次序、有目的地在小学思政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梳理-探寻-联系-践行”环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有益探索,并归纳出可操作的实施策略。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 下载:54 浏览:589

黄俊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探索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内在逻辑,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其在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一体化建设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教育方式的一体化,能够保证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利于较好地完成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也有利于教师在明确整体性、分清阶段性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抓好教学的着力点。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下载:56 浏览:565

鹿心彬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它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对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基于传统文化,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从中汲取积极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策略。

道德与法治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下载:57 浏览:537

布再娜普罕·艾合麦提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渗透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了有效地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法治意识。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载:95 浏览:1008

彭国强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秉持现代化教育理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显著提升师生间的互动频率与深度,从而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达成其教育目标。精准把握整合点,使信息技术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得力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下载:96 浏览:1006

刘仁江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立足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本文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点对策,即通过学习课标、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使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下载:95 浏览:1021

黄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力”则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能力,包括多角度发散思维力、多层次分析思维力、综合性辩证思维力等,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关键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研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德法素养”的圆融、提升,让学生过上有意义、有价值、比较崇高的“有道德的生活”!

链接生活实际,让道德与法治走进乡村生活 下载:99 浏览:1027

孟凡晨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让孩子们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不同的社会意识。老师要时刻将生命的源泉带入课堂,同时也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让课堂小世界变成学生的生活大课堂,从而将道德与法治的内涵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小学生更喜欢的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 下载:98 浏览:1043

杨雪梅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小学作为道德启蒙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加以引导,就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体验式教学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原本晦涩的人生道理,并促使其端正自身的态度,约束自身的行为。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教师需要科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精彩纷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115 浏览:1510

程晓梅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一个从生活到课堂又回归生活的循环过程,要适当地把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并达成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

思辨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核心 下载:123 浏览:1525

刘品森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以人为本”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遵循的理念,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对事物进行分析与思考,达不到该学科的教学初衷。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对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托农耕文化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探究 下载:184 浏览:2513

蒲海泉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的首要目的便是教授学生基础的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劳动教育其实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播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赤诚、对他人关爱、严于律己的人。

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策略 下载:159 浏览:1680

黄果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在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教师要深挖《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生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思政教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策略研究 下载:13 浏览:283

张益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5期

摘要: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起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思想倾向和价值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育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以优化思政教育整体布局。本文基于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视角,探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要求,明确教学改革的关键,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教学要点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下载:23 浏览:348

刘莹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