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05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载:56 浏览:487

王耀娟 李天乐 沈佳燕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总结3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脑灌注不足、癫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与护理,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综合护理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384

吴明珍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3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2018年1-6月收治的3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9%)优于对照组(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有效降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1124

唐仁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之间,总人数为98例,通过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分别给予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60 浏览:658

李会娜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200例,采用抓阄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两组胸外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不张、切口感染、胃肠道反应、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00%、2.00%、2.00%,低于对照组的8.00%、4.00%、9.00%、6.00%,差异显著(c2=4.893、3.102、5.260、3.971,P<0.05)。护理后,观察组Quality of Life(QOL)生活质量评分为85.64±3.59(分),高于对照组的74.68±5.13(分),差异显著(t=8.275,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具有积极作用,更具推广价值。

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下载:279 浏览:2990

林蒙蒙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2例髌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配到对照和研究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手术用时以及内固定物刺激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手术用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内固定物刺激发生率0.00%远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整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各有优势,但对于内固定物刺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对软组织刺激更加轻微,无需进行二次内固定取出治疗,节约治疗成本,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445

罗学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康复锻炼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312

罗学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康复锻炼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66

陈丽欢 周晓锋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股骨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VAS)、步行功能(FAC)、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ROM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反射能力、运动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较好。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63 浏览:316

王芳 谭文惠 何玲吕 芳康倩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ERCP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对照分析 下载:63 浏览:474

张雯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对照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之间就诊于本院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共计70例,结合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35例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常规组以及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生活质量、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舒适度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优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高(P<0.05);应激反应指标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度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指标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应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以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提升其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对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具有积极影响。

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364

陈丽欢 周晓锋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股骨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VAS)、步行功能(FAC)、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ROM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反射能力、运动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较好。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76 浏览:274

王芳 谭文惠 何玲 吕芳 康倩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ERCP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下载:81 浏览:694

曾绍兵 王志发 吕培标 李兴华 刘洁中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选取7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术前一天实施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后行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根治术。结果:研究组的淋巴结、微小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可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普及。

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下载:300 浏览:2713

徐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上睑皮肤松弛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重睑术式、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4.44%小于对照组17.78%,显示有差异(P<0.05)。观察组1期愈合率100.00%、手术效果满意度97.78%大于对照组88.89%、80.00%,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上睑皮肤松弛整形患者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式治疗,术后并发症率低,1期愈合率与手术效果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154 浏览:1573

张冬梅 史红珍 杜俊利 张俊珍 孟凌燕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评分以及预后影响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6 浏览:781

熊程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改善对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神经介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专门的设备,神经介入技术能够精准、微创地处理病灶,为传统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病例,探讨和总结了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适应症范围,并对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神经介入技术在治疗准确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段。此外,该技术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状况,为脑血管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以上结果说明神经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积极、精准地调整和控制病灶,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临床意义。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0 浏览:18

熊程 年期

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改善对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神经介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专门的设备,神经介入技术能够精准、微创地处理病灶,为传统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病例,探讨和总结了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适应症范围,并对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神经介入技术在治疗准确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治疗手段。此外,该技术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状况,为脑血管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以上结果说明神经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积极、精准地调整和控制病灶,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下载:95 浏览:924

王晓霞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浅前房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下载:506 浏览:3532

付翠翠 王立佳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浅前房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到2022年2月,选取200例浅前房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有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率。结果:手术前观察组裸眼视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d、术后6周、术后12周观察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术后1d、术后6周、术后12周观察组前房深度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统计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是2.00%,对照组是11.00%,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前房白内障患者应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可提高裸眼视力,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