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肺癌患者免疫状况与手术的关系 下载:38 浏览:419

肖永光 王博 毛志福 《肿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低,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免疫功能有所波动。除了创伤大小抑制免疫功能外,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免疫功能亦产生影响,且无论是根治性切除或者姑息性切除,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后均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手术创伤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术后早期遭到破坏,而术后随着机体恢复,使得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同时,围手术期输血和特殊药物均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水平及意义 下载:62 浏览:379

林昌海 黄露迷 冀晓辉 王春梅 王东林 李代蓉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65%±3.70%vs 4.06%±1.23%和1.20%±1.19%vs 0.44%±0.13%,P<0.05)。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表达与NSCLC患者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5±3.19 vs 15.96±3.65和4.36±2.79 vs 2.01±1.83,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下载:80 浏览:432

马骏青 张西园 王琳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放化疗治疗且并发肺部感染的2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对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不同菌株分布情况,对比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结果 238例患者共分离出238株菌株,其中肺炎链球菌(50.00%)占比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55%)、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鲍曼不动杆菌(10.08%)、厌氧菌(4.62%)和肠杆菌(5.04%);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次为头孢他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G。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较为多样,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可作为首选抗生素。

62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下载:54 浏览:494

王娟 张婷 杨波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总结62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严密观察用药疗效及用药反应,预防使用相关药物,应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LAMP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95 浏览:496

钮静1 权文强2 李冬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在Genebank上查找EGFR 21号外显子(L858R)的DNA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采集11例临床病理诊断为NSCLC患者外周血血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为标准,对建立的LAMP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采用自行设计的LAMP引物及构建的反应体系可特异性扩增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DNA,检测敏感性为0.1%,特异性达到100%。LAMP法在11例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血浆标本中检测到9例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LAMP检测人外周血浆EGFR基因突变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可荧光目测判读检测结果,是一种简单、快速的EGFR基因突变筛查方法。

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20

秦璟璟 张丽阳 周宇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改良呼吸功能锻炼,然后将两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的气管黏膜纤毛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气管黏膜纤毛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较好,因此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较高。

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438

秦璟璟 张丽阳 周宇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改良呼吸功能锻炼,然后将两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的气管黏膜纤毛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气管黏膜纤毛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改良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较好,因此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较高。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 下载:83 浏览:516

燕晓茹1,2 陈恂3 张培彤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自拟中医证候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津亏证、精亏证,实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寒证、血热证、痰凝证、湿阻证、水停证、饮停证、实寒证、实热证。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子表(HADS-A)进行焦虑状态判定。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伴发焦虑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伴发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有137例伴有焦虑状态,发病率为43.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相关(P<0.01)。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中医证型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气滞证和血瘀证与是否伴发焦虑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伴发焦虑的中医证型以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为主,年轻、气滞证和血瘀证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

金复康口服液对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 下载:31 浏览:361

张俊红 王镓 崔青荣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对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治疗组给予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情况、雌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FACT-L评分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MMP-9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医药辅助治疗6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下载:82 浏览:526

辛晓丽 姜怡 沈丽萍 刘苓霜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600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例报告表并采集患者信息,统计患者1、2、3、5年生存率并计算中位生存期(MST),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600例老年NSCLC患者的MST为26. 80个月(0. 53~192. 40个月),其中Ⅰ期、Ⅱ期、ⅢA期、ⅢB-Ⅳ期的MST分别为103. 00、 82. 00、 71. 27、 20. 77个月。1、 2、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74. 13%、 53. 75%、40. 02%、26. 7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PS评分、中医证型、手术、化疗、中药静脉制剂疗程、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手术、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是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延长老年NSCLC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诊断时PS评分越低,生存期越长;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生存期越长。

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下载:258 浏览:2677

张晗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8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从心理状态情况来看,护理前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8.49±0.16)、SDS评分为(29.60±0.26),和对照组患者SAS评分(37.50±0.45)、SDS评分(38.41±0.96)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从护理满意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97.50%,和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要更高一些(p<0.05)。从生活质量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健康情况评分为(69.40±3.20)、社会功能评分为(69.55±2.19)、生理功能评分为(62.40±4.20)、情感功能评分为(78.40±2.06),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情况评分(51.18±2.63)、社会功能评分(54.40±1.52)、生理功能评分(49.57±2.09)、情感功能评分(59.55±2.00)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肺癌患者机器人手术治疗后加速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69 浏览:1875

​李宇晖 高爽 陈敏东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析肺癌患者机器人手术治疗后加速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2019.01-2020.12,选机器人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分析加速康复的影响因素,比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自主排痰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年龄>78岁、吸烟指数>400支/年、重要器官疾病等,均为影响患者加速康复的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能促进患者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加速外科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17 浏览:1559

沈丰华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加速外科康复中的应用观察。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同时对这50例病患进行护理治疗,记录护理的过程,并对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和记录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抑郁情绪等情况。结果:肺癌患者在通过有效护理过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全面有效的舒适护理工作对于肺癌术后病患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

系统化呼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104

宋方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研析针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系统化呼吸护理的作用与价值。方法:以时间2023年2月-2024年2月为区间,随机择取调查区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行平均分组处理,并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比较最终临床差异。结果:临床不同护理干预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呼吸护理对于提高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有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拉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

胸外科护理在肺癌患者家庭中的支持和教育作用研究 下载:88 浏览:976

李会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胸外科护理在肺癌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胸外科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能够强化家庭护理支持,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92 浏览:2424

王红悦 王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关怀组各42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关怀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尊严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尊严感受,患者满意度高,建议临床应用。

肺癌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下载:154 浏览:1292

李娜 师培琼 吴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本院肺癌化疗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心理支持化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通过悉心护理及患者的配合,6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无死亡病例及永久性脏器损害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反感是预防及减少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可明显减少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肺癌患者弥散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 下载:295 浏览:2013

冯丹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弥散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入选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2例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的正常人进行研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进行肺及弥散功能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及弥散功能差异。结果:对照组组FEV1、PEF、MMEF、RV、TLC分别为(93.25±7.15)%、(81.25±14.63)%、(39.24±3.47)%、(116.35±25.84)%、(98.23±10.25)%,观察组分别为(43.25±6.98)%、(38.13±11.21)%、(16.25±4.22)%、(216.32±11.25)%、(118.36±12.36)%,观察组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指标比对照组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及弥散功能指标可以用来诊断肺癌疾病。

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研究 下载:365 浏览:2352

吴秀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摘要:
分析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分别以实验组(中药外敷结合针刺)与对照组(单纯中药外敷)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针刺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199 浏览:2080

张芸 李春霞 鲍利红(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共81例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1年3月开展研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组后,对照组(n=41)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n=40)纳入安宁疗护。统计两组心理应激表现及死亡认知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评分(RS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RSS总分、负面情绪、生活扰乱及心理痛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死亡接受及中性的死亡接受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宁疗护实施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自身负面情绪及心理应激缓解具有积极意义,且可提升照顾者死亡认知情况,消除部分心理应激诱因,效果确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