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性肾损伤与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下载:24 浏览:267

李艳红1,2 方芳2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对肾损伤的评估仍然依赖于血肌酐和尿量的变化,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早期识别,导致治疗延迟,AKI病死率居高不下。寻找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实现AKI早期诊治是亟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儿童AKI与成人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已发现的AKI生物学标志物是否适用于儿童及新生儿尚需进一步验证。文章通过对颇具儿科临床应用前景的几种AKI生物标志物及其作为早期识别AKI标志物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为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提供方向。

肾小管疾病的早期诊断 下载:31 浏览:340

王晶晶 毛建华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起病隐匿,发病率较低,临床对这类疾病认识往往有所不足,检验手段尚不规范,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低钾血症、高钙尿症、多饮多尿、佝偻病、生长发育落后等,如不及时治疗,一旦出现肾功能受累,可进展至晚期,病损呈不可逆性改变。文章重点介绍部分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强调详细询问病史、重视肾小管功能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及与高钙尿症相关的肾小管疾病的诊断思路。临床医师需重视肾小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强化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下载:146 浏览:1809

谭芬芳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70例心梗患者为观察目标,患者入院后均积极开展介入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参考组(n=35)和研究组(n=35),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差异。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护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心梗患者开展强化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的现状调查 下载:21 浏览:434

朱金荣1 张丽2 廖玉梅2 黄辉娥2 苏春燕1 2020年12期

摘要:
调查北京市和深圳市多所腹膜透析中心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的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行为的原因,为做好临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及深圳市12所腹膜透析中心门诊随访的1 20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导管外出口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和深圳市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得分为(44.76±5.85)分,导管外出口评估和无菌技术得分偏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导管外出口感染史、不同换药操作者、不同导管外出口位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透析龄的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导管外出口护理得分的因素为透析龄、导管外出口感染史、换药操作者、文化程度及导管外出口位置。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外出口护理得分尚可,但导管外出口评估和无菌技术得分较低,仍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尤其是对透析龄长、有感染史的患者。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20 浏览:277

高桂英 凌佩瑶 巢文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74 浏览:515

​程曦1 刘康2 钱云1 蔡颖源1 陆小伟1 陈伟贤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率(UACR)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07月至2016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住院,且头颅MRI和MRA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名的临床资料。入院7 d内依据NIHSS多次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估,任意1次评分较入院分值增加≥2分定义为END,并将研究对象分为END组和非END组。通过比较两组间各因素差异分析、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分层分析研究UACR水平和END的相关性。结果与非END组相比,END组饮酒比例、NIHSS评分和UACR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UACR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4,95%CI:2.08~9.94,P<0.001)。分层分析证实较高的UACR水平在年龄>67岁、入院时NIHSS评分>3分、合并高血压、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男性患者中与发生END独立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率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危险性因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11 浏览:228

高桂英 凌佩瑶 巢文英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泌尿系统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520

杨美玲1 刘浩2 杨林1 朱平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泌尿系统感染(UTI)是临床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通常症状不典型。准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防止继发血流感染及改善患者长期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UTI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测中,中段尿培养是UTI诊断的金标准,但其阳性检出率低且耗时长,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寻找新的UTI生物标志物作为中段尿培养方法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目前几种新的血清和尿液UTI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盐味觉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下载:23 浏览:414

张红梅 叶星星 常立阳 骆芬霞 范汝艳 2019年9期

摘要:
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盐味觉敏感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3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3个病区收治入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盐阈值评估患者盐味觉敏感性,并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以往有无限盐行为等资料,以探讨盐味觉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5例患者,盐阈值为(0.34±0.22)%,其中低盐阈(<0.2%)67例、中盐阈(0.2%~0.4%)433例、高盐阈(>0.4%)125例;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OR=0.389,P<0.001)、年龄(OR=1.022,P=0.002)、估计肾小球滤过率(OR=0.994,P=0.044)、以往有无限盐行为(OR=1.596,P=0.048)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盐阈值的影响因素,女性患者盐阈值低于男性,年龄越大患者盐阈值越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盐阈值越高,以往有限盐行为患者较无限盐行为患者盐阈值低。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盐阈值较普通人群高,临床限盐指导时应考虑患者的盐阈值状况,对不同年龄、性别及肾功能状况患者采取个体化限盐,尤其对高盐阈值患者,可采取渐进式限盐逐步降低盐阈值,以提高其限盐依从性。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透通路狭窄临床观察 下载:62 浏览:378

诸治栋1 朱伯成2 陈翔1 朱晓峰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在治疗血透通路狭窄或闭塞中的作用。方法本院肾内科26例血透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均进行了内瘘的PTA。术后观察血透通路恢复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血管腔内成形治疗,术后透析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1年。PTA术后3天内所有患者均可以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随访的患者中有6例在术后12个月内再次出现内瘘狭窄,一年的初级通畅率为76.92%。结论 PTA治疗血透内瘘狭窄或闭塞操作简单、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并发症,可作为血透通路病变治疗的首选。

终末期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510

​陈佩娜1 吴宝林1 胡润月2 彭萌3 姜倩倩2 吴小燕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2例ESRD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纳入该院门诊体检的36名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的rs-fMRI图像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2组被试ReHo值差异并分析ReHo值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眶部额下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右侧舌回等脑区的ReHo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ReHo值增加的脑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RD组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脑岛的ReHo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9,P=0.000;r=0.433,P=0.000;r=0.292,P=0.035)。结论 ESRD患者额叶、脑岛ReHo值降低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182 浏览:1960

白扬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治疗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压水平相比(P<0.05)。结论:在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58 浏览:997

张颖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对100例CK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尤其在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方面。这表明,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CKD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建议在CKD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常规纳入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以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291 浏览:3144

白扬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讨论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治疗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压水平相比(P<0.05)。结论:在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下载:293 浏览:3088

陈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共92例,划分为常规组(46例)和延续组(46例)。常规组使用在院常规护理,延续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出院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差于延续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延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5%,常规组为17.39%,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既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还可预防或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可推广。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621

韩树伟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讨论个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中使用个性化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尿量、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紧张、郁闷、焦躁、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食欲、睡眠、精神、疲乏、日常生活评分相比(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各项指标,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对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19

肖明妹 《国际护理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肾内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了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入住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每组各38人。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率等指标差异。结果:经统计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为肾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满意度,并且能够降低护理失误和纠纷的风险。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下载:147 浏览:1927

吴晶 《国际护理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肾功能。结果:干预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分析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87 浏览:838

吴逸璐 徐莹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采取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有72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36例,对比组实行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干预组实行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糖代谢指标、血压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治疗后尿素氮、血钾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糖代谢指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空腹C肽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3)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血压指标、治疗后舒张压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4)干预组(11.11%)、对比组(8.33%)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干咳、口干、头痛、神经性水肿药物不良反应情况P值>0.05,无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明显。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对生活质量水平的干预价值研究 下载:423 浏览:3704

吴晶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对生活质量水平的干预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营养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营养情况、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营养护理对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情况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