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90

肖江 解小翠 谢昀宵 蒋靖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是新时代下,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一线队伍,将“四史”教育与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相融合,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四史”教育途径,提升“四史”教育效果,同时也是高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三全育人”视域下菏泽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173 浏览:2662

张丽竞1 袁冬梅2 赵晓龙3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显性载体。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辅导员职责定位、“四史”宣传教育内涵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找到一个更好发挥辅导员职能作用、务实推进“四史”宣传教育的结合点和现实路径,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路径研究 下载:154 浏览:1434

蒋帅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育主体之一,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除了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及先进的教育模式之外,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站在学生角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引导能力,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制度,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自我发展。文章主要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开展分析,探寻发展出路,帮助高校更好地完成教育改革。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158 浏览:1500

彭玉玲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主体,其所具备的角色优势决定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的角色优势源自于其是大学生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伴随着大学生人格塑造、“三观”养成和能力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辅导员以其人格魅力为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亲和力,并将亲和力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然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受多方因素影响,只要弄清和理顺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能保障亲和力的持续提升。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中的影响力提升研究 下载:95 浏览:476

吴红梅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辅导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直接决定其工作成效。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分析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中影响力弱化的现象和原因。提出提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影响力的路径:学校需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辅导员需要自觉追求成为大学生"引路人",凸显"师"的权威和影响力;提升职业指导能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将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积淀实践智慧,在与大学生对话交往中提升对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力。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研究 下载:82 浏览:441

刘军 范丽颖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年轻化、高学历趋势。与此同时,辅导员也面临人员流动快、职业认同低、职称评聘难、职级发展慢等困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构建竞赛提升机制、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切实实施"双线"晋升、创新完善考核体系、完善绩效工资的设置与分配,从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基于高校新入职辅导员需求的岗前培训研究 下载:85 浏览:350

王娟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通过对高校新入职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需求进行研究,探讨新入职辅导员的职业选择和培训愿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新入职辅导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整理研究发现:新入职辅导员普遍具有较高职业价值愿景,但缺乏职业认知和体验,并存在职业适应困扰。基于上述结果,着重讨论高校新入职辅导员的普遍困扰和需求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22 浏览:212

李吉桢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是检验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评价方案,积极开展评价工作。然而,在工作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多个评价主体使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发展性功能削弱、量化评价较多质性评价较少等。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来评价辅导员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高等院校的满意度,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76 浏览:345

程翔1 宇秦弋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国外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与我国高校辅导员有着近似的职业定位。在厘清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内涵与特点的前提下,发现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建设历程中留下了清晰的职业定位与标准化的职业体系、严格的从业要求与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完备的管理体制、职业化的专业组织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等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优化职业分类体系、提高专业准入门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配套管理制度,重视专业组织兴起、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启示。

高校辅导员腐败问题及防治路径 下载:46 浏览:458

陈志峰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身份特殊、责任重大,其腐败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侵吞班费,对学生借机敛财,向家长收受贿赂,偏离职责或滥用职权,不正当的利用家长资源,猥亵侵犯学生,学术腐败等。辅导员腐败有思想、社会、管理、职业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加强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监督制约、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水平等方面协同努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不会腐的有效机制,积极防治,加以解决。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 下载:52 浏览:339

李宝光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辅导员法治思维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需要,是维护学生权利和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需要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并着力塑造公正思维、权利思维和证据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谈话艺术探讨 下载:100 浏览:2342

陈慧丹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院校辅导员和学生进行谈话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想提高与学生对话的有效性,辅导员要从加强自身学习以及掌握学生特点的角度入手,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仔细观察,找准切入点。在谈话过程中注意谈话技巧的选择,运用好谈话技巧使辅导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进而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提高辅导员谈话的实效性。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 下载:127 浏览:1408

​许若涵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自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首先分析了树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其次探讨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最后则对辅导员应需要如何才能够良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其中包含避免出现多重身份问题的发生,确保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纯粹关系、辅导员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配合,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们的权益进行考虑,并以学生们的权益为主。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浅谈高校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下载:137 浏览:2344

黄莎 《当代艺术》 2023年11期

摘要: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指导其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奋斗。进入新时期以来,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该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浅谈高校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下载:249 浏览:2798

刘淑燕 《当代艺术》 2022年12期

摘要:
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提升了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对直接从事这一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重新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并大力提升其全面索质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下载:125 浏览:1363

张欢 《心理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理念。高校辅导员是心理育人工作的主体,始终扮演执行者、参与者和沟通者的角色,必须克服由自身和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积极创新心理育人理念与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本文从背景分析、“三全育人”体系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优势、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质量的优化路径四个个方面进行研究,切实分析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现状并找出合理的优化路径,探索合理育人途径,为落实三全育人提供参考。

政治辅导员必须学会做心理咨询 下载:264 浏览:2511

杨综纬 《心理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政治辅导员在目前高校学生思想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从早期以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理念等培养为着重点,逐渐拓展工作范围,学生生活学习上各种问题都需政治辅导员加以重视,尤其是当下学生心理问题多发背景下,更要提高心理辅导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自信自强人格理念,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等等,使学生能以健康心理状态顺利完成高校学习任务。

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要性探究 下载:50 浏览:519

贾继光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培育个人的道德责任,还在于发展集体事业,大力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必要性和主体性,力图寻求增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浅析如何提升飞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下载:148 浏览:1908

张文 《航空航天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主导者以及学生成长的主心骨,平时主要工作是负责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招,辅导员所面临的形势远比以前复杂得多,尤其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外,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常常也使辅导员心力交瘁,久而久之,辅导员便会产生职业疲倦感,而这种倦怠感会减少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影响工作成效,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辅导员当下工作现状,研究如何提高其职业幸福感具有现实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下载:217 浏览:3238

陈洪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大数据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时代之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数据评价理念,全方位挖掘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通过数据挖掘、模型构建打造评价模型,呈现相应的评价内容,并打造基于大数据的质量评价长效机制,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创新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