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483

谢建锋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年龄≥60岁的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给予NB-UVB光疗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B组单用NB-UVB光疗,C组单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炎性指标水平、DLQI评分、PASI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IL-6、IL-22、IL-23、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DLQI评分和PASI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患者银屑病患者可有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效应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疗效较单一治疗有所提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个旧市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检测及分析 下载:36 浏览:391

郭民1 孟伟1 普艳2 王娟1 何跃1 李晓倩1 杨亚妮1 邓新小1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检测并分析个旧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 384例患儿进行RSV、FLUA、FLUB、PIV1、PIV2、PIV3、ADV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2 3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毒阳性353例,阳性率为14.81%。不同季度患儿的呼吸道病毒合计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一季度和四季度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季度。不同季度患儿的RSV、FLUA、FLUB、PIV3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RSV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一季度和四季度是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基于心主神明理论探讨情志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下载:83 浏览:503

高瑞珂 严安 李杰 《当代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心神主导情志活动,情志失常以心为主、以肝为辅,主要责之于心神不明。心神不明,机体对外界环境应对能力减退,易出现情志失常,情志失常可直中脏腑,或引起气血逆乱,损及脏腑功能,导致气滞、血瘀、痰阻,形成恶性肿瘤的发病基础,增加机体对恶性肿瘤的易感性。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情志异常会影响DNA修复、机体免疫功能、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实践中应注重对心神的调、养、安,从而有效防治恶性肿瘤。从心论治可为中医药防治肿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331

姬文兰 王启源 虞秀锋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利福布汀)与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6、12、1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LP、ALT、AST及STB水平均显著升高,TP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IgG、IgA及IgM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清除结核杆菌,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同时不会造成肝脏损伤,安全性高。

2015-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非EV71、非CVA16肠道病毒型别鉴定和分析 下载:94 浏览:484

李俞亭1 杨兴林2 王芳胜1 迟茜文1 郭楚娴1 魏洪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2015-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非EV71(Enterovirus 71,EV 71)、非CV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肠道病毒株的病原构成及优势型别。方法共收集2015-2016年贵州省儿童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350例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筛选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VP1区序列,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得序列进行型别鉴定并与国内外各型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从收集到的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21株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CVA5、CVA7、CVA9、CVB3(Coxsackievirus B3,CVB3)、CVB4、E11(Echovirus11,ECHO11)、E17各1株,CVA10、CVB1各2株,CVB5、E7各5株。通过系统发育树揭示,分离到的同型别毒株之间具有同源性,而非同型别的毒株与国内外各代表株之间具有同源性。结论贵州省引起手足口病的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型别分布较广,包括CVB组,CVA组和ECHO病毒,其中CVB5、E7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主要病原体。

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49

颜雪珍 屈强强 黄丽萍 毕宇峰 杨峥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并从免疫调节方面探讨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痤疮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曲池、血海和足三里穴位,2次/周,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临床效果,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经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皮肤出油、皮损程度、数量、颜色、肿痛及皮损总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治疗组干预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干预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总有效率达83.3%。结论自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寻常型痤疮患者的... 更多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EOS计数、IgE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15 浏览:172

翟慧云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4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OS计数、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EOS计数、Ig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EV1/FVC、P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降低患儿EOS计数、IgE水平,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54 浏览:1651

杜凤英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探究老年危重症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采取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下肢骨折患者40例,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20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认知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在T0时间点血流动力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在T1、T2时间点均较高(P<0.05),两组在CD3+、CD4+的TO和CD8+三个时间点比较(P>0.05),而观察组的CD3+、CD4+的T1、T2时间点均较高(P<0.05),两组术前、术后72h认知功能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损害,且术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不良反应较少。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分析 下载:32 浏览:1037

何兵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对比了解对临床中免疫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集的182份血液标本及其对应采集对象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检验质量控制作为划分基准,质量控制以前的常规免疫检验流程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对照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后的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观察组,质量控制组针对检验前、中、后阶段进行优化,并增设定期考核巡查人员把控质量与标准要求完成度。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可见,使用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观察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均优于使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6.7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乙肝五项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7.8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血清C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3.41%,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7.80%;在血清胰岛素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5.6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8.90%(P<0.05)。结论: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流程阶段进行检验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对象、采集者、送检者、检验人员、整体环境、用具、仪器、试剂等全方位细节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

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下载:146 浏览:1342

王文文 吴萌昕 赵林 常桂花 郭玺 胡乃启*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抑郁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这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目前抑郁障碍与免疫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免疫炎症通过影响神经生化等诸多方面来诱发抑郁障碍,炎症反应与认知功能损伤也存在着密切相关,会带来一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大量研究也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很多细胞因子水平都存在异常,但各研究结果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本文就近年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研究关注点较多的细胞因子予以概述,介绍常见的细胞因子,对认知功能例如测查工具、意义进行阐述,以期对将来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寻找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 下载:25 浏览:1076

常媛媛 边蜀强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中对老年患者及非老年患者予以比较分析,显示两组ALT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存在界面性肝炎等特征,故研究组老年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可明显升高。此外予以血生化检验,患者转氨酶可进一步升高,最终ALP指标及胆红素也会随之升高。同时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肾脏属于免疫攻击器官范畴,加以患者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年龄进一步增长,可促使肾功能衰退。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意义 下载:39 浏览:492

周罗园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探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所产生的意义。 方法: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选取87例,在早晨空腹状态下为其采集静脉血,并先后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在结果方面出现的差异,并总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产生的意义。 结果:在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验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情况明显较酶联免疫法更好,对阳性的检出率高,另外,在检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率方面,化学发光法的表现也明显比酶联免疫法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整体检测效果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76

杜杰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其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与研究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脂溶性维生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M(IgA、IgM)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增强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下载:38 浏览:430

胡秋 黄勤 刘冬舟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结缔组织病合并IPH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观察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呕血、黑便、脾亢进等门脉高压表现,血液系统三系降低,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经降低门脉压力以及控制结缔组织病治疗后好转。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IPH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不明,相关病例报道非常罕见,常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故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门脉高压时应警惕IPH,以免延误治疗。

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234

戚文斌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ALT及AST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及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免疫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289 浏览:3236

李实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使用早期微创手术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35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研究组17人,对照组18人。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法。结果:两组患者CD4+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经治疗都有所升高,但研究组患者上升幅度更大,其CD8+T细胞数下降幅度也大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少并发症,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法,应进行广泛的使用推广。

川崎病患儿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下载:38 浏览:417

魏亚红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检查其冠脉损伤情况;另外选取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及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CAL组患儿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NCAL组(P<0.05)。治疗后,CAL组和NCAL组患儿血清CRP、Ig G、Ig M、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CRP、Ig G、Ig M及CK-MB的水平变化与KD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儿心肌损伤及冠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金标免疫层析法检验粪便轮状病毒对婴幼儿腹泻的研究 下载:176 浏览:2122

王倩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本研究着重对金标免疫层析法在婴幼儿粪便样本中轮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将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92份来自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依次对患儿实施GICA和逆转录-聚合酶的链反应(RT-PCR)法,再对比检测结果,对患儿的资料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检测中经RT-PCR检测法可见轮状病毒阳性74例,占比为80.43%,同时其中合并诺如病毒9例、占比为9.78%,合并星状病毒16例、占比为17.39%,合并腺病毒22例、占比为23.91%;而经GICA可见轮状病毒阳性86例,占比为93.48%;经GICA的检测准确率高于RT-PCR检测法。调查后可见本次研究对象中1岁以下的患儿例数最多为31例、占比为36.05%,其次为1岁患儿共22例,占比为25.58%,再者为2岁患儿共19例,占比为22.09%;本次研究对象中1岁以下的患儿例数最多为31例、占比为36.05%,其次为1岁患儿共22例,占比为25.58%,再者为2岁患儿共19例,占比为22.09%。结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病因是轮状病毒,但也要警惕其它病原也可能引起儿童腹泻,同时也要警惕多种病原菌的联合感染。

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235 浏览:1770

李爱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中选取12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对照组予以常规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从ELISA检测与胶体金检测法准确度指标上予以分析。结果:对照组ELISA检测阴性37例(59.67%),ELISA检测阳性25例(40.33%),准确度40.33%;胶体金法检测阴性42例(67.74%),胶体金法检测阳性20例(32.26%),准确度79.04%;观察组ELISA检测阴性10例(16.13%),ELISA检测阳性52例(83.87%),准确度83.87%;胶体金法检测阴性13例(20.96%),胶体金法检测阳性49例(79.04%),准确度79.0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免疫检验的质量关系到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在临床中应加强免疫检验的质量,才能保证艾滋病患者的检验准确性更高,为之后的治疗打好基础。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血液指标的比较 下载:233 浏览:2239

赵振新 李莎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者血液指标差异。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ITP者50例,根据中医证型不同分成风热毒邪型13例、阴虚火旺型13例、气不摄血型13例、瘀血阻络型11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检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亚群细胞[CD3+、CD4+、CD8+、CD4+/CD8+]、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气不摄血型检测Hb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0.05);瘀血阻络型检测WBC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LT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风热毒邪型在CD4+水平低于其他证型,CD8+高于其他证型(P<0.05)。风热毒邪型IL-6低于其他证型,TNF-α高于其他证型(P<0.05),瘀血阻络型IL-6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不摄血型CRP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TP者在临床血液指标存在差异,通过对相关指标测定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