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人群肿瘤环境危险因素归因危险度概述 下载:89 浏览:497
摘要: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大约4%~6%,环境危险因素大约占60%以上。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主要是针对环境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环境污染加重等情况致使环境因素导致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归因风险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是了解人群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的归因风险值,为科学防治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加速康复理念的治疗与临床指导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858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通过优化后的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在学术界也被称为术后促进康复计划,其应用目的是为了促进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帮助患者减轻手术创伤,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加速康复理念采取了科学系统的心理疏导,选用恰当的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促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尽早进食、尽早拔除引流管以及导尿管,以实现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51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严重,在老年胃癌治疗过程中,需要加速康复理念。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优势明显,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实验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恶心呕吐、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94 浏览:1150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0名入院准备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名。观察组采用rhaFGF联合康复新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使用康复新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疼痛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aFGF联合康复新能有效防治放射性皮炎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效果 下载:92 浏览:1150
摘要: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后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对照组(40例,已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观察组(40例,已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结合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的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与满意评价,让患者对护理过程更放心,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110 浏览:1171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从术前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优化肠道准备,到术中的保温与输液量控制,再到术后的饮食与运动指导、疼痛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快速康复护理路径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研究可从多学科协作、护理技术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快速康复护理路径。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654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84例接受介入术式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快速组和常规组,分别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快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快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快速组患者围术期SDS、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实施融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15 浏览:1167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结合责任制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其恢复效果的提升。
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129 浏览:1555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6/100),较对照组的16.00%(16/100)低(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可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肠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策略与指导 下载:134 浏览:1380
摘要: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切除。然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于肠癌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策略和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肠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策略与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护理。
前列腺癌综述 下载:243 浏览:2390
摘要:
前列腺癌是影响男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大大增加了全球男性的死亡率。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存在局部或晚期疾病。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旨在提供前列腺癌的整体概述,包括疾病的发展、可以导致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案。前列腺癌的特征是一组复杂的异质性疾病状态。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而且各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精准医疗时代到来,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首选的仍是抗雄激素治疗,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
老年肺癌病人术前肺康复研究进展 下载:152 浏览:1584
摘要:
目的:评估老年肺癌患者术前肺康复方法的有效性,以改善手术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126例的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了一种或多种肺康复干预措施,如肺功能锻炼、支气管扩张、呼吸训练等。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肺功能测试和生活质量评估,收集相关数据。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术前肺康复对于老年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肺康复干预措施的应用,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术前的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此外,术前肺康复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后的康复效果。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前肺康复对于改善术后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有效。然而,具体的术前肺康复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确定最佳的干预方案。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77 浏览:1953
摘要:
目的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纳入的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比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其肩关节向上及水平外展较大均大于参照组,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较小;观察组护理后其面对评分较高,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参照组;参照组皮瓣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患肢功能,减少不良事件,能够确保患者安全,加速病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5 浏览:2502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遴选观察对象:接受本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合计60例,遴选时间选段2021年01月-2022年02月,遵照随机分配原则(随机综合平衡法则),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资料3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纳入观察组的患者资料30例,实施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取基于术前运动训练的ERAS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荐。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下载:124 浏览:1544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锻炼,观察组实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生活质量(QLQ-C30)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均有所降低,上肢淋巴流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肢周径差、上肢体积差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能够缓解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156 浏览:2029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2例,研究时间范围:2022.03-2023.03,并将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康复效果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69 浏览:2128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乳腺癌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研究时间:2022.01-2023.01,入选患者共计:40例,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疼痛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术后恢复用时,观察组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26 浏览:1535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临床护理模式与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其中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治疗方案(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治疗方案(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上述时间范围内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临床中的镇痛效果更为优良,并且有利于术后的早期恢复,护理质量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达到了改善预后的作用。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758
摘要:
在中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它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及放射治疗所致的上肢淋巴水肿一直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病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与会变成残废。根据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在6%-62%之间,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的数值也在逐年上升。有研究表面,手术后3-6月的发生率由4%增至10%,75%的病人在手术后3年出现上肢的淋巴水肿,而且之后的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增加1%。
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T1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37 浏览:550
摘要:
目的 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T1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患者40例,为患者拍摄CT摄胸片,AI识别技术阅读和人工阅读。比较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与人工阅片对T1期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总阅片时间。结果 人工智能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50%(39/40)、0%(0/1)、94.87%(37/39)。以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人工读片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0%(40/40)、100.00%(1/1)、100.00%(39/39)。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对比,人工读片均高于人工智能(P<0.05)。诊断总满意度对比,人工读片高于人工智能(P<0.05)。结论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自动学习T1期肺癌胸部CT显示图像,对于T1期肺癌的早期识别能够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帮助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