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下载:32 浏览:859
摘要:
研究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比对照组远,在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显示,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运动耐力,继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配合及护理 下载:142 浏览:1245
摘要:
对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紧急护理对策。方法:对580例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开展分析研究,统计分析其各类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研究其发生并发症之后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在各种类型的心脏介入治疗术中,该580例病人中26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占4.48%,各种类型的心脏介入治疗术之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65)。根据26例病人的不同并发症进行了相应的紧急护理,至今未见病人死亡。结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这是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可以显著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在临床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及护理配合 下载:143 浏览:1303
摘要: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时的抢救和护理配合。方法:将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同时发生了急性心脏压塞的64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都进行了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了综合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急性心脏压塞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病人,通过有效的抢救措施并且加强整体护理,提高了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纠纷。
吲哚箐绿排泄试验检测储备功能的操作及护理 下载:138 浏览:1235
摘要:
总结吲哚箐绿排泄试验检测储备功能床操作及护理要点。操作重点是熟练掌握该操作的流程及细节,选择正确的检测模式。护理重点是操作前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完善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妥善安置鼻探头,确保静脉通路通畅,准确按要求推注药物,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目的是通过这个实验,动态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有助于明确诊断;用于手术中,有助于预判手术中的潜在风险;用于疾病预后诊断,可以提高预后的判断。
冠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下载:142 浏览:1273
摘要:
探究在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时,其导管室护理工作开展风险管理的应用措施。方法:将医院在2020年间-2021年间收治的80例冠脉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在护理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经过对比,其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时,强化对导管室内部护理风险的管理,能够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避免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 下载:276 浏览:2037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入本院收治的12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积极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预见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30 浏览:1522
摘要:
评价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术治疗后预见性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08例经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进行脑血管介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 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减轻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发生反射性低血压的预防效果 下载:157 浏览:1627
摘要:
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对反射性低血压的护理应对方案进行分析,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74人,以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全面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论证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改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有35名(94.59%),对照组有29名(78.37%),观察组护理优势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反射性低血压症状,使患者的心率、血压逐步恢复至平稳,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情况。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高科技辅助介入研究 下载:73 浏览:1923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分析法等,针对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高科技辅助介入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通过对现有的高科技辅助技术进行梳理和评估,对田径运动中常见的高科技辅助介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实例分析,以及对其在运动员训练中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高科技辅助介入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优化竞技技能、减少运动损伤等。总结了田径运动中高科技辅助介入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临床护理工作指南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76 浏览:1917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到循环系统的疾病,在治疗时一般是使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给予治疗,这是一种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缺点,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在临床上一般会将临床护理关注指南介入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46 浏览:2705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48例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以治疗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24例为每组人数,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为治疗模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研究组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Vs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个血管收缩期峰流速,值得推广。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者的影响分析 下载:214 浏览:1837
摘要:
探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 年7月到2020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例,按照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A组(常规护理干预)、延续性B组(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各41例,对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情绪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延续性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及SAS评分较对照A组低,生理功能等SF-36各评分较对照A组高,(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缓慢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的影响 下载:170 浏览:1734
摘要:
探究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借助计算机模拟抽签将其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心理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心理组患者焦虑评分(68.16±2.03)分、抑郁评分(70.21±1.26)分,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68.14±2.11)分、抑郁评分(70.25±1.24)分,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焦虑评分(45.06±1.01)分、抑郁评分(51.82±1.02)分,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56.15±1.58)分、抑郁评分(54.82±1.05)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脑部血肿的临床治疗效率分析 下载:549 浏览:2257
摘要:
目的:探究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脑部血肿的临床治疗效率。方法:自2019年05月开始在本院进行样本选择工作,至2020年01月共选出18例行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患者与等量行传统开颅手术的脑部血肿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介入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更好(P<0.05),且介入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传统开颅患者更佳(P<0.05)。结论在治疗脑部血肿时,可以为患者使用微创介入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预后状态也更为理想,可在临床治疗广泛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对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365 浏览:1947
摘要:
目的: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对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性。方法:现针对2019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n=28),将采用静脉溶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8),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MMSE评分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与静脉溶栓治疗相当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心理护理对接受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264 浏览:2996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摘选68例,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开展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现以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对等分组,A组(n=34),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B组(n=34),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显示B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分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示B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加强其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让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对其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满意度较高,建议临床多重视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348 浏览:3388
摘要:
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6.67%,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优质护理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 下载:260 浏览:2280
摘要:
通过血管内介入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两种方法来对比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选取在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被我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的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血管内介入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为90.00%,对照组仅只有33例恢复良好为66.00%,两组的统计结果具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是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方法,还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都有着独属于自身的优点,血管内介入的手术的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大大降低术后患者的残疾概率,所以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下载:219 浏览:2366
摘要:
将持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应用于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中,分析及评估其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持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出现良好效果。
观察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45 浏览:3200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脑血管病人护理利用介入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7月选择某院收治的7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研究中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介入护理干预,研究中主要就病人护理之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引发情况和满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13例、24例和1例,分别占本组人数的34.21%、63.16%和2.63%,明显与对照组的21.05%、52.63%和26.32%存在差异,观察组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穿刺部位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合计为3例占本组人数的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脑血管病人护理中优势明显,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引发概率,值得推广。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