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推拿手法配合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105 浏览:1490

熊伟 《当代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前言:目的:探讨推拿手法结合康复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22月-2022年10月内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人和观察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加外敷镇痛药,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康复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视觉模拟得分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推拿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和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高职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及入学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下载:122 浏览:1566

朱伟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7期

摘要:
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的学生来说,入学阶段的教育是他们首先接触并参与的集体教育活动,也是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第一课。这项工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成熟,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的认知方式和最好的行动效果来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生活。为此,必须认真研究把握高职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下载:335 浏览:3520

任旭然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安全、健康和法律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深化医疗改革,提升医院的医疗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考虑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本文研究分析了新生儿护理的不确定因素和预防措施。

母婴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315 浏览:3550

周树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接收的剖宫产初产妇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A组产妇40例,B组产妇41例,A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方式,B组采取常规母婴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B组,母婴基础知识评分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B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56 浏览:2716

巴桑央拉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合理应用,对缓解新生儿身体病痛,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对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来验证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期望对提高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有所帮助。

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的效果观察 下载:243 浏览:2800

施耿利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日常护理中结合新生儿早教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健康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主体。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生儿早教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新生儿NBNA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2<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教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NBNA评分,促进新生儿潜能开发。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使用推广。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53 浏览:639

廖徐莉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入院的6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3例)采用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试验组(33例)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穿刺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穿刺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研究对象数据间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外周动脉采血,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缓解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702

付小婷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9 浏览:597

王琳 付小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分析PDCA模式在此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选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88例。以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44例);实施PDCA循环模式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44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帮助新生儿营养状态,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高。

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659

郑婉霓1 付小婷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析护理标识用于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纳入需要手术的新生儿70例,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比较常规护理、基于护理标识的手术室风险护理实施后,患儿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实验组家长评价新生儿的住院环境与护理专业技能评分较高(P<0.05)。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评分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新生儿的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专业性和住院环境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为新生儿能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