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下载:29 浏览:751

许静 潘茹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8期

摘要: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受到日常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在法律法规要求以外,存在思想、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致死的情况。从更广的意义上讲,护理安全也应包含了护士职业安全,也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不会受到法律规定之外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与损害。在护理管理工作上,护理员、患者及家属都十分重视,护理部从2022年1月份开始,将环节的质量作为一项安全性管理理念运用于临床工作,使不安全隐患获得了有效的解决,现就相关经验归纳如下。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202 浏览:1565

薛璐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患儿,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8,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治疗方案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研究比较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对儿科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 下载:145 浏览:1276

王学丽 王冉 王万雨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探究优质护理对儿科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名,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将其随机分成2个小组,每组各50名患者,针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优质护理,而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同时评价护理质量,比较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果:在评价护理品质时,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22%,P<0.05。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小儿的生理损害。

浅谈新生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 下载:165 浏览:1606

李筱月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在医疗工作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的情况下,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生儿科这样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新生儿的年纪还很小,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善,护理人员工作中一个疏忽,都会给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做好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文章重点探讨了在新生儿科中,存在的一些潜在的护理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按需带教对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43 浏览:1276

李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探析按需带教对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取64名儿科实习生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常规带教)和观察组(n=32,按需带教),比较两组带教质量、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带教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带教工作中实施按需带教,利于提高带教质量和带教满意度,可推广。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68 浏览:1280

李炜嘉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对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一共96例,通过随机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各48例。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非语言沟通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等方面,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3.33%;显然研究组患儿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患儿临床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显然研究组患儿更加配合(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和患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常规语言沟通基础上,通过利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技巧来实施护理工作,不仅可促进护理人员和患儿的距离,而且患儿也更加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促进了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非语言沟通技巧可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推广。

如何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下载:137 浏览:1597

邱亮亮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11期

摘要:
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儿童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入手。要重视儿童的日常活动,使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重点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增加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的力度。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 下载:204 浏览:1911

梁秀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探究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2021年7月至 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惊厥消失时间为(4.851.49)min,对照组为(7.061.30)min,且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研究组退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患儿退热及惊厥消失时间,也能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231 浏览:1896

李彬 董芙荣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结束后对患者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心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心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明显提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和心理质量评分,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CPAP在基层医院新儿科的临床运用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分析 下载:203 浏览:2183

袁习春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CPAP在基层医院新儿科的临床运用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对在基层医院收治的28例存在呼吸困难的新生儿给予CPAP(鼻塞式)治疗后,查看改善呼吸困难和紫绀程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其中20例新生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治愈出院。8例因我院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有创呼吸机,患儿病情进展已超出本院的诊疗范围和诊治技术,予转往上级医院。结论CPAP在基层医院新儿科的临床运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 下载:192 浏览:1895

潘茹 许静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6期

摘要:
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儿不良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探讨 下载:241 浏览:2031

安咏梅 安荣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通过分析影响儿童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进一步改善儿童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12月儿科收治的住院儿童140例,经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要求,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儿童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各70例。控制组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而对照组没有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结果:结果显示,经过护理风险预防后,控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纠纷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控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科护理是一种具有高度护理风险的工作,应充分了解其潜在危险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不断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观察 下载:214 浏览:2043

马荣 曹彩慧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6期

摘要:
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和疗效进行分析,为小儿静脉输液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12月我院小儿110名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留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留置组留置针进行静脉注射;观察两组儿童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静脉留置针治疗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6.36%,比对照组74.55%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3.63%,比对照组25.45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留置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与对照组81.8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留置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增加输液的成功率,又能减少儿童的不良反应,提高儿童的护理质量;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中医儿科学教学初探 下载:260 浏览:2936

代金珠 张伟 杨丽珍 《当代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且从中医儿科教学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引导学生理解小儿特殊的体质特点是学好中医儿科的关键,并且指出帮助学生建立儿童疾病的感性认识是学习的先导,提高儿科临床技能是建立学生信心的基石,最后通过麻疹、痄腮、感冒三病教学为例,指出做好“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到课堂的重要衔接。

提升中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效果的策略 下载:563 浏览:1404

连永利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有效地实践教学方法需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儿科护士的专业素质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推广。但中职院校护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意平时的积累,课后及时总结,努力在实践中对诸如情景模拟教学理论进行进一步丰富和延伸。

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下载:203 浏览:2989

王细丽 《当代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小儿厌食症应用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诊的9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儿健脾散)和观察组(中医保健推拿+饮食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厌食症患儿应用中医保健推拿加饮食行为干预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浅谈儿科ICU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下载:51 浏览:634

赵曼苛 段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对儿科ICU重症护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儿科ICU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分别实施ICU常规护理与ICU风险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儿科ICU护理风险包括用药错误、输血错误、导管脱落、意外伤害以及纠纷事件,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ICU患儿护理干预中面临很多挑战,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比较高,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各类护理问题强化风险防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性,改善患儿预后。

儿科护理工作阶段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思考 下载:49 浏览:594

刘婷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对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为研究区间,将120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用留置针给药。对比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评价护理方式。结果:在细节护理下,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治疗中十分常见,也是当下儿科护理的主要内容,留置针治疗使并发症能够得到规避,同时也能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出现,对提升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702

付小婷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9 浏览:597

王琳 付小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分析PDCA模式在此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选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88例。以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44例);实施PDCA循环模式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44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帮助新生儿营养状态,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