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肿瘤患者PICC管路自我维护的分析研究 下载:299 浏览:3054
摘要:
探讨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肿瘤患者PICC管路自我维护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60例肿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全程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里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肿瘤患者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提高,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278 浏览:3065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管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管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新生儿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1110
摘要:
PICC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其能够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完成液体输注,尤其对化疗等患儿应用优势明显。本文主要分析新生儿PICC并发症及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探索与之相关的护理措施,致力于帮助患儿减少病患带来的痛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堵管率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37 浏览:1540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堵塞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100名2021-2022年到某院的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且进行PICC操作。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值。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风险评估分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肿瘤化疗间歇期的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明显的降低PICC导管堵塞的形成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8 浏览:1350
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均较少,出血量较少,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患儿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精细化护理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它能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缩短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探究 下载:163 浏览:2598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找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主要问题总结有效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保证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放化疗治疗的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行PICC置管后采取疑似感染患者的标本,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局部感染因素,包括导管置入部位、放化疗时间、细胞免疫功能、皮肤过敏情况的分析,另外做好血栓生成因素的调查,从而发现血液相关的感染因素。确定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行PICC导管的感染率为(18.34%),其中局部感染患者17例,感染发生率为(77.29%),血液感染患者5例,感染发生率为(22.71%),相关性感染因素越多,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越大,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期间行PICC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因素,在此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注意规范操作,并根据患者与家属的实际需求,提前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避免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发生局部感染、血液感染等情况,应用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医院得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化疗患者应用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探讨 下载:177 浏览:2128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71 浏览:2182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中选取90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统计学方法将90例新生儿划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新生儿应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置管情况,调查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ICC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风险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作为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参考措施。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的延续性护理 下载:182 浏览:2291
摘要:
在临床上,PICC因其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减少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肿瘤患者由于治疗时间长,且化疗期间需要输注腐蚀性、刺激性药物,一旦外渗,后果较严重,故大部分肿瘤患者更愿意选择高质量的静脉通道。但化疗间歇期护理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其延续性护理尤为重要。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延续性护理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寻求最优化模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从其并发症、PICC维护的影响因素及延续性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后续医务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帮助。
PICC胃肠外营养两种不同输注方式效果与护理干预分析 下载:326 浏览:3305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PICC胃肠外营养两种不同输注方式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采用PICC胃肠外营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液体分组串输的方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全营养混合液输注的方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氮平衡时间和累计氮平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正氮平衡时间和累计氮平衡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ICC胃肠外营养两种不同输注方式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全营养混合输注液的方式,能够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改善患者的正氮平衡,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留罝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40 浏览:1279
摘要: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 PICC置管术时,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段,将82例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来预防 PICC置管并发症,具体包括了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置管堵塞、置管脱出及移位等的风险预防。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率(17.7%和3.2%)、静脉炎(22.6%和4.8%)和感染(14.5%和3.2%),两两对比, P<0.05。结论 PICC置管时,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置管堵塞、置管脱出、移位是 PICC置管时最常见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但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同时带来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