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载:58 浏览:492
摘要:
总结2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状态评估、安全防护、介入治疗期间护理、并发症观察以及出院随访的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良好的的治疗效果,患者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痊愈出院。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519
摘要:
总结1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畸形血管团未完全闭塞患者实施伽玛刀治疗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准确定位,提供舒适环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健康教育,降低治疗后脑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分析 下载:74 浏览:465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提取数据计算合并比值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共有19项,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肝癌组785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66.50%(522/785),对照组1 298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37.75%(490/1 298)。各项研究之间具有明显异质性,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OR值为9.55(95%CI:5.78~15.77,P<0.05)。结论螺杆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
艺术介入策略下的乡村规划改造研究——以柳泉镇北村为例 下载:65 浏览:486
摘要:
在乡村转型与复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该文试图以柳泉镇北村为研究对象,从推动产业发展与重塑乡村精神两方面,探讨艺术介入在当代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复兴之路。
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效果 下载:63 浏览:424
摘要:
目的:探究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患者效果显著。
动机性访谈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511
摘要: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7年8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7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6个月。结果研究组在护理第3个月与第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都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774、8.262,P均<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都高于护理前(t值分别为6.739、2.657,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4.194,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60、3.661、5.264、6.141、3.495、5.002,P均<0.05)。研究组的累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1.642,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387
摘要: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盆底支持功能衰退,继而导致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下移,因此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碍对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整理在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确切的康复方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持续性康复指导的效果研究 下载:44 浏览:342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前进行持续性康复指导的康复效果。方法:来自100例本院心血管内科的50~65岁中老年AMI患者,均进行了PCI术,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基础内科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再增加持续性心肺运动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于术后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前检测发现,试验组在HAMA、HAMD、MUIS、SSRS、MCMQ中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持续的康复指导能增加PCI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社会支持度。
折纸艺术介入数学课堂的课例研究 下载:58 浏览:487
摘要:
本课例是将折纸艺术介入数学课堂的大胆尝试,完美的白银比例让一张普通的A4纸具有神奇的特征和用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两张规则完整的正方形纸不粘、不剪,简单的错位嵌套后就能折成一个牢固完整的正方体造型.让学生感受数学特有的艺术魅力,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微课介入:彰显数学思维的逻辑之美 下载:53 浏览:484
摘要:
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标识。在信息技术时代,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交流和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层次性、发散性和结构性。学生的数学学习将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引导"转向"自觉"。微课介入,彰显了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之美。
强化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探讨 下载:146 浏览:1813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70例心梗患者为观察目标,患者入院后均积极开展介入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参考组(n=35)和研究组(n=35),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差异。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护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心梗患者开展强化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654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84例接受介入术式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快速组和常规组,分别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快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快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快速组患者围术期SDS、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实施融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应用效果 下载:97 浏览:1156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92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各46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自体脂肪干细胞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退变治疗研究 下载:122 浏览:1599
摘要:
目的:探究自体脂肪干细胞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治疗的92例膝关节退变病人,随机平均将所有膝关节病变病人分为常规组(n=46)和结合治疗组(n=46),常规组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体脂肪干细胞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干预时间共为3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膝关节情况及疼痛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结合治疗组的膝关节病变病人相对于常规组来说,疗效明显更好,Lysholm评分明显更高(P<0.05),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总体健康和总分明显较高(P<0.05),而活力、情感智能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膝关节退变病人疗效,帮助膝关节恢复且减轻疼痛,同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186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介入+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对比康复优良率发现研究组更高,对比干预后HSS评分发现研究组更高,WHOQOL-BREF评分的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HSS评分为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理想。
超声介入过程中患者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效果核心要点构架 下载:60 浏览:649
摘要:
本文详细探讨了超声介入过程中患者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效果核心要点构架。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区域的情况。在面对急性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应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本文首先强调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然后列举了急性突发事件中常见的并发症,并针对这些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文章还提到了超声介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患者的体位摆放、手术区域的消毒和防护、术中配合医生的操作等。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655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治疗中介入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76例随机划分组别后(对照组/研究组,38/38),于2021.07~2023.05期间行对比性护理研究,介入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行介入护理配合。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经介入护理实施后,研究组出院当日情绪管理、饮食管理、康复锻炼、治疗管、病情监测能力评分升高,且NIHSS评分及护理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26%)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配合,可在积极维护患者神经功能健全同时,有效控制治疗临床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术后自护行为能力水平,效果确切。
对神经内科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使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的效果分析 下载:71 浏览:461
摘要:
目的:分析为神经内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结果: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78%,对照组22.22%,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89%,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介入手术患者运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可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77 浏览:465
摘要: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时间范围(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选取对象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共计77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病变血管恢复情况(P>0.05)。观察组Vs(109.64±7.92)cm/s、Vd(21.97±0.08)cm/s,血管狭窄率(21.06±1.97)%,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两组评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10.15±1.04)分,生活质量(98.79±5.64)分,评分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治疗效果,可促进病变血管恢复,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浅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482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疗法分组,A组(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41例,B组(开颅夹闭手术)41例,比较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状态、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治疗情况比较,A组手术较快、住院较短、切口较小,但是治疗费用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B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功能状态比较,A组生活自理能力较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短期内预后较好,B组较差(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具有显著效果,可加速治疗和康复,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患者功能状态和预后恢复情况较好,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