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针灸在缓解偏头痛中的机制及应用探讨 下载:120 浏览:1144

李倩倩 《中国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偏头痛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本研究探讨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潜在机制,包括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对血管的舒张效应以及对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影响。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针灸能够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频率和强度,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为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 下载:99 浏览:838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结果:评价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7.14%高于对照组评价值80.00%,P<0.05。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低频、中频、高频测定参数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统计值8.57%、5.71%差异较小,组间治疗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头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对于促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提升其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耳尖放血合散偏汤治疗肝阳上亢型普通型偏头痛临床研究 下载:210 浏览:1714

刘世芬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阳上亢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采用耳尖放血合散偏汤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肝阳上亢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将西医治疗法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合散偏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近期质量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 对肝阳上亢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采用耳尖放血合散偏汤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头痛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166 浏览:1641

肖德艺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头痛汤和针灸联合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人(n=80)。试验组用头痛汤和针灸疗法,对照组用头痛汤。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项指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痛联用头痛汤和针灸疗法,病人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也更高。

针灸推拿对慢性头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下载:734 浏览:1871

王静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慢性头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慢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和药物组,每组25例。针灸推拿组采用中医辨证选穴,结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频率、头痛强度、头痛影响问卷(HIT-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针灸推拿组治疗后的头痛频率、头痛强度、HIT-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较药物组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针灸推拿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较药物组有更明显的提高(P<0.05);针灸推拿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药物组的24%(P<0.05)。结论:针灸推拿对慢性头痛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要点分析 下载:311 浏览:2956

刘超祥 《当代中医药》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因和特点,探讨了在其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结合某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在病历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5,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1%。结论:通过本文分析表明,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明显,不易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今后临床推广。

偏头痛患者的中药治疗临床研究 下载:678 浏览:2407

刘林杰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中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6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65.38%,χ2=5.650)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次[(1.06±0.51)次/月<(2.43±0.54)次/月,t=9.405]、症状持续时间[(4.38±1.17)h<(9.06±1.49)h,t=12.596]、伴随症状[(1.15±0.26)项<(1.98±0.41)项,t=8.717]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疼痛症状缓解程度,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1.73±0.34)分<(2.65±0.58)分,t=6.97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30.77%,χ2=4.457)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头部胀痛积分[(1.67±0.57)分<(2.36±0.53)分,t=6.289]、头晕目眩积分[(1.45±0.64)分<(2.29±0.58)分,t=4.95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观察 下载:354 浏览:2581

李凤燕 《中国中医药》 2021年6期

摘要:
对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小柴胡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15例痊愈,10例有效,25例无效,总有效率50.0%;研究组,36例痊愈,1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两组总有效率明显差异(x2=19.47,P<0.05);参考组恶心 3例、过敏3例、呕吐3例,并发症率16.0%;研究组恶心1例,并发症率2.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与参照组显著差异(x2=7.76,P<0.05)。结论:利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头痛的疗效较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推荐临床使用。

中医联合疗法基于5-羟色胺通路改善月经性偏头痛的机制 下载:126 浏览:1231

宋纪池 贾庆辉 刘强 芦树丞 初晓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联合疗法基于5-羟色胺通路改善月经性偏头痛疗效的机制。 方法 对某医学院2022年1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月经性偏头痛确诊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研究,根据疗法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和观察组(针刺结合闪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项指标(雌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表达含量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的统计学差异,分析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与雌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观察组患者雌激素含量高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5-羟色胺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论对照组或观察组患者,5-羟色胺和雌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结合闪罐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效果明显,相比布洛芬作用效果能更好提升雌激素、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而雌激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变化与5-羟色胺关联密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