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464 浏览:1989

刘大飞 吴雪源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9期

摘要: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并将记忆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实践内容有所缺失,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文章对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进行思考,进而分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及对策研究 下载:24 浏览:315

江万里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医教协同属于医学教育改革进程中诞生的一项重要理念,是医学高校联动社会各领域力量,通过对各方资源有效整合,以医学生顺利上岗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关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基地,在该理念下强化建设,不仅可以补齐校内实践场地、实践设备和病案方面的短板,学生还能在实习期间对医院影像科工作形成深入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为高层次、高质量医学人才的输出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医教协同为研究背景,着重阐述建设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基地的相关策略。

探讨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图像及诊断价值 下载:328 浏览:3252

高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图像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患儿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的影像学图像特征,结合患儿其他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等。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胸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儿胸部X线平片检查表现多样化,多层螺旋CT检查表现具有针对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对患儿进行检查,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肺炎诊断率,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基于MRI分型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下载:301 浏览:3118

杨玉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MRI分型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影像学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观全部患者发病原因均为癫痫病引起,且均为单发,病灶分别位于颞叶3例、额叶4例及顶叶3例;MRI分型为Ⅰ型泪囊性6例、Ⅱ型结状型2例、Ⅲ型发育异常2例。术后病理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术后无病灶扩大现象。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分型具有特异性,通过MRI分型有助于外科手术制定方案。

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下载:99 浏览:1046

龚艳霞 廖鸿纯 贺玉琴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存在专业性、实践性强,涉及临床医学面广,同时教学设备依赖性强等问题。本文围绕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目标,着重探讨了新医科背景下的“3413”人才培养模式:3个方案、4大课堂、1种环境、3个支撑,培养模式各模块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期达到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目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浅析 下载:410 浏览:3213

徐藓寓1 曾维2 牛紫晔3 谢娅琴2 田欣2 梅其璋2 曾令红2 《中国城镇》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高,其中旅游产业发展巨大,而其中红色旅游业前景良好,是地方社会经济的新支点。红色文化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较大潜力,本文以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为例,通过对实际地方的考察,分析新时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井字镇杨球村当前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助其乡村振兴发展。

CT、MRI成像与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影像学对比分析 下载:118 浏览:1023

唐宁 张晓 邵铄涵 盛金平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就CT、MRI成像与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影像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予以CT、MRI成像及X线检查。结果:CT、MRI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在脊椎骨折的诊断中,CT、MRI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CT影像学诊断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下载:241 浏览:2165

张微 庞少鹏 陈华 《诊断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用CT影像学诊断,分析价值。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抽取期间5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入组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结果:水肿型和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率高出85%,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胰腺脓肿等方面,诊出率在95%以上。对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73.00%,对肾前筋膜增厚诊断符合率为80.00%。结论:CT影像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是比较高的,应该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首要检查方法,可为临床中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基于脱贫及有红色文化资源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娄底市双峰县杨球村为例 下载:249 浏览:2662

史书翰 彭书鑫 曾维 吴忧 易慧慧 徐豪杰 刘晖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9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自脱贫攻坚之后又一重要课题,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企业,文体旅游。怎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更好的组合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总结近三年来的团队不在不同地方的调研数据,围绕娄底市双峰县杨球村开展探讨和研究,结合其他地方的发展成果,为杨球村提供出一条符合其发展的模式。

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下载:287 浏览:2875

蔡林洪 张国强 《诊断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典型食管性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治的40例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施行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和食管钡餐检查。结果:颈椎前缘骨赘高度5.0至6.9 mm为11例次;14例次7.0至9. 9 mm;8例次10.0至12.9 mm ;4例次13.0至14.9 mm; 3例次15.0 mm以上。对食管后壁压迫表现出单发以及多发性的弧形压痕,7例次在颈4-5椎平面;32例次在颈5-6椎平面;颈。颈6-7椎平面为27例次,有10例次颈4-5至颈6-7椎平面钡剂滞留。结论:通过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病患者予以影像学检查,可以得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骨赘的大小和弧形压痕深度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普通X线检查食管型颈椎病,其有一定的特征性,进行正侧位X线检查和食管钡餐检测,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典型食管性颈椎的鉴别有着重要作用。

探讨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价值与超声影像学的应用 下载:269 浏览:3000

袁莉 韩露 董宁 李娜 张廷婷 《诊断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行超声检查, 并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外孕64例, 卵巢、卵巢囊肿或肿瘤扭转18例, 卵巢破裂10例, 盆腔脓肿24例,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 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88.9%、80%、91.6%、100%。结论:彩色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上有较高的诊断率, 操作简单快速, 不对患者造成附加创伤无痛苦, 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上有很强的应用性。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诊断分析 下载:371 浏览:3051

王新辉 张剑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CT、MRI影像学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征象表现。方法:在2020年我院接受诊治的患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疾病100例患者被划分到研究范围,利用CT以及MRI进行影像学征象诊断,研究诊断疾病的最佳模式。结果:CT诊断模式对鳞状细胞癌患者、腺样囊性癌患者与淋巴瘤患者的检出率数据以及MRI诊断模式对比,数值不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联合运用CT、MRI技术,能够更好的提高检出率,p<0.05。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引进CT结合MRI的模式,使得检出率更高,给医护人员的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参考。

研究体检人群胸部CT诊断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下载:357 浏览:3294

潘祖军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体检人群胸部CT诊断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所接收的500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所有检查者的肺结节分布特点,并且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检查者通过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孤立性肺结节占总人数的51.20%;多发性肺结节占总人数29.20%;从结果统计得知大部分肺结节分布在肺部上叶和下叶部位。男性和女性之间无差别,主要以单发为主,磨玻璃结节比较多见。同时结节性质的改变占总人数的20.80%。结论:对体检者进行胸部CT检查后,其检查肺结节的效果显著,检查几率较高,男性与女性无任何差别,肺结节主要为单发,肺结节性质为磨玻璃形式较为常见。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的应用 下载:478 浏览:3573

王旭 《诊断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内我院中录入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和X线摄影技术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进行分析,同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医学指标,探究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CT诊断中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总检出率为38(92.68%),其中误诊率为0,出现3例漏诊状况,其诊断准确度高于X线片诊断的29(70.73%),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在检查结果中显示,X线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均低于CT检查,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而x线检查的经济学价值较好,并且这种检查方式也基本能够达到70%的诊断准确率,所以临床医师在进行诊断时,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诊断方案调整,值得推广。

多层螺旋CT在临床诊断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978

扶艳玲 陈星光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别对本组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与X线片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差异。结果:比较两种技术的检出率情况,多层螺旋CT技术明显高于X线片技术(P<0.05)。比较不同骨折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发现多层螺旋CT技术在矢状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片技术,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在相同的骨折类型中,其多层螺旋CT图像与X线片图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技术检出率更高,并且满足腰椎压缩骨折分型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0 浏览:723

刘大飞 吴雪源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2期

摘要: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为主,并将记忆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导致学生的课堂实践内容有所缺失,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文章对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进行思考,进而分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高校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下载:142 浏览:1373

魏巍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医学影像诊断学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医学影像诊断学不仅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当前高校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忽视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本研究以高校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59

刘新叶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探索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骨肌系统影像学方面的应用 下载:143 浏览:2008

周田进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前,医学影像AI 的应用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品升级,从多样化、多模态、多系统、多任务的方向不断进行深入迭代更新。实践表明,拘泥于单一病种、单一功能的应用无法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辅助。只有不断地拓展产品功能,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的解决手段,才可以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极致。本文就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骨肌系统影像学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