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族建筑设计中雕刻与绘画艺术运用探究 下载:123 浏览:1047

孙雷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在许多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雕刻与绘画都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领域的设计过程当中,雕刻与绘画也是十分广泛进行了应用,这是一种对于立体与平面的尊重,能够将立体艺术与平面艺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融合的艺术形式。在实际的开展相关的民族建设计划过程当中,对于雕刻和艺术的融合,也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大大的提升对民族图腾具体纹样的勾勒,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的满足对于在民族建设过程当中一些设计上的审美需求。通过对于民族建筑在设计当中所引用的一些传统绘画以及纹路的引用,展现出一种极为富有创作艺术的方式,这可以进一步地呈现我国对于传统文化底蕴的发扬和传承,同时我们也可以全面的展现文民族文化内涵。

传统诗词文化与绘画的融合创新 下载:216 浏览:2191

苏宇旋1 张雪冰2 《当代中文学刊》 2022年8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与古典绘画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意境长期以来是中国人所向往和造求的一种精神生活的理想状态。在油品创作中融入诗词意境,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通,使油函创作呈现出冰厚的东方气质,应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油画民族化之路的有效途径。通过油画的方式切入、求新求美、兼收并蓄,创新诗词表达和传承方式。要求学生每幅油画都以诗词为主基调,画中有诗,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历史文脉融入绘画作品。达到提升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油画创作技能和树立文化自信的目的。

通过古诗词为教学中介的书法、绘画美术教学实践初探 ——以广西南宁市荣星艺术学校课堂实践为例 下载:239 浏览:2327

李俊杰 《中文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书法、绘画等美术教育教学在当今倡导全民美育、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加强对受教育者“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三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共识。如何挖掘课程教学资源,联合语文等相关学科,提升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正确的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思维能力,是现今美术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以广西南宁市荣星艺术学校某班学生为主体,就小学阶段以古诗词为教学中介的书法、美术等科目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于农村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182 浏览:1906

尹文娟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至关重要。承担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绘画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教育任务。对促进人的道德、知性、体育、艺术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绘画艺术既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中国文化宝库,在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教师要在小学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教授中国绘画艺术,全面提高小学对中国绘画艺术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在小学美术中有效发展中国绘画教育的策略。

浅谈生物与美术学科跨学科教学设计的路径 下载:257 浏览:2252

何婷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应用美术绘画如制作思维导图,使学生不断优化知识结构,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本文对思维导图的内涵、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以及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刍探康定斯基的艺术中空间因素 下载:265 浏览:2341

王若凡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自20世纪以来,造型艺术的空间问题就一直被艺术家所关注,本文以康定斯基的绘画及其理论为代表探讨康定斯基各个阶段对抽象绘画的空间的见解。康定斯基意在画布上表达出一种以区别传统在二维物理平面模拟三维空间的空间形式。借以“边界”定义出新的“基面”,使画布的“空间”无限扩大。在《几个圆圈》为代表的画作中借以相互交错渗透的彩色圆圈,表达出了其不但是单纯的二维空间,而是既“平面”又是“空间”的矛盾性实体。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 下载:257 浏览:2337

刘宛琳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在美术教学中体现育人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文素质的整体发展。当代绘画艺术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表现,蕴涵的艺术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引入中学美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线条和知识,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学习风格。

20世纪绘画艺术对教学中首饰设计方法的启发 下载:298 浏览:2442

张晓燕 《当代艺术》 2021年9期

摘要: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继而在工艺美术领域,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随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装饰艺术运动。20世纪的艺术运动、绘画艺术以及以绘画艺术家为主导的风格流派纷繁呈现,形成了各种艺术风格之间的相互碰撞发展。研究20世纪的绘画艺术,在首饰教学中,融入绘画艺术的创作方法,画面设计以及色彩色调情感表现技巧,可以激发学生在首饰创作方法中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理解不同画家所形成的不同的个性化创作风格,有利于学生个体首饰个性化设计表现风格的形成。

浅谈水彩艺术与陶瓷釉彩艺术形式的相似性 下载:278 浏览:3243

李宝丽 高欣 2021年6期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现当代已经能够以非常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其艺术魅力。陶瓷釉彩是陶瓷绘画艺术的重要材料和表现形式,在如今已经有许多从事纯艺术的画家投入到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之中,将各种绘画艺术以陶瓷釉彩的方式呈现。在历代陶瓷釉彩的作品之中,可以发现釉彩具有流动性、变化性和色彩的丰富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与水彩画的画面效果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研究水彩艺术和陶瓷釉彩艺术的表现形式、绘画方法、二者的交融等方面来探讨这两种艺术的相似性。

从“三要素”观点分析两宋绘画发展 --读丹纳《艺术哲学》有感 下载:127 浏览:1478

高毅洋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两宋绘画,特别是院体花鸟画具有“王气”之美,体现出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文化底蕴。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三要素”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指出,“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由“民族”、“环境”和“时代”三大要素决定的。文章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试图对宋代花鸟画的起源、发展与衰亡进行分析。丹纳在其著作中,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依赖于这三个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艺术家、艺术品,抑或是精神文明,都是一种附属关系。画家从属于这个时代,从属于人民,他的视野、心境、技巧乃至观众的期待,都会被这个时代的精神所左右,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就打上了时代烙印。而艺术创作的最终目标是要表现事物的本质,也是这一关系中最重要的特点,画家通过调整关系,放大其特点,从而传达出深刻的感受。

绘画疗法在儿童车祸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240 浏览:2440

彭文泠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又加上很多儿童认知水平远不及成人,因此,儿童在于承认沟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绘画是一种非语言表达工具,有效同时也比较的实用。采用绘画疗法来治疗因车祸而引起心理创伤具有一定的作用,能通过绘画疗法帮助儿童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拾快乐,塑造儿童减轻个性。本文重在探讨绘画疗法在儿童车祸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尝试为发生车祸后引起心理创伤治疗的艺术提供更多依据,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心理绘画为例 下载:77 浏览:790

卢莹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7期

摘要: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文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角出发,提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策略,通过“创作—分享—整合—反思”的基础路径,让心理绘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达成“治疗”目标。

探索儿童绘画教育中的创新策略 下载:83 浏览:860

王亮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儿童绘画教育中的创新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儿童绘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激发儿童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创新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儿童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本文期望通过实践这些创新策略,为儿童绘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党史教育融入绘画类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下载:127 浏览:1289

邓娜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3期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发展至今,走过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历史厚重而丰富,不仅记录了其百年奋斗史,更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党史资源和文化。将百年党史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分与专业优势有机结合,一方面创新发掘绘画类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径,另一方面为绘画教学内容能注入新的活力。以画说百年,以史为画,搭建“史”与“画”的课程内容。通过革命实景还原+角色体验+故事演绎,打开历史与现实联系的通道。打造红色写生基地品牌等创新课程内容,提升专业能力的之时,形成融美术教育、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新模式。

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 下载:195 浏览:1975

李玉平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6期

摘要:
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会对教学效率、质量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绘画艺术作为众多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注,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美育水平,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现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绘画笔触史及其美学的社会成因 下载:161 浏览:1358

苟静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绘画笔触史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在这之中包含了社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权利的影响、需求的变化等。从绘画起源开始,绘画笔触就随之出现了,笔触语言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艺术史发展过程,并且因社会环境需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和发展。在这样的思考下,以材料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教权与皇权的消亡三个主要方面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绘画笔触史及其美学的社会成因,进而联系到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引发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深思。

浅析俄苏绘画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下载:243 浏览:2087

王一凡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俄苏和我们国家一样,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俄苏现实主义绘画方法和技巧,也同受社会主义思想熏陶,吸取俄苏绘画中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对我国油画发展中有影响方面。同时融合我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意象美特点,走出中国特色绘画之路。本文就俄苏绘画和中国油画进行特色上和缺陷上、发展阶段,苏俄学者对中国油画学习后进行总结分析。结合上述几点总结一个适合中国油画发展前景,对审美和影响做出探讨。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实践分析 下载:120 浏览:1165

姜超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6期

摘要: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实践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以提升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实践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浅谈大兴安岭创新冰雪绘画在贫困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文化助力作用 下载:254 浏览:2675

陈战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大兴安岭云脉泼墨冰雪画作为民间美术创新绘画形式,在自身发展传承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挥文化价值,承载社会功能,在大兴安岭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时期,积极融入乡村的田间地头,用接地气的方式助力乡村文化,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实地落户省级贫困村,经过实践,验证了通过创新冰雪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在大兴安岭想乡村振兴战略中确实发挥推动作用。

综合材料绘画之我见 下载:200 浏览:2900

冶睿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绘画的分类有多种,其中有油画、国画、漆画、岩彩画、水粉画、丙烯画等,他们各自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材料、技法、方式、用具、美学思想、人文精神、历史流派等。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新型多元的绘画,它对各类绘画的技法、气韵、精神进行融合的“综合”通过融合各类绘画技法之长,追求高深的艺术境界,探索更加广阔的绘画语言、发掘更有意义的美、表达人类世界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情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