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4 浏览:1309

徐小红 耿慧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两组病人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他们的血压都比护理前高了很多(P<0.05)。护理1年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运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方法。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103 浏览:1272

王晶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 自2023年5月-2024年5月收取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组应用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值得推广采纳。

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探讨 下载:233 浏览:2334

阚秀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共 162 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平均分配原则随机将这 16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1 例。对观察组实行社区管理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1.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1.60%。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后(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而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9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22.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和治疗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身体质量等有明显提高,而且患者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十分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650

魏玫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为妊娠高血压患者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本院相继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抽选76例,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止,运用双色球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各含38例。对比组会规范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实行心理健康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在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较之对比组均显著偏优(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SDS、SAS分数比之对比组也显著偏少(P<0.05)。结论:临床为妊娠高血压患者妥善开展心理健康护理既能够使得其血压水平获得良好控制,又可改善患者的心绪状态,建议参考。

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14 浏览:276

李伟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采取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HD患者80例进行研究,于2019年1月~2023年1月入组。采取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心脏B超检查,而观察组则采取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在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心律失常各项单一阳性检出率上,两组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ST-T段改变阳性检出率与总检出阳性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HD诊断中心脏超声是比较准确的方式,在心脏B超诊断基础上联合心电图诊断HHD,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在ST-T段改变检出率上,要比单一心脏B超诊断检出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认知护理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血压变化水平影响评价 下载:92 浏览:899

董静 何敏 李甜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CHD-HTN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双盲法分为A组(150例,常规护理)和B组(150例,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血压、心功能指标、评分(CHD、HTN相关知识认知、遵医嘱依从性)优于A组(P<0.05)。结论 CHD-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压,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嘱依从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46 浏览:2306

段学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糖尿病治疗方式,而在高血压治疗上观察组单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3周对两组血压血糖水平变化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上均是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配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互联网联合全程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的效果探究 下载:61 浏览:713

杨秀兰 张小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互联网联合全程慢性病管理在高血压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9月-2022年12月间住院的100例高血压病人,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半年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慢性疾病病人有明显的疗效,既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又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模式的应用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下载:82 浏览:489

​宋永福1 何升学2 赵金兵2 鲁虎臣2 张岩松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于脑出血后3个月采用m 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患者各时间点间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显示,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各时间点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第1 d、第7 d血清S100B(F=350. 425,F=109. 170;均P <0. 05)及NSE水平(F=103. 296,F=63. 300;均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347,P=0. 791; F=1. 470,P=0. 2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脑出血轻度亚组与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入院第1 d血清S100B及NES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呈正相关(r=0. 818,r=0. 619;均P <0. 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第1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显著降低(P=0. 041,P=0. 018),两组间第7 d及第90 d血清S100B(P=0. 101,P=0. 468)及NSE(P=0. 077,P=0. 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亚组患者第1 d及第7 d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组(均P <0. 05),两组第90 d血清S100B、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血清S100B、NSE水平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颅内血肿量,对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评估、预测价值。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52 浏览:375

朱颖洁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医嘱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性别、高血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关系 下载:81 浏览:485

​孔涛 蒋华 信秀娟 薛寿儒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性别、高血压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关系。方法检测229例脑梗死患者和111例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和MTHFR基因型,比较血清Hcy在不同性别、高血压及MTHFR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χ2=4. 98,P=0. 026)。脑梗死组中,TT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患者(P <0. 05~0. 01)。非脑梗死组中,TT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的患者(均P <0. 01)。脑梗死组CC、CT、TT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梗组(t=4. 21,P <0. 01; t=4. 20,P <0. 01; t=2. 20,P=0. 033)。两组间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患者(均P <0. 01),男性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均P <0. 01)。结论脑梗死患者具有较高的T等位基因频率。TT基因型、男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Hcy水平。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80 浏览:442

朱颖洁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医嘱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情况及相关性研究 下载:82 浏览:486

​麻红梅1 麻守花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体位性低血压(OH)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方法选取PD患者76例,经卧立位血压测量后分为PD-OH组(n=40)和非OH组(n=36),对该两组患者进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估。结果两组间年龄、病程及Hoehn-Yahr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OH组SCOPA-AUT总分明显高于非OH组(P<0.05);PD-OH组SCOPA-AUT量表6个系统评估中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交感/副交感系统、性功能系统的评分均明显高于非OH组(均P<0.05)。结论 PD合并OH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非OH患者严重,临床应加强对PD合并OH患者的诊断及管理。

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447

张荣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8月我院收治的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认识、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自我监测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血压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平稳控制血压,提升生活能力,降低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食疗在慢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下载:24 浏览:378

陈伟民 蔡洁璇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慢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挑战,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食疗在慢病防治方面逐渐受到重视。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强调通过日常饮食调节体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本文围绕糖尿病、肿瘤、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探讨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干预的运用效果分析 下载:89 浏览:1008

叶翠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设定为实验人员,设为2组(40例/组),称为研究组(综合心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后PSQI,SF-36得分结果,满意情况结果。结果:①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对比,干预前,所有患者评分结果无差异,P值>0.05;干预后,两组结果均有下降趋势,研究组下降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测评值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PSQI,SF-36得分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项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拉近医患关系,满意率较高,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的心理支持结合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作用 下载:63 浏览:772

包哈森高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研究期间内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进入试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对照组76.19%(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54.18±4.79)分高于对照组(42.68±5.06)分,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28.39±3.21)分高于对照组(23.65±3.22)分(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积极推广。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75 浏览:583

王文彬1 王婷2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83例,以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片的患者为参照组,共29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共292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CRP水平。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参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CRP低于参照组,NO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可提升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血脂、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95

孙雪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影像组学模型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505

​杨俊 侯自明 王浩 刘东远 康慧斌 侯哲 王森 张洪兵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构建一个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像组学模型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对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发病6 h内的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入院后0.5 h内行头颅CT检查,于入院后24 h内行头颅CT复查,依据血肿体积差异判断有无血肿扩大。在首次CT资料上勾画感兴趣区域,应用Matlab软件从中提取431个影像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预测效果最强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用所选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头颅CT复查发现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8.9%(40/212)。通过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8个影像学特征[图像灰度基本特征4个(标准差、峰度、能量、方差),图像形状和体积特征1个(表面和体积比),纹理类特征7个(长行程低灰度优势、惯性、90°相关性、短行程优势、全角相关性、长行程优势、逆差距),小波特征6个(自相关3、相关信息测度23、长行程高灰度优势4、短行程高灰度优势4、短行程低灰度优势7、总变异3)],并结合SVM构建了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83.5%。结论 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进行预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