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317 浏览:3118

杨欢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予以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295 浏览:2928

马晶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椎管内肿瘤围术期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录的3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1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16例实验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24h疼痛程度较轻、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低,且护理满意度远在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 椎管内肿瘤围术期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24h疼痛、缩短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的护理服务。

改良护理模式在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82 浏览:3014

周洁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护理模式的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甲状腺癌病人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患者实施改良护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比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得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探讨纾缓护理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328 浏览:3219

朱海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纾缓护理模式对于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病患生存质量的改变和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大组,B组和A组,每组30例病患,针对B组病患采取新型的纾缓护理模式,针对A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结果:B组病患的生命体征和生存情况明显优于A组病患,B组病患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病患,且具有对比性和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纾缓护理模式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病患的生存质量情况,因此纾缓护理模式在临床的护理模式中护理效果很好,所以纾缓护理模式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2917

范现英1 刘晓晴2 《肿瘤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与普通治疗方法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的6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0位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和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对比两组病人在住院后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将两组病人的ALB、CRB、CD4、CD8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肛门排气和进食半流质时间更加提前,住院费用更低(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881

江姣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颌面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抽选7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介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术后营养支持方案。将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对,同时比较两组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总蛋白含量、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营养支持于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89 浏览:2975

范现英1 刘晓晴2 《肿瘤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全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后,病人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治疗的80位病人进行研究,并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随机分配方式,为所有病人进行划分,并利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划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前、手术后的血免疫指标和住院的时间、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手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ALB、ALT、AST等指标比手术前要高,PA、TP指标比手术前低,HB变化不大。手术后第天,肠内营养指标情况回复正常,肠内营养组病人的血清比场外营养组高,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血清功能以及免疫力的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浅谈直肠癌患者永久性造口的心理干预 下载:298 浏览:3006

赵颖娟 《肿瘤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现今病理学研究发现,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饮食与心理因素占其主要因素。而作为一种特殊病例,这类患者由于肿瘤与自身形体紊乱的缘故,常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直接影响了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本文试通过医学常识与医界同仁就直肠癌的心理护理展开探讨,以期达到化解心内结节,加速直肠癌的治疗的效果。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489 浏览:3671

徐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护理安全文化,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收治患者后,给予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提升疾病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

管道标识在肿瘤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观察 下载:310 浏览:3029

任艳 《肿瘤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研讨肿瘤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管道标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肿瘤病人作为对象,按管道护理方式的差异将上述病人列入试验组(21例)、普通组(21例),试验组实行管道标识安全管理,普通组实行常规管道管理,对两组管道护理差错出现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意外脱管、给药错误、引流计量错误、管道连接错误、管道移位、管道固定不当或压迫及扭曲等管道护理差错的出现比例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试验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肿瘤胸外科术后病人施予管道标识安全管理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管道护理差错,并可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胃肠手术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临床评价 下载:168 浏览:1752

​韦振鹏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胃肠手术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手术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42例)与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42例),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经计算观察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优化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等均有积极效果。

研究延续性护理在骨关节术后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4 浏览:995

王玲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骨关节术后患者居家管理中运用研究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骨关节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基础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较基础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实验组较基础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实验组较基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用于骨关节术后患者居家管理中的价值较高,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程度、舒适度的影响 下载:272 浏览:3044

邓煜宇 李卓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相关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前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后者联合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以下称联合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治疗期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A组,B组患者护理后的SAS量表评分明显更低,另外包括文化和社会环境在内的舒适度评分也处于较高的水平(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肾脏结石以及膀胱肿瘤等有手术需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方案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引导患者情绪发展,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整体质量。

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分析 下载:512 浏览:5211

周欣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管理模式的实施对神经外科重症伴气管切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7月,抽取了82例神经外科重症伴气管切开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参照组2组,每组均为41例。研究组施行综合气道管理模式、参照组施行常规气道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拔管时间、动脉血压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和参照组进行比较优势更加突出,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伴气管切开患者中进行综合气道管理,可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改善患者的动脉血压饱和度及氧分压,并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1047

朱映芝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其的应用价值。方法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研究,现选取100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对对照组当中的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单纯应用个性化护理,在对观察组当中的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为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以及循证护理,随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各项评分显著于对照组之上(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98%,而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20%、72%,可见观察组患者不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对照组少,其护理满意度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肝胆外科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个性化联合循证护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价值。

护患沟通对神经外科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下载:517 浏览:5212

赖金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神经外科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外科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增强护患沟通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观察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影响 下载:257 浏览:2815

王雯霞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甲状腺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切口手术,观察组采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于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神经外科康复单元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危险因素 下载:529 浏览:5220

于海辰 周福龙 宋澎潜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脑外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中、重度脑外伤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存活者多遗留运动、感觉、认知、语言、意识等功能障碍,本文对康复机构神经外科康复单元中脑外伤后发生创伤后脑积水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创伤后脑积水常发生于脑外伤康复阶段,特别是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24h内手术治疗、病程2个月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

论神经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 下载:527 浏览:5235

杨玉梅 谢秀利 邱薪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的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和总结这方面的相关经验,探索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当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8例,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总体护理效果上高于对照组。在术后感染、病情加重、护患纠纷、呼吸功能衰竭等方面的发生率上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运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当中,可以有效的防范护理风险。

神经外科ICU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鼻饲的护理方法探讨 下载:529 浏览:5222

涂连洁 古霞 谢秀利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鼻饲的护理方法,并总结出系统性的经验。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ICU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接受治疗的55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列入观察对象,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规范,并对于患者在鼻饲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预防上面,积极加强干预。对照组则仅采取常规的鼻饲方式。结果:观察组在总体鼻饲效果上明显强于对照组。发生鼻饲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人数与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神经外科ICU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积极加强早期鼻饲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鼻饲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鼻饲的安全性。在临床上非常值得进行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