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学法学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下载:152 浏览:1929

谢明芝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大学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所有课程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熏陶,强调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言传身教和立德树人,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和目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课的课堂里,学生在摄入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身体伦理视域下红色舞蹈思政教育应用对策 下载:278 浏览:2502

方小燕 《国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红色舞蹈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思想政治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中,红色舞蹈也应积极融入舞蹈教育,传播思政理念。本文将从身体伦理的基本含义入手,分析在身体伦理视域下红色舞蹈思政教育的应用策略,以期在红色舞蹈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进步发展。

教改视野下高校法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下载:187 浏览:2535

赵璐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在现今高等教育革新的大潮中,实现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变得至关重要。本文致力于探索法学与思政教育相交融的途径,以期培育出拥有深厚法律专业素养和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法治精英。开篇先对法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详细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具体策略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未来展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期望能够塑造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法治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探讨 下载:83 浏览:1124

周宇航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期

摘要:
计算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基本操作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综合科学素质。而课程思政教育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良好道德培养手段,不只能通过特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还能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得到体现和拓展。在课程思政教育寓于计算机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课程中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加深自身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养成全面发展的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探讨本土红色文化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603

李婧睿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逐渐萌芽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这也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彰显,在实际对小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对学生自身品质的培育,使得学生的本土红色文化知识储备量能够得以进一步的丰富。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我国红色革命的相关知识,多为学生讲解本土的红色故事,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本土红色文化的熏陶过程中主动接受红色革命的洗礼,进而达到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下载:80 浏览:821

邹泉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挖掘红色文化之精髓,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必然能够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各大高等院校要站在政治高度来认真看待红色文化的价值,推进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其次,深入探讨了红色文化融入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讨 下载:47 浏览:505

涂遥 《体育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融合是新时期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大学公共体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的融合不深入,出现体育教学边缘化、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模式老旧、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入手,分析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调整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持续推进大学公共体育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特色育人功能。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研究 下载:48 浏览:578

李莹 王娜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任务设置阶段,会设置《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影响学生后续的就业情况。由于我国目前比较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将专业课程的教育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正学生的心态,就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的思路、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并着重从方法、手段及课程考核管理等方面展开创新研究工作。

基于体育教学过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研究 下载:282 浏览:2720

谢怀诚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格局,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带动体育教学创新。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运动训练、精神教育、健康知识宣传工作中进行思政教育,以凸显体育教学个性化的思政教育特征和价值。

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探究 下载:158 浏览:1681

张龙1 张雅青2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本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理论指导。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立足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分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更好的完善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微积分的哲学思政教育 下载:158 浏览:1838

李健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微积分教育贯穿高等教育理工、经管、农林等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是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除了教授同学认知定义、定理、公式,掌握变量法则、逻辑推导等过程和思维训练外,其中包含人类认知的思辨逻辑和哲学思政,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建设相互相应发展,深入发掘、总结、拓展微积分中的思政元素、哲学逻辑是数学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下载:165 浏览:1766

齐航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加剧导致在思政教育中是否要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出现了动摇。在思政教学中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就无法有目的、有步骤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且社会当中存在的一些糟粕文化会对学生的三观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12 浏览:568

孔德锐 耿海潇 王金龙 李磊 方浩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6期

摘要:
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领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职学校机专业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展开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优势 下载:475 浏览:2042

袁松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7期

摘要: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虚拟仿真技术是新时代发展必要趋势,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室的限制,模拟真实的情境和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及个性化学习和评价,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践优势,可以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素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思政教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策略研究 下载:13 浏览:282

张益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5期

摘要: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起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思想倾向和价值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育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以优化思政教育整体布局。本文基于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视角,探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要求,明确教学改革的关键,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教学要点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思政教育对“0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路径分析 下载:164 浏览:1900

孙茜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当今”00后”的大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就是价值观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所以这就对我们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将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本篇文章将对”00后”大学生的主要特征作出一些简要的概括与论述,并且用积极的方法探索培养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途径,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大学生们起到良好的作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用他们自身的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出一己之力。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下载:12 浏览:313

吕洋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新时代、新课标、新理念对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高中美术教育除继续做好艺术技能培养外,还须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美术教学,有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培育学生品德、塑造正确价值观、彰显艺术育人理念,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有裨益。

文化自信视角下班主任思政教育创新的策略研究 下载:13 浏览:251

赵妍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在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蓝图中,文化自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塑造。本文聚焦于文化自信这一独特视角,旨在探索班主任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创新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增强思政教育的靶向性与实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下载:38 浏览:457

白海香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语文课堂的文学作品、故事和语言实践,班主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文章分析了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指出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文章还提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措施,包括精心挑选教材、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评价和反馈等。

中职数智化专业转型与升级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实践研究 下载:8 浏览:183

彭亮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在中职数智化专业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有机融合,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思政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更是引导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树立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关键。而工匠精神的培养,则强调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职业态度和技能水平。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教育深度融合,我们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高尚品德和精湛技能的优秀人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