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路径探析 下载:96 浏览:1015

吴鹏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自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以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航天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航天科普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同时,我国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群人,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 下载:100 浏览:1071

蔡博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研究生学院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同时,航空航天工程研究生教育则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所以如何通过全面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摆在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对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对策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于航天型号全生命周期有效质量管理的思考和实践 下载:108 浏览:1088

杨文平 吴玮 钱诚 曹琰祥 刘德堃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航天事业是我国强国兴邦的重要举措,而航天产品的质量则是保证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基本条件。本文结合航天型号质量管理工作实际,在分析航天型号导航、制导与控制分系统研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航天型号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效果的措施和建议,包括持续宣贯,确保质量管理规范到位;顶层策划,质量控制点前移精细化定制流程;坚持技术交底和沟通,深入一线眼见为实等,以期为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研究 下载:190 浏览:938

​胡敏 刘志平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科技实力的不断攀升,不仅为人们的现代化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中,雷达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军事实力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文就将围绕雷达电子对抗技术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

疫情下的人文关怀和沟通 下载:98 浏览:1021

孟令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 100 例 2021年 6 月~ 2021年 10 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抢救室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各 50 例,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护理前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满意度为90.00%,2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互联网下的军事航天任务规划系统设计和实现 下载:104 浏览:987

孙聪 顾军 周绍辉 温沫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利用互联网进行太空飞行任务计划的研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计划方案的分发、敏感数据的保密、用户平台的异构,同时也方便了系统的更新与维护。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军事空间任务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结构、逻辑结构、运行流程进行了阐述。

关于航天军工企业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思考研究 下载:92 浏览:1007

朱春艳 许婉 王玉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促进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航天事业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标杆型企业,其科技能力以及制作质量代表了国家的硬实力。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航天事业的发展要想稳步进行,就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就从落实航天军工企业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落实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措施进行研究,提出参考意见,从而促进行业军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保证其生产质量的精细程度。

航天产品保证与产品质量保证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1027

沈洁 陈佳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国外航天项目的品质管理经验,已逐步形成了与系统工程控制、管理相衔接的质量保证技术。从前些年年开始,中国航天开始了解并引进欧空署(ESA)的生产保障技术。一些企业通过太空项目与国外联合,全面吸收了生产保障的观念和管理技术,在观念更新、管理变革和技术发展领域也实施了相应举措,为提高质量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就航天产品保证与产品质量保证应用展开研究,期望为航天制造工作者提供思路。

航天项目质量的过程监督 下载:99 浏览:1049

吴雨薇1 杨樑2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一般来说,航天项目所涉及的任务相对繁重,且呈现一定的系统性特征,若未注重项目质量控制,会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发生。因此,相关单位应构建过程监督体系,对各个环节进行管控,保障监督工作的精细性,促进项目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航天项目质量风险识别手段,并对过程监督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以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浅谈航天产品外包质量管理 下载:101 浏览:1053

吴瑞保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十四五”以来,航天型号任务进入爆发增长期。企业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思路,在“三高”目标的指引下,继续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其中,他们积极探索外包控制模式。2020年,企业对外包控制进行了战略调整,重点将外包的职责集中到企业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结合企业产业定位初步探索外包供应商的能力清单和外包任务,加强外包管理。

以“航天精神”为主线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研究及实践 下载:105 浏览:1080

庞念念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成为覆盖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是一个体系建设,需要教学全过程的融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对标课程目标和专业知识点的教育教学目标,固化思政元素,同时不断推进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创新,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复合路线,不断磨合最终实现多样化、嵌入式的课程思政教育。因此,可共享可通用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抓手,也应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起手。

基于数字孪生的航天型号的数字交付平台实现 下载:96 浏览:1029

王军 陈琳 邵甜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数字孪生技术目前已得到全球各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尤其基于 MBSE 的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更是国际系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数字孪生技术落地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是数字孪生系统都是专用系统,缺乏通用性。本文从操作系统设计原理入手,基于数字孪生系统为航天型号设计与生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以型号产品齐套交付业务的数字化管理为研究对象,对产品齐套交付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及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进一步加强型号产品齐套交付业务管理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同时提高型号产品齐套交付业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航天先进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及应用 下载:96 浏览:1046

陈蓉 黄华 陈健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空间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应用于空间环境的精密光学仪器,主要功能是获取地面和高低空运动物体的影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宽正面,大纵深的图像信息。特别是在夜间侦察和辨别散发热流体的运动物体,有着CCD相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先进的红外线探测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工作者应深化对航天先进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的认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红外探测器组件技术的进步。

航天产品全要素项目管理的探索 下载:104 浏览:1065

沈洁 陈佳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呈爆炸式增长,航空航天工业高速发展,新型航空航天企业不断涌现。例如,许多研究、开发和生产项目正面临着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和计算机化的环境。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航空航天项目的研究和生产管理进行仔细分析。关于航天产品全要素项目的创新探索研究,是航空航天企业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探析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与可靠性保障 下载:107 浏览:1069

马旭广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航天工程最关键的组成,而要想电子元器件在航天领域发挥最大的功能,必须要重视起可靠性和质量,这也让航天企业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及可靠性成为业界关心的重点。本文先分析了航天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的意义和要求,深入阐述了相关工作要点。

军民融合中的航天惯性技术发展及思考 下载:105 浏览:1056

顾鹏程 李猛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惯性技术体现的是国间的综合实力,涉及到了精密机械、力学、光学、电子学、自动控制等多项内容,一直应用在军事领域。现阶段,欧美等国家,在惯性技术方面都已经走向了军民融合的道路中,我国因为受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惯性技术军民融合中的发展缓慢,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重视和反复强调,在更高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军民融合,实现惯性技术军民一体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航天惯性技术与军民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针对军民融合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期能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航天项目管理中系统工程的应用分析 下载:95 浏览:1021

刘晨曦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航天事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为了做好航天项目管理工作将系统工程应用其中。航天项目管理工作特殊性比较高,在应用系统工程期间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在明确航天项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系统工程应用方案。本文从项目管理三维结构内容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将系统工程高效地应用在航天项目管理工作中进行全面探讨。

电子车辆接地系统设计 下载:95 浏览:1014

冯杰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根据国防整车级装备功能性能以及装备单车集成的发展需要,针对复杂电子系统进行接地系统设计。介绍了接地系统的分类以及接地方式,依据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以某电子车辆接地系统为例,进行了接地系统设计,为提高整车级装备可靠性提出了接地系统设计策略,对电子车辆接地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机械设计自动化发展及航天领域的应用探讨 下载:91 浏览:1012

赵婉璐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机械设计制造可追溯的历史悠长,最初产生于石器阶段,历经了不同石质、木质、皮质简易道具,随后发展至加工制度不同零件构成了现代化机械演变进程。接下来文章重点阐述了机械及其机械工程学定义根本上,针对机械设计制造概念与关键元素实施分析,并对机械设计制造演变历程实施了探讨;并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产生及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以及简要阐述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浅谈航天特种车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规划设计研究 下载:96 浏览:1027

秦俊 李旭光 畅思琦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生产线规划方法的整个过程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以需求为起点,用正向分析的方法,以精益生产为规划的原则,数字化为实现手段,规划高效的装配生产线,并通过生产线仿真在建设实施前对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系统化的生产线规划,是实现高效灵活、定制化、数字化的生产模式的前提条件,也是最终实现生产线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