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HP检测及血清胃功能联合筛查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16 浏览:1194

曾文冰1 吴显劲2(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幽门螺杆菌和血清胃功能联合检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无痛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比胃癌组和正常组的检测数据,证实幽门螺杆菌和血清胃功能检测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胃镜检查的痛苦。方法:本研究选取了30例早期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组中进行了血清胃功能检测,包括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早期胃癌组的胃蛋白酶原I水平低于健康组,胃蛋白酶原II和胃泌素-17水平高于健康组。同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含量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胃泌素-17含量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结论:血清胃功能检测联合幽门螺杆菌检测能够有效筛查出胃癌患者,有助于早期诊断胃癌,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62 浏览:3556

夏晓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观察几项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在本院确诊乳腺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其中阳性患者40例设为阳性组,阴性患者30例设为阴性组,患者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25%小于阴性组60%(P<0.05)。阳性组40例的 HER-2 (+)占比51%大于阴性组20.00%,阳性组 HER-2(-)占比49%小于阴性组80.00%(P<0.05)。结论:在乳腺癌病理学诊断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辅助临床准确诊断,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中医艾灸护理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220 浏览:2350

冼秀玲 林洙宇 滕青琳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分析中医艾灸护理措施,探究这种护理方法可能对大肠癌术后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并为医护人员拟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选择院内58名患有大肠癌,且进行手术的患者,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内。运用抽签法进行分组,使病人成为两个小组,组名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包含的人数都是29人。参照组别,以不同方法对两组提供护理服务。通过传统护理服务对照组,并通过中医艾灸护理服务观察组。结果 在疗效方面,观察组相对更加优异;在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艾灸护理效果显著,其可以对疗效产生积极影响,提升病人的肠胃功能恢复速度,所以要认识到这种护理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推广使用。

中药成分以血清外泌体为递送载体对肝癌的研究进展 下载:541 浏览:4288

李欢欢 陈宁 范月航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而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对于肝癌的发病原因及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经研究表明,中国肝癌的发生主要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等有关,酗酒和接触黄曲霉毒素B1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2]。由于肝癌起病常隐匿,多数肝癌在发现时已是晚期而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效果较差,近年来以外泌体为药物载体作用下中药成分对防治肝癌作用机制及影响的研究逐渐深化,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中药成分以血清外泌体为递送载体对肝癌的影响做一综述。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4 浏览:1388

汪瑞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疑似肺癌患者40例,随机等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观察组则应用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医学影像诊断。比较2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以及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结果:观察组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作用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89

赵惠霞 张彩云 李秋香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病人的体重、营养状况、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2022年3月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两个疗程以上,并辅以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除常规饮食和放、化疗,依据吞咽障碍程度、饮食结构及摄取量,分别给予10-25kal(kg·天)的肠内营养。本研究以病人的体重改变作为研究的主要因素,随后对营养相关的指标,治疗的副作用,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的平均减重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对患者放化疗时的体重减轻,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增强药物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但尚需扩大样本量。

AFP、AFP-L3%、DC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下载:249 浏览:1610

付佳 和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山东某医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以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AFP、AFP-L3%、DC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血清中AFP、AFP-L3%、DCP检测阳性率及AFP、AFP-L3%、DC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实验组AFP、AFP-L3%、DC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相比,AFP、AFP-L3%、DCP联合检测的阳性检测率明显增高且AFP、AFP-L3%、DCP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也均较优于单独检测。 结论: 血清中AFP、AFP-L3%及DCP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减少漏诊、误诊现象。

医学影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5 浏览:728

武慧玲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7期

摘要: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健康压力不可小觑,构成了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实施有效的治疗并获得良好的生存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医学影像超声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能揭示肿瘤的形态、构造、代谢状态和功能特性等多元信息,而且由于具备实时监控、非侵入性和微创伤的特点,已成为乳腺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主要工具,并展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医学影像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

标准化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80 浏览:749

柳春兰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标准化优质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后,采取标准化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切实提高治疗配合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下载:197 浏览:1701

卫榕 倪静怡 顾海娟 张陆 倪美鑫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选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发生(64例)和未发生(26例)组,对患者的年龄、孕期妊娠反应、病理分期、不良情绪、合并疾病等进行研究。结果:晕车史、过往有妊娠期反应较重、年龄较小、不良情绪、化疗方式等是CINV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CINV与年龄、晕车史、妊娠期反应程度等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依照该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下载:101 浏览:884

贾璐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研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在术前、术后一定时间点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为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协同护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MR与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57 浏览:1508

徐维强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检查(MR)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5例,经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3例,小肝癌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与CT检查。比较MR、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结果: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95.65%)高于CT检查(69.57%),灵敏度(95.24%)高于CT检查(76.19%),MR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诊断准确度(95.38%)高于CT检查(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与CT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均具有鉴别价值,但MR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关怀对老年人晚期癌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216 浏览:1661

解林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措施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关怀服务)和常规组(常规护理服务)。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常规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给予临床关怀能够使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者质量得以显著的改善。

延续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896

何悦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延续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收治于我院肿瘤内科,参选病例均为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患者,依托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为依托常规护理的对比组和依托延续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每组均纳入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在各项护理事宜实施前,经对负面情绪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展开评估工作,差异不明显(P>0.05),在实施后,各指标经评估所获分值均表现为下降的情况,研究组居更低程度(P<0.05)。两组在各项治疗事宜实施后,经对生活质量评分展开测评,研究组居更低程度(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下载:259 浏览:1492

何丽华 蔺以啟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晚期癌痛患者96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治疗,14d用药后评估患者效果,分析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用药1d、7d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用药1d后、7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嗜睡、恶心呕吐、头晕、血压波动及药物过敏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药理学机制复杂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具有止咳、镇痛、镇静剂缓解焦虑作用,用于晚期癌痛患者中有助减轻患者疼痛,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医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5 浏览:746

张杰 高红丽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胃癌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采取护理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减轻,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管理中,可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药外用在直肠癌辅助治疗中疗效的分析 下载:201 浏览:827

张国瑞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外用在直肠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04例,时间为2021年7月-2023年7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药外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08%,高于对照组的51.92%,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19.23%,低于对照组的46.15%,P<0.05。结论:在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中药外用辅助治疗的方式,能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比较理想。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比较研 下载:179 浏览:1462

杨成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2017年7月-2021年1月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62例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6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慢阻肺症状评分(CAT)、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运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胃癌化疗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206 浏览:883

王彩琴 伏柏浓 梁爽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胃癌化疗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5月-2023年12月诊治的胃癌化疗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上对比研究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胃癌化疗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情志的效果更理想。

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34 浏览:1710

吴静 王云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50名病人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0名病人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HAMA和HAMD得分均比护理干预前低(P<0.05),研究组HAMA和HAMD得分与对照组的相比也要低一些(P<0.05),且两组病人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和认知能力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提高了一些(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化疗后疼痛、恶心、呕吐、失眠、疲倦、食欲、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之间的呼吸困难、腹泻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