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4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下载:173 浏览:2497

李月飞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心脏血管外科首次尝试4例主动脉瓣重度病变患者经导管股动脉介入植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对4例主动脉瓣重度病变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例患者经过科室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提供专业的个体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176 浏览:2527

赵晶晶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导管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室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介入患者行导管介入治疗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患者在导管介入术中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n=60)患者在导管介入术中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术后患者出院前分别用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评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并分别统计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计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结果:护理风险评估组(实验组)护理质量(P<0.05)和患者满意度(P<0.05)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护理风险评估组(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导管室实行风险管理之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于飞机气象雷达常见故障分析 下载:171 浏览:1649

刘涛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是飞机对大气自主监测的重要手段,在对突发性、灾害性的气象环境监测、预报和警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飞机气象雷达构成及显示系统原理,提供雷达故障时的详细分析及排故维护方法。

导管室心脏急诊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与效果 下载:162 浏览:1962

彭婷 蒋芳芳 李继超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导管室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不同时期接受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进入基础组(2018年6-12月,n=50)和观察组(2019年6-12月,n=50),这两个时期我院在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护理中分别使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案与细致手术配合护理方案,对比各自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效果(96.00%)和并发症发生率(4.00%)和基础组(88.00%/16.00%)比较都更优。结论 细致的介入手术配合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急救效率,提高手术安全性,比常规手术护理措施优势明显。

建筑电气工程电线导管设计及施工技术探究 下载:281 浏览:2909

舒霞 《中国设计》 2021年9期

摘要:
建筑电气工程电线导管的合理设计是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的保障,建筑规模在逐渐扩大,电气工程管线设计形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了保障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则要加强对电线导管设计与安装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当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电气导管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又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望可以为多种类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下载:88 浏览:964

韩昆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静 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 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3 600例孕11~14周的单胎孕妇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及颈项透明层(NT)检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NT增厚及DV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系统筛查孕18--20周和中孕期的胎儿,系统筛查所有NT及DV正常的孕22~24周胎儿,并进--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胎儿,对所有胎儿(出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者进行尸解,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3 600例胎儿中,与NT正常的胎儿比较,NT增厚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32.73%、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8.87%;与DV正常的胎儿比较,DV异常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25.81%、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96.74%;与NT及DV均正常的胎儿比较,NT异常合并DV异常的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62.00%、敏感性为46.27%、特异性为99.84%。结论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做出有效的产前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下载:267 浏览:2905

赵炜娟 《诊断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声像图特点,分析产前超声的临床检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6月确诊为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缺失或行走异常)11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提示8例诊断为胎儿静脉导管缺失;3例诊断为胎儿静脉导管走行异常,其中2例汇入肝静脉,1例汇入冠状静脉窦。结论:采用产前超声检查可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根据其畸形严重程度和染色体等相关检查可评估胎儿预后,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经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325 浏览:3233

李强 《诊断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经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帮助,也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50例患者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胃肠机经肠梗阻导管注入后,观察患者们的小肠梗阻情况。分析所有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后病情判断的准确率,并统计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结果:50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的应用,诊断出19例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结石、7例肠内疝、1例肠套叠。初步统计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为(84.55%),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为(90.67%)。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可以提高肠梗阻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保证患者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来说也有积极的影响。在今后的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在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后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海洋平台导管架清洗机器人研究综述 下载:226 浏览:2569

夏文鑫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2年1期

摘要:
海洋平台是现代石油开采的重要设备,其导管架因工作需要而长期处于水下,附着大量的海洋生物,给长期安全稳定地工作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及时清理导管架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性机器人灵活性高、适应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国内近些年来有关海洋平台导管架清洗机器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机器人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超浅埋偏压复理石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198 浏览:2606

张庆祎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隧道为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复理石地层的隧道地质复杂多变,施工难度大,尤其复理石地层的超浅埋偏压隧道在施工中地表极易塌陷、开裂,成洞极其困难,安全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研究其施工方法、施工安全及经济成本意义重大。本文以黑山共和国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为例,结合欧洲隧道设计施工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了隧道初期支护方案设计,阐述了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短台阶施工法、双层超前小导管支护、径向长锚杆、机械化配套施工等关键技术,成功实践于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超浅埋偏压隧道工程中,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冠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下载:142 浏览:1266

李军强 马景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探究在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时,其导管室护理工作开展风险管理的应用措施。方法:将医院在2020年间-2021年间收治的80例冠脉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在护理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发生风险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经过对比,其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时,强化对导管室内部护理风险的管理,能够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避免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价值 下载:203 浏览:2005

樊晓琼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取行PICC导管维护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干预后观察组KPS评分较高(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KPS评分。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对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365 浏览:1937

廖家盛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讨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对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性。方法:现针对2019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n=28),将采用静脉溶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8),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MMSE评分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与静脉溶栓治疗相当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348 浏览:3372

赵晶晶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6.67%,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优质护理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