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管软化丸调控PI3K/Akt/mTOR通路影响细胞自噬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73 浏览:505

赵晶1 秦合伟1,2 李彦杰1 李斯锦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软化丸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血管软化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横截面病理损伤程度,观察血管软化丸对小鼠主动脉组织Akt、mTOR mRNA和蛋白质表达。体外实验,观察血管软化丸含药血清、Akt抑制剂康士得、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及mTOR-siRNA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影响,观察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变化,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微管相关蛋白LC3-II表达的影响,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Akt、mTOR、微管相关蛋白LC3-II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的影响,观察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显示:血管软化丸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明显较轻。与对照组比较,血管软化丸组小鼠主动脉组织Akt和mTOR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血管软化丸含药血清组和各抑制剂组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自噬体数量明显较大(均P<0.05),巨噬细胞微管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而Akt及mTO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低(均P<0.05),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10水平明显高低(P<0.05),而炎症因子IFN-γ水平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自噬,减少斑块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491

何卫东 文丹 吴晖 邵丹 翁淑琴 高芳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研究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生理盐水,6 h后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6 h后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及低、中、高剂量药液。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后采血并分离出血清待测。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 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培养72 h后,收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及培养液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中NF-kB、IkBs激酶(IKK)、NF-kB诱导激酶(NIK)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IKK、NIK、NF-kB p65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kB p65在各组细胞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MX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KB组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ZY组和GY组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MX组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实验中,MX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DY组和ZY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蛋白表达较MX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MX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高于KB组(P<0.01),而DY组和ZY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较MX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NF-kB信号通路是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泻火解毒法可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补阳还五汤对心梗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下载:60 浏览:339

李志强1 常红娟2 王学惠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心梗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进行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以及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患者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病情况以及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状况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的重构。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支架植入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艾灸与针刺治疗炎症性肠病大鼠内脏痛的镇痛效应研究 下载:85 浏览:513

张丹1,2 李志元1 黄燕3 杨延婷1 施征2 吴焕淦1,2 马晓芃1,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针刺(天枢和气海穴)对炎症性肠病大鼠内脏痛的影响,从痛行为、痛情绪及血清P物质含量角度对比观察艾灸与针刺治疗炎症性肠病内脏痛的效应异同。方法: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针刺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合50%乙醇灌肠的方法制备炎症性肠病内脏痛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腹壁收缩反射阈值、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潜伏期观察大鼠痛行为变化,应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测验观察大鼠痛情绪变化,运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物质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炎症性肠病模型组大鼠结肠损伤严重,表现为溃疡、炎症反应,经艾灸、针刺治疗后大鼠结肠损伤均有所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同压力刺激下腹壁收缩反射评分显著升高,机械性缩足反射时间、热缩足潜伏期缩短(均P<0.01),呈现内脏高敏和痛阈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大鼠治疗后不同压力刺激下腹壁收缩反射评分明显降低,机械性缩足反射时间、热缩足潜伏期延长(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治疗后在40、60 mmHg压力刺激下腹壁收缩反射评分降低明显(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直立次数、开臂时间及开臂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1),经艾灸、针刺治疗后大鼠活动总路程、直立次数、开放臂时间及次数比例增加(均P<0.01)。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治疗后直立次数升高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物质含量升高,经艾灸、针刺治疗后血清P物质含量降低(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血清P物质含量下降明显(P<0.01)。结论:艾灸、针刺(天枢和气海穴)对炎症性肠病内脏痛大鼠痛行为、痛情绪均有改善作用,均能降低血清P物置的含量;其中艾灸天枢和气海穴的作用优于针刺治疗。

当归补血汤加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10

​邓翠1李京2,3汤秀珍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80只眼。均接受基础疾病适当降压、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检测眼底部病变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CAM-1以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VEGF、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以及黄斑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确切疗效,可显著减轻眼底病变,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有关。

消炎利胆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17

​吴熙1 陈高1 陈泽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消炎利胆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肝胆湿热型AOSC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汤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胆碱酯酶(CHE);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黄疸减轻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D-Bil、I-Bil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IL-6、PCT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AOS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下载:93 浏览:518

王一1,2 沈洪3 朱磊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难治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常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治疗手段依然较为局限。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运用显示出了积极的疗效。就中医药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运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观察不同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检查效果 下载:37 浏览:1672

叶碧 《生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收治于2022年02月-2023年01月,随机分成观察A组(n=50,以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B组(n=50,以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两组阴道内念珠菌检出阳性率、微生物检验培养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A组检出40例阳性,10例阴性;观察B组检出38例阳性,12例阴性,两组阴道念珠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00%、76.00%,X2=0.233,P=0.229>0.05。观察A组微生物检验培养时间为(7.23±0.65)d,观察B组为(1.06±0.09)d,t=66.486,P=0.001<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应用凝集法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相当,但前者在培养时间方面相对更有应用优势,因此,建议临床可将凝集法作为初筛方案,最终联合培养法确诊,这样更能够将检验准确率提高,为临床治疗、诊断疾病提供更多参考。

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和高频电治疗对老年肉芽增生型支气管结核伴发呼吸困难患者的预后和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493

王景民1 王智存2 高彦斌3 马曼曼4 杨宗成1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和高频电治疗对老年肉芽增生型支气管结核伴发呼吸困难患者的预后和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0日至2017年11月2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经细菌学或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老年肉芽增生型支气管结核伴发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呼吸困难的干预方法是清除支气管结核肉芽增生的病灶。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化疗组(采用2HRZE/10HR化疗方案)和联合组(采用2HRZE/10HR化疗方案联合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和高频电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化疗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MMEF75/2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MMEF7... 更多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20 浏览:232

邓淑娇 雍文穆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生素局部加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SaO2水平均升高,PaCO2、hs-CRP、TNF-α、IL-4、IL-2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显著,既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又能减轻炎症反应。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78

王凤兰 白岳飞 贺利军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羧甲司坦+布地奈德)和对照组(54例,布地奈德)。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气道炎症,不良反应较少,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克罗恩病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研究 下载:28 浏览:311

费梦雪 吴正祥 方华蓥 徐雪梅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首次诊断的53例CD患者(CD组)和54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凝血指标、CD组不同活动度患者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指标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D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APT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DP水平、PT及APTT均显著低于中度活动期患者(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FDP及PT与C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患者的凝血指标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FDP及PT及和克罗恩病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126 浏览:1149

崇聪婉 郝晓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共入选了80例患儿,均为我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收治时间在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两组肺功能,分析其炎症因子,观察其病症恢复时间,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肺活量及1s用力呼气量在治疗前和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3.52±0.44)L、(3.89±0.52)L,P<0.05;观察组IL-6、TNF-α及hs-CRP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60.23±6.34)pg/ml、(1.62±0.22)ng/ml、(7.11±1.28)mg/ml,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啰音消失时间和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低,分别是(4.22±1.28)d、(1.72±0.45)d、(4.62±1.29)d、(6.52±0.39)d,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病症效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维生素A辅助治疗改善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的效果 下载:19 浏览:211

骆翠玲 贺金娥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改善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研究组加用维生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热消退、呕吐消失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辅助治疗可改善腹泻患儿炎症及机体免疫指标,对促进腹泻临床症状的好转有重要价值。

去卵巢联合高脂饮食致雌性大鼠脂肪组织炎症激活的机制研究 下载:83 浏览:513

​张一1 王诺金1 陈冠军2 代芳1 张楠1 鲁云霞3 章秋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去卵巢联合高脂饮食致雌性大鼠脂肪组织炎症激活是否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高脂组(OVX+HFD),高脂饲料喂养28周,GTT和ITT法分析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检测血脂指标,观察肾周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化,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分析肾周脂肪组织中的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Klotho和FGF2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和OVX+HFD组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上升,肾周白色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P-JNK的表达也增加,VEGF、β-Klotho和FGF21的表达下调,以OVX+HFD组病理学和基因表达变化最为明显。结论雌激素缺乏可造成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内炎性激活和FGF21信号通路的衰减,若联合高脂饮食则病变更加明显。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77

杜杰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其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与研究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脂溶性维生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M(IgA、IgM)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增强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对H型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下载:136 浏览:1565

代旭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对其心功能、炎性因子等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选例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均治疗3个月并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EVSD、IVST、血清hs-CRP、IL-6、TNF-α、MCP-1治疗后相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可提升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下载:297 浏览:2593

冯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针对该病症采用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联合药物治疗,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纳排标准选取入组的50例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09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回顾分析病历资料,将实施单一生长抑素治疗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在炎症因子水平及肠粘膜屏障功能水平比较具有同质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肠粘膜屏障功能水平恢复更理想,差异有意义(P<0.05);以尿淀粉酶与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为对比指标,组间结果示对照组各指标均略逊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药物疗法,结果表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肠粘膜屏障功能水平、机体内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及治疗安全性各指标均更优,效果理想。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下载:418 浏览:4248

李凤玲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78例,使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波立维治疗,观察组接受依拉达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NIHSS、Barht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TNF-α和IL1β水平、NIHSS和Barhtel评分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和Barht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31 浏览:2395

张剑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围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探讨目标,分析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实施效果。方法:将医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疗法,观察组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观察疗效。结果:通过评估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中医症候积分腰骶疼痛评分(1.45±0.19)分、腰背痛评分(1.56±0.24)、晨僵评分(1.31±0.19)分均低于对照组骶疼痛评分(2.42±0.24)分、腰背痛评分(2.51±0.33)、晨僵评分(1.87±0.28)分;观察组脊柱活动度(42.74±5.22)cm和腰廓活动度(5.17±0.51)cm均大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39.42±5.13)cm和腰廓活动度(4.25±0.48)cm,且血清核因子-κB(2.22±0.36)ng/L、CC趋化因子受体6(5.05±0.88)ng/L、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7.84±1.85)n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核因子-κB(2.78±0.51)ng/L。、CC趋化因子受体6(7.24±0.97)ng/L、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2.04±2.16)ng/L,所有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使脊柱活动度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