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象思维与五脏命名 下载:88 浏览:501

姚春鹏1 邢玉瑞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五脏特别是作为形声字的肝、脾、肺、肾四脏命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象思维决定的。肝、脾、肺、肾四脏的声旁干、卑、巿、臤并非仅仅表示读音,而是四脏意义的主要来源。古人根据解剖学的结构观察与当时认为的五脏功能根据象思维,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生活中的"干""市"的具体器物之象和"卑""臤"之具体功用之象来命名其脏。明乎此,才能对象思维与中医学建立的紧密关系有深刻把握。

连苏饮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研究 下载:227 浏览:2297

善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应用连苏饮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4月间,择我院收治的67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3例),乙组使用常规西药疗法,甲组应用连苏饮加减治疗,对比疗效及血清指标。结果 甲组有效率为97.06%,乙组有效率为81.82%,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血清生化指标(MTL、GAS、SS)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甲组血清MTL、GAS指标较乙组更高,SS指标较乙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应用连苏饮加减治疗,疗效更确切,患者肾功能水平趋于稳定,缩短症状消失时长,值得推广。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35 浏览:653

张利 《中国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了新的进展。就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言,鉴于该疾病治疗时间比较漫长,并且比较难治愈,如何提升这类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是目前医生比较重视的方向。随着患者数量不断上升,近些年中医治疗逐渐在临床使用,中医中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为“痞满、胃脘痛”的范畴,对于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副作用较小。鉴于此,为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医药治疗进展,文章立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和中医药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研究进展 下载:56 浏览:316

于小伯1 陈志强2 《中国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采用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7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西药加半夏泻心汤治疗和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97.14%,二组为77.14%,(x2=23.318,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复发率对比中,一组为2.85%,二组为37.14%,(x2=35.83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采用中药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推广。

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分析 下载:232 浏览:2254

王修琪1 张涛2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单位自2021年10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后,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效果肯定,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疗效 下载:224 浏览:2030

梁润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就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患者,在其治疗中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辅助。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患儿病情得以明显缓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在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醒脾养儿颗粒发挥着明显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增强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辅助小儿推拿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效果 下载:215 浏览:2354

徐敏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厌食(脾失健运型)治疗中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150例厌食症(脾失健运型)患儿按照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均分为研究、常规两组,分别进行中医护理配合小儿推拿+常规治疗干预、常规治疗干预。对比两组证候积分和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2.19±0.38)分、(1.17±0.29)分]均显著比常规组[(5.04±1.21)分、(2.40±0.51)分]低,治疗总有效率(94.67%)明显比常规组(80.00%)高(P<0.05)。结论: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型)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配以小儿推拿,能改善患儿证候,强化治疗效果。

超声在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318 浏览:3506

马家香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肝胆脾肾疾病普查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接受超声检查,对照组接受抽血检查,对比两组疾病发现率。结果:62例患者接受不同疾病检查法,对比发现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疾病发现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肝胆脾胰肾良性疾病和无显性特征恶性疾病,价格便宜,无创无痛,具有重复使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进展 下载:219 浏览:2235

曾滨 王龙宗 周婉迎 林珊瑜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初步总结各大医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认识,并收集近5年中医药治疗NAFLD的情况,其中包括内治、外治和内外合治三个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和思考,进一步为本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09 浏览:3229

冯越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治疗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采取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为实验组,一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的有效率,对其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ERDQ数值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均得以下降,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时,实验组的数值降低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比较,P<0.05,存在意义。结论:在慢性胃炎伴随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将奥美拉唑进行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艾条灸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240 浏览:2161

赵娟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条灸、中医特色护理配合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象,筛选样本量为80例。以计算机法为分组方法,保证组间资料均衡性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基础性护理,研究组采取艾条灸+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条灸、中医特色护理配合可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患者认可度、满意度较为理想,能够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医师承模式下脾胃肝胆疾病辨治探析 下载:215 浏览:2341

荆玉庆 陈正勇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中医学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人与自然、社会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载体,中医人才的培养,乃至中医的发展不仅是为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贡献,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重要的基石。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中医师,师承制似乎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探索模式。笔者于2019年年末,有幸成为“贵州省五级中医名医传承启动仪式”的一名继承人,拜师于名医张正勇名下,值此开启了一段为期三年的学习之旅。虽然学习生涯接近了尾声,但崭新的一页正逐渐翻开。

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分析 下载:224 浏览:2236

丁莉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脾虚体质儿童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健措施,实验组应用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还有中医体质辨识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数据显示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发病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示也有意义,P<0.05;经过干预措施之后的实验组儿童中医体质辨识评分显示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脾虚体质儿童身上应用中医保健干预措施,更有利于积极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也能有效改善儿童的脾虚体质,值得推荐。

15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3022

苏国盈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就诊的100例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眠、头蒙欲睡、睡而不实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临床症状。

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下载:220 浏览:2492

徐蕊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研究患者出现脾胃虚寒证后,使用中医护理措施产生的作用及成效。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之间,对医院患有脾胃虚寒证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成50例实施正常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及另外50例实施中医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不良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能力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对护理满意程度作出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较大,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各项生活能力指标中,研究组患者均能取得更高分值,说明疾病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有效降低,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护理结果获得了研究组患者普遍认可,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对脾胃虚寒证患者的帮助更大,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调养患者身体,可以被广泛推广。

健脾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脾胃虛弱证38例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2057

马乙骅 张小敏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分析脾胃虛弱证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治疗的38例脾胃虛弱证IDA儿童,双盲法分为A组(18例,常规治疗)和B组(20例,常规治疗+健脾益气生血汤),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检验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脾胃虛弱证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能显著改善贫血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中西药联合在脾胃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24 浏览:287

肖廷强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在脾胃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脾胃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开展研究,共计80例,由两组组成,即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香槟和胃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示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示为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护理后腹胀症状评分、腹痛症状评分、呕吐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实验组更高,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舒适度评分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病实施香槟和胃汤治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下载:255 浏览:2664

路宇 杨玲霞 张玉南 崇华学 孟庆健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消化不良习惯腹泻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中3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余下患儿分为实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显著,能够加快康复的脾脏和肠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张德忠教授巧用旋复代赭汤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经验 下载:230 浏览:2342

许丹 《肿瘤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张德忠教授作为武汉市名老中医肿瘤专家,从医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极为丰富,擅长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上消化道肿瘤,临床上每获良效。旋覆代赭汤证,载于《伤寒论》原文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此方由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组成。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所致的心下痞满,噫气不除,呃逆频作,反胃呕吐,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 下载:320 浏览:3266

马超凡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探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方法:抽选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25例患儿被纳入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2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52.00%相比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经对比两组患儿的数值可见,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过程中,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临床效果尤为明显,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反应,快速恢复患儿胃肠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