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障碍和教学干预策略 下载:63 浏览:108

林蓉 游红玉 《英语教学》 2019年4期

摘要:
我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词汇障碍、阅读障碍、文化障碍、语法和语义障碍等几个方面,文章分析了几类主要的阅读学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进而全面的提升其英语水平。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初中英语阅读和高阶思维水平研究 下载:15 浏览:358

陈立华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水平,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提供即时反馈和智能化辅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英语阅读材料。同时,AI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识别其思维模式,进而设计出更具挑战性和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初中英语阅读和高阶思维水平中的应用策略和实际效果,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读后写作提高初中生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实践探究 下载:59 浏览:501

倪文娟 《英语教学》 2020年6期

摘要: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能力。本文结合实例,浅谈读后写作对初中生语篇理解能力的促进作用,并通过调查和访谈验证了这种教学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设计针对文本特点的读后写作形式,包括仿写、缩写、续写、自由写作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构思表达的能力。为了写作的规范性,教师也要作好相关铺垫,指导学生用"论证的一般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教师需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准确阅读和读后写作。

语文专递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高台县第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下载:70 浏览:443

盛鸿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高台县第二中学积极开展专递课堂的教学实践,注重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专递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校以专递课堂为媒介,通过网络构建了与帮扶学校之间的立交桥,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语文专递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高台县第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下载:73 浏览:443

盛鸿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高台县第二中学积极开展专递课堂的教学实践,注重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专递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校以专递课堂为媒介,通过网络构建了与帮扶学校之间的立交桥,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 下载:72 浏览:445

付秀华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初中生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当今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以解读整本书教学的定义和相关理论。经过长时间阅读教学尝试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路线图,实现以整本书学习目标为核心导向,从而设计整本书教学活动,实现文本理解、应用实践到思维能力的迁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课堂内外整体设计阅读路径。

探究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双探究”阅读课教学模式 下载:59 浏览:114

李留建 《英语教学》 2020年6期

摘要:
研究表明,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要处于浅层学习状态。有些教师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的培养,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质疑并求真的意识,学习过程中"接受"多,"思考"少。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问题入手,借鉴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关于深度学习研究的新理念,提出"双探究"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即基于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深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名著阅读季:英文名著阅读的一种实践探索 下载:85 浏览:489

陈晓云 《英语教学》 2020年5期

摘要:
名著阅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英语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开展英文名著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必须探索的新领域。实践发现,名著阅读季是对英文名著阅读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探索。本文基于笔者2019年9月的实践,介绍以名著阅读季这一方式促进高中英语课程的英文名著阅读的可能性。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化实践建构 下载:86 浏览:119

张金秀1 瞿丽2 《英语教学》 2020年5期

摘要: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当前存在选材随意、教学随意、教师控制过强等影响绘本阅读实效的问题。本文指出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绘本阅读课程化提升绘本阅读育人水平。实践绘本阅读课程化,可以从制定分学段绘本阅读课程目标、细化阅读材料、设计并实施多种活动、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开展过程性评价等展开。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化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对小学英语绘本课程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细读、泛读相结合的复杂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下载:81 浏览:479

黄美琴1 余秋悦2 《英语教学》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多读,还要学会品读。本文以Library Lion这节市公开课为例,详细解读了细读、泛读相结合的复杂文本阅读过程:引导式泛读、了解故事背景;合作拼读、细读故事发展经过;泛读了解故事结局、评价故事;回归整体、再读故事,细说、细写感悟。细读、泛读相结合的方式符合阅读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细读、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复杂文本,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复杂文本的阅读方法,建立起阅读长且难的文本的信心,这样能为学生未来的阅读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互惠式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本土化实施 下载:79 浏览:488

何书利1 杨乐霞2 《英语教学》 2020年3期

摘要:
互惠式教学是一种依据文章结构在师生间以对话交流的方式构建文本意义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其理念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有相同之处。基于互惠式教学理念,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指导分为预测、厘清、提问、总结四个阶段。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情分析,本土化落实其中的理念,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积极反馈语的认知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23

项纸陆1 罗晓杰2 《英语教学》 2020年1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的方式,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公开课为例,描述性地分析了教师积极反馈语的认知支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当学生回答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时,教师积极反馈语具有认知支架的功能。笔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引发性积极反馈语能够为学生降低任务难度、提供学习示范;额外输入积极反馈语能够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强调关键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活动所需认知支架,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积极反馈语;应根据阅读教学问题类型,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积极反馈语。

依托微语篇,探究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语言知识在单元的主题意义 下载:79 浏览:498

王俊 《英语教学》 2020年1期

摘要:
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进行着大量的课堂教学改革。但由于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局限性,导致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方面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鉴于此,笔者以一堂市级公开课为例,就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了反思:依托微语篇,探索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语言知识在单元的主题意义。

阅读教育:生命意义的阐释 下载:92 浏览:505

罗文平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1期

摘要:
阅读是人的重要的生活方式,阅读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育的意义不仅限于阅读本身,还有对生命意义的阐释。首先,阅读教育通过意义期待、理解生成和视域融合等环节,促进学生对文本生命意义的构建。其次,阅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自我、社会和自然等维度探寻个体生命的意义。最后,阅读教育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师生与校外人群之间的交往互动,促进群体生命意义的整合。

英语学习中如何提升阅读水平——浅谈精读课的教学 下载:65 浏览:497

吴其尧 《英语教学》 2020年1期

摘要:
精读课的教与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精读课提高阅读水平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精读课的认识来解释如何分析精读课文,即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意图和情感;其次通过具体事例论述了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精读课所教和学的文章应该来自文学经典作品,阐述了理由的同时也提供了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模式课例浅析 下载:75 浏览:461

张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基于具体的主题及语篇,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学习语篇呈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逐步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从目前高考试卷来看,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占比重最大,占到了总分的46.67%,需要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去完成,而这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所以,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跨界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生成的有效路径 下载:47 浏览:450

邹晓明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2期

摘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强调阅读知识的综合性、技能的多样性、情志的积极性、过程的创造性和结果的实践性。跨界学习对生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拓宽学习场域,打通学生的知识壁垒;活化认知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交往对话,引发学生的深度体验;注重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元阅读、课程整合、生活实践和复式评价等多种跨界学习方式,以丰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知识背景,锤炼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能力,完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知能结构,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情志动力。

数字阅读对青少年学习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383

陈勇1 何彦秋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便利,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学习力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阅读品位的走低和网络小说阅读成瘾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数字浅阅读也可能导致思维平面化、注意力分散、阅读能力弱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娱乐化、快餐化阅读则使他们变得没有耐性、缺乏学习毅力。对此,应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加强数字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数字阅读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力。

PISA2018阅读素养评估变化及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 下载:46 浏览:489

郑新丽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PISA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评估项目,最新修订的PISA2018阅读素养评估框架,拓展了阅读素养的内涵,更新了文本类型,细化了认知策略。这次修订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阅读素养评估的最新经验和方法,在把握数字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阅读,关注高阶阅读,重视群文阅读,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流畅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浅析学生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以参与多维阅读“Buried Treasure”为例 下载:86 浏览:479

刘新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评判一节英语阅读课的效果如何,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便是学生的"学",即学习是否高效、是否填补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的知识或能力空白、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或完成任务设置后实现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基于此,方能反思教师的"教"。而从学生视角来审视一节整体阅读课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即逻辑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效果,可以反观教师的阅读教学备课活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