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下载:73 浏览:413

陈雪儿1 刘义兵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是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经验为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未来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应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完善多元合作、相互制衡的教师教育治理主体;加强发展教师职后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深入研究以为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支持。

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思考 下载:56 浏览:404

段雨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主要安置方式,通过提高随班就读教师教育水平进而建立优秀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是保障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随班就读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下载:36 浏览:383

赵燕良1 薛正斌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促进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诸如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大班额问题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能力。

云南省“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53 浏览:366

马丽娜 杨燕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提高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本科生教育教学效果,"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模式遵循"课例教研—现场实践—总结提升—指导学生"四环节,利用骨干教师优势资源将幼儿园实践教学经验引入高校课堂,同时以指导本科生教学组织能力为契机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训者"的角色,为后续"送教下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下载:41 浏览:419

唐瓷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依据《师范生信息教学能力标准》,系统思考师范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特性,从"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实践及信息化教学大资源建设思考"等四个方面重构了师范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九维一体"实践路径。

高校美术师范生教育实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初探 下载:32 浏览:258

吴萍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综合性高校美术师范生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了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构建有效课堂,将所"见"转化为所"用"的高校美术师范生教育实习方式改革新思路,期望结合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为完善师范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提供参考。

教师语言暴力中的话语与权力关系探析 下载:70 浏览:365

王凌超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5期

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明、艺术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内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凭借自身的权力和地位优势,用话语权来实现对学生的控制和支配,话语权的滥用而形成的语言暴力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探析教师语言暴力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构建平等、民主与和谐师生关系,值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

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 下载:86 浏览:325

胡田庚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卓越教师培养的现实需要。适应本硕一体化的改革,要求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在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以推进教师教育的本硕贯通,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构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新体系 下载:39 浏览:318

李洪天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涉及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的和基础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指示促使我们思考我国以往的、目前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深感需要构建适应并能够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教师培养新体系,本文对新体系作了勾勒。

建设师范文化:教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下载:44 浏览:388

黄正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师范文化是师范教育的灵魂和精神。振兴新时代教师教育,必须加强师范文化建设,这是教师教育应当追求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教育应当担当的使命与责任。以中师教育为例,师范文化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特别注重未来教师职业情感的体验教育,特别注重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实践教育。师范文化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心理优化功能。师范院校要遵循师范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增强自觉性、坚持方向性、把握整体性、体现渗透性、注重创新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58 浏览:273

王昭君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重点在培养人的实践教学能力凸显其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不仅优化教师教育人才知识结构,而且具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存在差距,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没有做出科学的评价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游戏的自然性与教育性的失衡及平衡策略研究 下载:328 浏览:3506

段晶凤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游戏是学前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游戏被窄化或泛化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幼儿园游戏的教育性与自然性出发,解读了幼儿园游戏的自然性与教育性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入实践观察幼儿园游戏自然性与教育性失衡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得出了实现幼儿园游戏自然性与教育性平衡的策略,这对于幼儿园游戏科学开展以及其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重大意义。

浅议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下载:118 浏览:1313

赵雨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小学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与教育哲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小学教师具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论,使小学教师有利于引导塑造学生的发展。

五育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下载:386 浏览:3966

杨竹涵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劳动教育作为2021年教育新走向之一,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另外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基础上,教育活动中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劳动教育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五育融合这一教育背景开始被教育者得到重视。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进行分析,并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实施路径与有效对策等实质性建议。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教育机智策略 下载:147 浏览:1493

徐影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3期

摘要:
结合“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教育机智及其培养策略研究”的课题,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课例分析方法等途径,对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教师教育机智对推进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影响;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教育机智的特点和生成的条件以及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教育机智培养的有效策略。经过两年的深入实践,研究成果显著。了解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重点是从兴趣入手,以操作、实践为主探究特征和变化,找到了促进教师教育机智形成的条件;教师需具备较丰富的科学领域知识经验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运用机敏的教育技巧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的反思。探索培养教师教育机智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由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的蜕变过程,将零散的教育机智的行为提炼,探索出一套系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教育机智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340 浏览:2872

张帆 《体育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国近年来比较注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城中的逐渐普及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与首要任务。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信息技术并成熟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差异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30

毛梦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课后服务是落实“减负”政策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更加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课后服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托管内容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小学课后服务经费补贴力度,确保各课后服务主体协同合作;继续开拓线上优质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为乡镇小学课后服务提供必备的课程资源;完善监管政策体制,建立立体化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探索 下载:110 浏览:1212

张丽琴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2002年以来,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在初中课堂的一步步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教师已逐步接受这样的学生学习的理念。课改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新的教育理念必然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碰撞。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喜欢,也感觉很厌倦,厌倦有趣的知识世界,新进的生物教师需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生物学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具有魅力,这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随之提高。因此,本文针对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加州州立大学系统STEM教师职前培养过程的创新实践 下载:193 浏览:1876

刘婧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STEM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从事STEM教学的教师数量短缺、教师素质欠佳成为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STEM教师职前培养经过长期探索,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的教师教育秉承多元发展、职前职后一体的理念,开辟了多样化的生源招聘方式、多元化的STEM教师培养方式、实践取向的实习机制和发展取向的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对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在STEM教师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STEM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创新性研究 下载:532 浏览:1497

张天骄 《中国教育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领域中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现阶段,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所采取的艺术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的欠缺、教育方式的单一等,严重影响了幼儿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本文就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路径展开了初步的探究,并对学校教育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创新性艺术教育提出了教学策略,从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对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创造性进行全面阐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