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基层卫生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健康行为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568
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健康行为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卫生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表法分为2组,即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前一组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后一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从血糖、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方面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HbA1C、GLU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HbA1C、GLU下降更多(P<0.05)。两组干预前的2hPG、FBG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2hPG、FBG下降更多(P<0.05)。干预后随访,实验组患者Morisk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调控和稳定患者血糖,同时还有利于患者保持健康行为。
探讨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
下载:281 浏览:1857
卫生院护理管理对门诊感染控制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084
POCT-即时检验仪器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下载:266 浏览:2695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的效果研讨
下载:216 浏览:2186
摘要: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进行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的患者共计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分49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5%和实验组的97.96%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2)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P水平和实验组相比较高,TNF-a水平高于实验组,对照组IFN-γ更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治疗中可采取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下载:53 浏览:575
摘要: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纳入于本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共100例,通过手术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对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P<0.05)。结论:针对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可将切口愈合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化至最佳范畴以内,值得大力推广。
观察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55 浏览:2661
摘要: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于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于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03±0.8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8.21±1.3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8.7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指数(106.41±9.74)明显优于对照组(93.46±7.63),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恢复效率,使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能够健康的发育,具有临床意义。
盆底康复训练在改善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下载:62 浏览:596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61 浏览:574
摘要: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登记的拟孕妇女500例,以是否接受孕前检查为标准,划分为观察组250例(接受)和对照组250例(未接受),分析观察组拟孕妇女的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缺陷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观察数据可知,观察组中有18例(7.2%)拟孕妇女患有乙型肝炎传染病,20例(8%)拟孕妇女患肝肾功能异常,有38例(15.2%)拟孕妇女患有妇科疾病,有14例(5.6%)拟孕妇女患有乳腺疾病,有8例(3.2%)拟孕妇女患有内分泌疾病,有5例(2%)拟孕妇女患有感染性疾病,有6例(2.4%)拟孕妇女患有内科疾病,有6例(2.4%)拟孕妇女患有性病;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0.8%)较对照组(2.8%)明显更低,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一种保障新生儿健康的有效手段,可帮助拟孕妇女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前排查出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疾病,提高社会优生优育率,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研究
下载:54 浏览:579
摘要:
目的:结合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要求,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某卫生院统计的200例糖尿病高危监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我中心实施三级防控机制的时间节点(2020年1月我中心开始实施三级防控机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例患者,观察实施前后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了解水平等。结果:实施前后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发病率为15.00%,实施后发病率为2.00%,且实施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防控管理而言,实施三级疾病防控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了人们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能力,故而可在糖尿病防控过程中,将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落实。
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下载:63 浏览:712
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1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的护理,并对两组在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孕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护理前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比较:两组在护理前空腹血糖、2 h PG和HbA1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能使病人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
常规二维超声在儿童骨龄评估方面的应用探究
下载:247 浏览:3230
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215 浏览:2191
研究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423
基层医院院感防控消毒灭菌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下载:101 浏览:1056
谈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下载:93 浏览:1050
摘要:
目的:研究内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并归纳可行性防范对策。方法:在我院内科2022年12月份至2023年7月份选出60例患者,自2023年4月份开始落实防范对策,比较防范对策应用前后不良事件率、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指标。结果:防范对策应用前后不良事件率从26.67%降为3.33%;满意度评分从(83.92±2.38)分升至(92.54±2.12)分,护理质量评分从(81.07±4.25)分升至(93.24±3.29)分,应用前后数据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理常见跌倒等安全隐患,应用晨间床边查房等防范对策后,可提升护理安全性,促使患者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充分改善护理质量。
人性化护理用于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280 浏览:2981
摘要:
目的:对结肠癌手术后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分析该护理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1-2020.1。分组方式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实行人性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能提升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
下载:101 浏览:1071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在老年患者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来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和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组建数据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以及家属照顾能力、减少压疮发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病人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满意度评分的研究
下载:56 浏览:595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病人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满意度评分。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6)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6)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对维持护患关系有着积极作用。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21 浏览: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