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在创伤骨折术前消肿中的应用及增强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接收的创伤骨折患者30例,依据给予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消肿情况以及患者的舒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尿液17-羟皮质醇(17-OHCS)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RS疼痛各个级别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肿胀情况,通过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疼痛,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用于临床上推广。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将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1例)和中青年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出血的影响因素、出血部位、脑出血病因及预后情况。采用c2检验或t检验分析不同变量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方面,老年组平均年龄为(76.43±5.52)岁,与中青年组的(44.7±4.18)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脑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史(72.7% vs. 63.6%)和高脂血症史(45.5% vs. 45.5%)比例较高,青中年组饮酒史和劳累史分别达36.4%和45.5%,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出血部位比较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病因方面,老年组以高血压为主要原因(72.7%),而中青年组中动脉瘤破裂(27.3%)与动静脉畸形(27.3%)的比例更高(P=0.005)。预后情况中,老年组以存活Ⅰ级(72.7%)为主,死亡率较低(9.1%),而中青年组存活分级多分布于Ⅰ级、Ⅱ级,死亡率显著高于老年组(27.3%,P=0.005)。结论 老年与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间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老年患者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预后相对较好;而中青年患者脑出血多与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畸形有关,出血较为分散且预后较差。针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