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化现象的思考 下载:29 浏览:308

施雨谷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名师大讲堂的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精英们在舞台上为同仁们展示自己的专业风采和教学特色,然而这些方法几乎是千篇一律,"模式"成了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们较难发挥个人的创意创新。本文主要指出当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师生互动模式化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弊端发表看法,联系实际以及当今的社会发展提出解决的方法。

中南六省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述评 下载:67 浏览:407

李佳铭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举办的"中南六省(区)第十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于2017年12月4—9日在海南省陵水县雅居乐体育馆展开。13位参会教师进行了教学交流,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了日益提升的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传承的内涵。王国安教授对各教师的授课进行了总结评价并提出问题。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 下载:67 浏览:791

李珉昊 冉阳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经历时间的推演下,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找寻真相,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音乐教育也是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沉淀,不断地从实践中探寻真理,逐步寻找到了适合于中国的标准。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去分析、梳理中国音乐课程标准的演变,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浅谈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提升 下载:148 浏览:648

陈绪功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兴趣是从事某件事或某项工作最原始的动力,音乐也是一样,当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学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轻松愉快,而不是因学习任务被迫去完成。目前,许多音乐教师都在尝试运用兴趣教学法。但是,在实践中,兴趣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运用价值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文章对“兴趣”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下载:327 浏览:3285

郭海珍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音乐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文化修养,为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基于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结合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让教学效能得以提升。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下载:47 浏览:721

斯琴高娃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音乐欣赏是一种以音乐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就音乐内容进行聆听并辅助其他方式就音乐的真谛产生感悟的主要方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出发,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达到教学的理想目标。将教书与育人相互结合,在课程教学当中,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音乐学习过程,以此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下载:345 浏览:3462

曹静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要拘泥于形式,应尽最大可能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留给学生更多的复习文化课知识的时间,会选择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对实际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造成影响。利用情境教学法,将改变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核心素养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下载:337 浏览:1340

齐丽艳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由于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对其实施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挖掘其音乐学习潜力。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知识储备量及音乐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推崇创新教学方法,还应转变教学观念,将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新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突围策略分析 下载:308 浏览:1321

陈小兰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提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在正确的音乐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的固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推进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提升。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研究 下载:1427 浏览:1451

汪良琴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这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重视德育的必要性,并将德育教育渗透、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以发掘音乐的德育优势,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分析与探索 下载:401 浏览:1383

孙明哲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近些年不断地深化改革,以及即将问世的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都在为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舞台来不断完善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本文从学生,教材,教学设计,教师等四个视角根据第八届中学优秀音乐课堂来对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进行分析与探索

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下载:433 浏览:1446

杨祎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众所周知,音乐是世界范围内共通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并且已经融入到了国内传统文化当中。良好的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和道德观念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个人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后续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音乐教育,并且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其中,促使音乐教育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于教育事业来说,这也是一种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舞蹈融合 下载:428 浏览:1448

李锦钰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教学方式,还是整个教学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促进学科的融合与渗透,表现在各种美术教育形式之间的融合,以音乐与舞蹈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舞蹈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下载:452 浏览:2118

胡利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道德、继承和发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传统音乐,其意义已逐渐被忽视。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阐述了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仅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于“乐教”理念对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启迪探讨 下载:416 浏览:2245

张春明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如今,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正在进一步深化,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学校常常会为学生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以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进行全面发展。而在这些科目之中,音乐教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目,其是通过带领学生感受音乐、学习音乐、演奏音乐为课堂内容,进而从品德、精神和道德这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所说的“乐教”理念,也正是由孔子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授礼乐的方式来将德育与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对学生实行更深层次的人生教育。直至如今,孔子所提倡的“乐教”依旧存在着很高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其可以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升策略 下载:473 浏览:2490

潘卫红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音乐教育教学的特殊使命;让中小学生体会到音乐审美价值、音乐创造力价值以及音乐文化价值是中小学生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并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动力,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总结出合适的音乐教学方式;努力发挥出音乐愉悦心情、减少压力、激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用。音乐教育的不被重视是我国中小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刻不容缓。本文从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现状出发,论述应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载:278 浏览:2659

龚德全 《当代艺术》 2022年3期

摘要:
中小学艺术教育不仅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能在培养学生审美、和谐身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对艺术教师的三点要求,并简要论述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音乐课程衔接课堂实践研究 下载:433 浏览:3465

徐景湘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在加强学校美育的指导文件中指出,教师应当在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同时,重视小学、初中之间的教育衔接问题,提高美育教学的连贯性,从而持续性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音乐陶笛进课堂城乡协调推进研究 下载:194 浏览:2005

周娜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教学质量也不达标,限制小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制约小学整体教学的优化。将陶笛课程融入其中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乐器让学生正面接触和感受音乐感受节奏感受情感,在逐步强化学生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于音乐的关注度对于音乐的感知。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城乡差异一直是摆在国家教育部门及广大农村中小学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城市的差异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小学音乐陶笛进课堂城乡协调发展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