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特点 下载:59 浏览:389

朱恺 顾永昊 王志玲 柯根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其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感染性眼内炎106例(10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方法及特点。结果 106例感染性眼内炎中,白内障术后感染者68例,占64. 15%,其次为外伤及玻璃体切除术后及青光眼术后。眼内手术后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3~120 d,平均为(23. 76±31. 59)d。治疗方式全部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根据前房反应及眼内感染程度8例先行玻璃体腔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2例行前房冲洗+玻璃体腔注药术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83例患者充填灌注液(78. 3%),23例患者充填硅油(21. 7%)。另外白内障术后有人工晶状体患者66例,22例患者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33. 3%)。房水及玻璃体病原体检出共56例,阳性率为52. 83%,多见为表皮葡萄球菌(15例,26. 7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23. 21%)。结论眼内炎作为眼科急症,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并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且愈后差,我院临床治疗的眼内炎均积极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手术有利于获得玻璃体标本,可以直接清除感染病灶并减少了二次手术可能。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72 浏览:408

胡明星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BPD躁狂发作患者72例(2017年5月-2019年10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2、4、8周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P<0.05);治疗1、2、4周、8周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BPD躁狂发作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躁狂症状,且安全性高。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 下载:67 浏览:448

颜金凤1 姜美香2 王健1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综述近年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列举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方法,以指导临床。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46 浏览:2305

段学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糖尿病治疗方式,而在高血压治疗上观察组单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3周对两组血压血糖水平变化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上均是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配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川乌草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研究 下载:58 浏览:674

石媛 景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川乌和草乌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川乌草乌在治疗中的历史、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探讨了其在治疗各类疾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此外,文中还总结了在使用川乌草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剂量控制、用药禁忌等方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治疗研究综述 下载:109 浏览:1221

王爱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急性心梗与脑梗是常见的两种临床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对人们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威胁,因此需要在发病早期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检查,以便能够明确其疾病特点,从而能够对其实施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提升其健康水平。本文将论述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

强肝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341 浏览:3450

冯静 杨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强肝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观察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科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肝解毒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炎性反应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探讨和比较。结果:治疗之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79.07%(34/43),观察组为95.35%(41/43),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血清AST、TBIL、ALT、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之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观察组为9.30%(4/43),两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强肝解毒方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后的肝硬化患者,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安全可靠。

中医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补法的应用研究 下载:24 浏览:797

徐丽君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补法在中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6—9月于医院妇科就诊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试验组采用中医补法治疗, 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补肾滋肾、养肝柔肝、健脾和胃和补气养血四种补法对于妇科疾病的抑制、调整和治疗均有着显着的疗效。

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295 浏览:2779

陈明珠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水平、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胸部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其他指标对比也有一定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连续静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儿咳嗽、肺啰音等指标,尽快的恢复体温、促进患儿血气指标的改善,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63 浏览:3682

李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0患者(2021.7~2022.6);分组方式: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麻醉方式: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硬膜外麻醉下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段动脉平均压(MAP)和心率(HR)指数变化、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础阶段的MAP和HR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诱导后、插管后、CO2气腹和拔管后,观察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睁眼、拔管和恢复自主呼吸用时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同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缩短患者术后睁眼、拔管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相对较小,更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41 浏览:2958

吴会涛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O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试验病例数共80例,疾病均为内分泌失调性OP,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号对应甲组,双号对应乙组。甲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则在西药上加用中药疗法。对比髋部、腕骨、腰椎等处骨密度(BMD)变化水平、疗效结局及生活质量(QOL)。结果:试验后对照髋部、腕骨、腰椎等处的BMD值,结论中乙组各项均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总有效率等,结论中乙组数值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QOL评分,结论中乙组各分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OP时结合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更为突出,可提升机体BMD值,还可改善各种症状和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肺隔离症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64 浏览:2389

田刚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讨论肺隔离症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25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研究,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肺隔离症叶内型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叶外型,左侧多于右侧。血管造影的诊断率更高,B超的诊断意义不明显。结论:肺隔离症病理分型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诊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等多种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以达取得良好效果的目的。X线、CT、血管造影检查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法,血管造影检查能将异常供血动脉清晰显示出来,是诊断肺隔离症的有效方式。

ICU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133 浏览:1259

明辉1 蔡晴风2 王琛1 赵文献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ICU内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治疗,包括常规抗炎治疗和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1.58%,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细菌清除率为观察组较高,28天内死亡率为观察组较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施治前PaO2、PaCO2、氧合指数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PaO2、氧合指数均为观察组更高,PaCO2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治前血清CRP、PCT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血清CRP、PCT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ICU内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合用美罗培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抑制炎症反应并加快康复出院。

癌毒病机分类及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92

程海波 王俊壹 李柳 《当代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癌毒常与痰、瘀、热、湿、风、寒等病邪兼夹,毒因邪而异性,邪因毒而鸱张,共同构成肿瘤的复合病机病证。按癌毒兼夹的病邪不同可将其分为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具体论治在抗癌解毒、扶正祛邪的基础上,痰毒证治以化痰散结,常用二陈汤、消瘰丸加减;瘀毒证治以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热毒证治以清热凉血,常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湿毒证治以祛湿泄浊,常用胃苓汤、四妙丸加减;风毒证治以平肝熄风,常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寒毒证治以温阳散寒,常用五积散、阳和汤加减。同时不同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因素及具体癌毒的类型各有区别,临证可根据不同病位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抗癌解毒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99 浏览:908

周凌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internal,LVE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磷酸肌酶同工酶(Phosphocreatine isoenzyme,CK-MB)、α羟丁酸脱氢酶(Alpha 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t=4.280,P=0.000;t=7.556,P=0.000)。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t=10.668,P=0.000)。研究组治疗后的cTnI、CK-MB、α-HB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3.859,P=0.000;t=3.850,P=0.000;t=8.606,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下载:162 浏览:1725

朱烨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究老年性肺炎患者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5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以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则以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结果 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炎症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FN-γ、IL-4、PCT水平更低(P<0.05)。肺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更高(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治疗中,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康复,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急性阑尾炎普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研究 下载:321 浏览:3275

黄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在普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三年的时间跨度,选择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治疗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为了此次研究的精确性,采用大数据的采集资源方式,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数据收集,将所有的病例统一编号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分别是50例。实验组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而对照组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从而分析相应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采用医学规定的方式进行科学化、全面化、多样化的分析。结果:在经过认真的实验后,得出实验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有效率为98%;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有效率为80%;数据显示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要求的相关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也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00。各年龄段(不满1岁至90岁以上)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但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经过实验的研究比较,可以得出使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去进行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上使患者得到治疗,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以及痊愈,对于降低疾病的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效率都有帮助,可以说,这个方法有临床的推广性。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36 浏览:2468

王思长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讨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入选72例小儿腹泻患儿主要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予以金双歧治疗、研究组予以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观察指标:疗效、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时间、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1.67%,明显比对照组的69.44%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虽然高于对照组的8.33%,但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较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A及免疫球蛋白G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及免疫球蛋白G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较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且可促进炎症反应及临床症状消失,提高免疫功能。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113 浏览:1673

韩金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们选取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标准的2型糖尿病管理和心脑血管病辅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2型糖尿病管理。我们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用药情况、血糖控制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控制水平更好,并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病进展程度也较对照组缓慢。此外,在治疗组中观察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在标准的2型糖尿病管理基础上进行心脑血管病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综合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研究 下载:247 浏览:2686

张涛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以期寻找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最适合的治疗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和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治疗前收缩压、BNP和LVE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262,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治疗效果更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接受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