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梅兰芳绘画艺术的美学品格和形式特征 下载:66 浏览:411

陈池瑜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梅兰芳是我国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知名国画家,他创作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具有清丽雅致、潇洒自然的美学品格与形式特征。梅兰芳1915年跟随王梦白学画,后又结识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陈师曾、金城、姚华、陈半丁、齐白石等,他们在梅兰芳家经常相聚创作绘画作品,梅兰芳喜爱书画艺术,并细心体会绘画中的色彩与构图布局,认为绘画的这些形式美特征和戏曲艺术有息息相通的地方,可以启发戏剧表演。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中国画创作研究 下载:92 浏览:497

罗江1,2,3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新时期以来,从2013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成立,到2018年"七彩云南""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等展览的成功举办,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这一命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展开并推进民族美术发展新面貌和新特点的多项工作,"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也成为新时代以来美术发展的关键词。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但一直以来关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理论研究者较少。中国画作为云南的代表绘画表现形式之一,是云南美术创作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文章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中国画创作作为对象,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为时间顺序,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中国画创作进行历史梳理和呈现。

高居翰中国画研究“再现”视角再审视 下载:78 浏览:390

彭智 《当代艺术》 2020年1期

摘要:
美国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在系列中国绘画史著作之中,以"再现"为标尺裁量中国画,肯定院体画自然主义和叙事主义倾向的再现手法,高扬"形似"的审美趣味,对中国画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不对高氏的审美判断标准及其艺术史学理论渊源进行追问,不加区别地接受高氏的方法来观照中国所有的绘画风格类型,或陷入以西方"再现"视角审视中国文人画的危险境地。高居翰在形式主义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形式与思想的紧密关系,割裂了中国绘画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

融合人类认知网络优化的中国画情感识别 下载:57 浏览:381

盛家川1 陈雅琦1 王君2 李亮3,4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现有中国画研究缺少对画作情感的分析,但画家将生活感悟寄情于美术创作,升华国画的艺术价值.基于此种情况,文中提出融合人类认知优化深度学习网络结构的中国画情感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图像显著性和笔道复杂度提出中国画感兴趣区域提取算法.再使用可视化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国画情感特征,并交互式地融合国画情感表达手法知识优化网络结构.最后微调构建的网络预测国画情感.实验将1 000幅中国画分为4种情感类别,准确率较高,识别效果较优.消融实验与可视化实验分析网络各层作用,进一步验证文中算法识别中国画情感的能力.

小学生认识中国画的有效方法和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37

邵红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小学生认识中国画的有效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对小学生认识中国画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适合小学生的中国画教学方法和策略。

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研究策略 下载:177 浏览:1549

刘丽凤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将气韵生动这一绘画技巧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美术课堂的艺术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熏陶中逐步提升美术素养。在初中美术的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使学生体会中国画的笔墨美、意境美,要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意象性思维,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的笔墨技法。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进行简单分析。

浅谈国画和书法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 下载:87 浏览:929

杨凤莲 《国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国画与书法,同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国画以笔墨为载体,展现出自然与人生的千姿百态,其构图之巧、用笔之妙,都体现了艺术家对意境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而书法则是文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每一个字都是情感的流淌和心灵的印记,其结构之严谨、气韵之生动,都体现了书法家对美的不懈追求。两者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强调意境的表达、崇尚自然之美、讲究气韵生动。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领悟。

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研究 下载:97 浏览:917

王珊珊 王向阳 《国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美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时,应当采取一系列科学而严谨的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个人的艺术风格。

小学美术教学国画的发展与研究 下载:97 浏览:900

迟金玲 《国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小学国画美术教学,不仅要反映出中华几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在逐渐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学习国画美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国画的兴趣,以及对学生的创作能力。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特征,小学美术的教学就是要从幼年开始,逐渐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利用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方法,利用文化交流的形式,来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及实践探究 下载:76 浏览:900

​李宁 《国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着力针对初中学生的五育并举,文章提出,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和感悟;丰富小组合作方法的应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评价,使评价多样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81 浏览:848

周敏 《国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对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创新的对策展开了全面的剖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它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教学需要,来调整课程的设计,并对教学资源展开全方位的整合。

探究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 下载:102 浏览:2435

田秀玲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中国画不仅表达物体的基本形态和形象,还表达物体本身所蕴含的气质。尤其是留白艺术的应用,则会使最终作品充满意蕴,更加耐人寻味。留白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有利于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所以对其进行探究极为必要。

浅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融入国画教学的策略 下载:41 浏览:490

彭利莉 《国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主流内容,在世界美术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我国文人墨客不仅非常关注画面的协调感与线条的流畅性,也非常讲究画作的意境,时常采用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创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鱼虫画等等,笔墨间尽是数不清的情趣。因此,国画本身就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初中美术教师也要通过国画教育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让学生既能欣赏国画艺术,也要引导学生创作国画作品,使其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国画的艺术风格与人文魅力,从而真正为促使学生实现终身成长做准备。

解析如何优化高中美术国画课堂教学示范 下载:127 浏览:1305

胡平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要优化高中美术国画课堂教学示范,需要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国画领域的知识,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绘画创造力,不断促进学生的绘画实践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完善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中国画和书法教学的现状与创新举措 下载:132 浏览:1303

贾廷庠 《国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当前高职中国画和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即重技能训练,轻素养培养,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研究提出教学创新对策,即构建应用和审美相统一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法激发学习兴趣,并运用数字技术拓展教学手段。研究旨在推动高职美术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

中国画留白艺术的研究分析 下载:86 浏览:638

余远花 《中国艺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谈到绘画就离不开构图,构图是绘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关乎着作品的成败,南宋谢赫的“六法论”中“经营位置”讲的就是构图的重要性。所谓构图就是将描绘对象合理地组织在画面当中,从而进行创作,进而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古到今,绘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构图,所以创作者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构图。一幅画构图好与不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留白”也属于构图的一部分,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

试析初中美术国画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37 浏览:1502

​付洪博 《国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传统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在世界美术中独树一帜。国画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融合了篆刻、书法、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底蕴,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国画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国画元素在刻瓷艺术中的应用 下载:127 浏览:1391

​​夏兰 《国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陶瓷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很多能够和器型相整合的装饰技法,陶瓷雕刻是其中一种装饰技法,其既呈现出国画的表现方式,同时有表现出雕塑和陶艺拥有的良好审美。国画元素是中华民族非常完美的古典主义艺术,在运用过程中呈现出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国画元素与刻瓷艺术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其能够直接影响刻瓷艺术最后的效果,在陶瓷雕刻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高中学生中国画教学方法探析 下载:125 浏览:1380

​林长贵 《国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中国画是高中生学习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能够通过笔墨使用的构成等进行作者主观内容的表达,具有特殊的表达方式,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要想推动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就应该推动高中美术课中国画教学水平的提升,就要对现阶段的中国画教育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中国画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中国画教学水平。

国画中的风格形成简论 下载:124 浏览:1446

余仁鑫 《国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艺术家必须深入传统,遵循艺术规律,继承古人,发展古人。 这是各派画家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事实。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在世界书画界仍将独树一帜,引人入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