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音乐的意象——浅谈黄自作品《思乡》 下载:25 浏览:311

黄璐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携手共谋划 再续新篇章——新时代中国声乐教学与专业建设论坛综述 下载:31 浏览:321

魏晓亮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的"新时代中国声乐教学与专业建设论坛"通过专题研讨、专业建设学术报告与声乐讲座、声乐教学成果展演等三个方面围绕新时代中国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及如何有效推进新时代中国声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研讨,对新时代中国声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音乐与诗的完美交融——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中的两首歌曲 下载:25 浏览:300

陈琴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美丽的磨坊姑娘》是舒伯特创作的第一部声乐套曲,是艺术歌曲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作品,对发展出新的体裁,即声乐套曲体裁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套曲中《工余》《小溪的催眠曲》的分析,来体现舒伯特这部《美丽的磨坊姑娘》诗一般的旋律、画一样的意境。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教育 下载:29 浏览:305

李文泽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外国文化涌入,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交流,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多人口、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各民族文化的驱动发展下,中国民族声乐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立足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声乐,从民族声乐教育的意义出发,综观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声乐艺术硕士培养探究 下载:68 浏览:412

刘伟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重要性毋庸赘言,"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是人才。文章结合国家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地方高校实际情况,从制订特色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构建好育人平台、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进行讨论。

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为例 下载:70 浏览:412

张建化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状况越来直明显,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现象日渐凸显,艺术院校"重专业,轻思政"现象更为突出。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的全新思路",是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课程德育的合力作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挖掘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作用和浸润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全方位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

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63 浏览:403

姚小兰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因材施教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认可与青睐,并且广泛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以因材施教理念的概述为主要切入点,从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全面了解学生特点、优化声乐教学模式、完善声乐教材体系四方面重点探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实效性。

高校民族声乐多元化成因与教学策略 下载:69 浏览:401

谭萌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民族声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声乐艺术元素融合成新的声乐形式。因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多元化环境的营造,并了解不同民族声乐的理念,为声乐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多元化发展的途径进行阐述。

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下载:64 浏览:409

黎珍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水平,本文从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出发,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声乐艺术中技术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技术与个性相辅相成、满足民族文化需要等方面阐述技术的作用,从个性充分展示声乐魅力、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等方面阐述个性的作用,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以此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获得创新发展。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70 浏览:400

郭圣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推动了现代教育行业的发展。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实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而将慕课应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措施进行探究。

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下载:69 浏览:408

高天乐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迅猛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MOOC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深度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将在线教育和线下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产生了SPOC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化研究 下载:65 浏览:408

侯艺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给高校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不仅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的实际要求,也充分提升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翻转课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优化途径与策略。

幼师声乐分层教学策略 下载:64 浏览:407

鲍雯羚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声乐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有重要意义。幼师在声乐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提升儿童声乐学习效率、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针对分层教学的特点和原则来分析声乐分层教学的目标及幼师声乐分层教学实施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所探讨的方法给广大幼师的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研究 下载:64 浏览:397

徐铭璐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声乐作为一门音乐,人的声音是声乐的主体,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声乐中感受到独一无二的音乐形象,体会到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人类思想感情。一次成功的声乐演奏需要具备诸多条件,比如演奏者的脑力、体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是否能够满足观众要求就决定了演奏者是否能够成功演奏。歌唱技术和声音的训练是每一学习声乐的人必须要通过的基础课程,这是演奏声乐不可或缺的内容。此外,情感表达才能决定演奏者是否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要想达到与观众情感的共鸣,这二者缺一不可。本文就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应该占有的比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分析,希望能帮助演奏者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

声乐学习之咽音练声法 下载:68 浏览:402

岳祉龙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美声唱法已经产生几百年,伴随着声乐演唱的发展就会有歌唱的训练和方法。咽音,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声音的方法,在声乐教学中却备受争议。本文通过观看书籍和期刊有关咽音的论文,结合自己学习声乐的经验,从客观的角度对咽音练声的产生与发展,美声唱法与咽音的关系,咽音的训练和作用,以及这种方法为何备受争议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讨论,对咽音练声法做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声乐学习者能够汲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的探讨 下载:62 浏览:398

黎翀豪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声乐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了世界化的趋势。声乐艺术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国声乐艺术民族性的同时,也是突出世界性传播的重要性。将我国的声乐推向全世界,使全世界都了解与重新认识中国声乐艺术,是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和国家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任务。

乐中施教 师生融合——声乐教学探析 下载:93 浏览:502

闫璟玉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声乐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声乐教师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学习者的努力和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声乐演唱学习中应注意的几点要素 下载:95 浏览:505

陈伟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孕育于和谐的艺术,优秀的歌唱家能营造出音乐与人的高度和谐、人与乐器的高度和谐、人与人的高度和谐,最终为听众创造听觉上的极致的美。那么一定要注意喉咙的松弛,掌握呼吸的方法,歌唱当中咬字,理解和掌握作品内容与情感,演唱者与钢琴伴奏配合的默契。

歌潮乐浪汇交响——改革开放40年云南音乐发展回望 下载:66 浏览:405

钱康 宁邱健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云南声乐硕果累累:聂耳音乐周开启了民族声乐艺术新篇章;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推动云南合唱事业新发展;央视及云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光溢彩;云南原生态歌舞、云南歌剧音乐剧创作丰富多彩。改革开放40年,云南器乐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以云南省歌舞剧院民乐团、云南省花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为代表的云南民族器乐百花吐艳;以昆明交响乐团、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为代表的云南交响音乐别开生面。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既是再回首,又是再出发。

“文化强国”背景下的民歌进化方向与发展策略——以浙江畲族民歌为例 下载:64 浏览:405

金瑶 《当代艺术》 2018年7期

摘要:
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本文对浙江畲族民歌多声部的创作创新及艺术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力求对畲族民歌创新作品的舞台演唱实践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借助研究畲族民歌进化方向所带来的启示,由点及面地为民歌艺术提供能够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发展策略,即:立足学科建设平台、科研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引领和满足多元文化需求,补齐发展短板;把握精神内涵,注入时代血液。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