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491

李学技 杜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筛选MDT实施前后危险性UGIB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MDT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住院治疗人数及诊治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人数增加,住院治疗人数减少,诊治等待时间缩短(P<0.05)。结论:MDT在危险性UGIB救治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止血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比例从而降低就医成本。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85 浏览:1130

周莹 罗小婷 李天玲 朱远彬 李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优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效果、生活质量及加速其康复中的实践效果与优势。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排除内侧副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后,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患者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0,实施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管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水准。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更低(P<0.05),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此外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GQOL-74)更高(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效果、生活质量及优化患者康复效果中优势更为显著。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心肺康复的效果观察 下载:136 浏览:2007

何晓丽 王礼 赵紫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心肺康复管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代谢当量、最大摄氧量、HRmax、LVEF指标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个QOL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心肺康复管理中应用效果理想,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15 浏览:1520

方佩佩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讨论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用时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理情况(SDS抑郁、SAS焦虑)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长、并发症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都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 浏览:140

蔡立柏1 刘延锦2 李英3 崔妙然1 徐园4 底瑞青2 孟吉平1 刘阳阳5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53例为试验组,2018年2月—8月的53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并在出院日比较两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后,试验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科学、可靠,能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恐动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效果观察 下载:66 浏览:903

左一宏 李士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9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arther生活质量评分为(60.45±2.78)分,对比组为(49.78±3.24)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更高(t=29.887,P=0.000)。观察组心理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对其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514

​吴晓兰 张丽华 黄梅 李超 潘华 郑高明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未行MDT的凶险性前置胎盘44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实施MDT的凶险性前置胎盘59例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输血率、输同型红细胞悬液血量、输同型新鲜冰冻血浆量、子宫切除情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研究组10%,对照组25%)、产后出血量少(研究组821.19±278.7ml,对照组1435.23±648.9 ml)、输血率低(研究组2%,对照组输血率7%)、输同型红细胞悬液血量少(研究组0.136±0.7U,对照组3.659±3.3U)、输同型新鲜冰冻血浆量少(研究组0ml,对照组188.636±422.7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率研究组较低(研究组2%,对照组6%),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能明显减少患者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减少患者的输血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569

陶会红 《国际护理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其术后康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焦虑、疼痛、并发症、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均轻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及身心舒适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身体康复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心理韧性改善的研究 下载:75 浏览:769

赵红艺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白内障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多学科协作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D-RISC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更高,实验组护理后的眼痛、近活动、远活动、周边视力、总体视力情况、总体健康状况、精神健康、依赖性、驾驶、角色困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色觉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更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心理韧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926

冯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这无疑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群体日益庞大,科学的护理模式非常必要。多学科协作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主,由多个学科共同协助,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使其血糖保持稳定,对并发症预防也很有帮助。本次研究重点介绍多学科协作模式现状及背景,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做如下综述。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929

杨柳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小儿癫痫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的干预价值。方法:本医院当中选取小儿癫痫患者共计80例,双盲法进行分组,可分为探究组、常规组,探究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常规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儿自护能力评分、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探究组自护能力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探究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探究组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探究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有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癫痫护理中可提高患儿自护能力,使患儿家属负性情绪改善。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63 浏览:2046

陈婷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4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每组均为42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致残率、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探究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BPD)缓解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131 浏览:1195

彭晓峰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探究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BPD)缓解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4月-2023年04月间64例BPD缓解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MDT模式护理),各32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杨氏躁狂量表(Young's Mania Scale,Y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ale,SDSS)、自我病耻感量表( Self-stigma Scale,SSMI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DT模式护理的应用,可改善BPD缓解期患者抑郁状态,改善躁狂症状,减轻自我病耻感与社会功能缺陷,可推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呼吸困难患者的教学研究 下载:143 浏览:1508

许玲 胡蓬勃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是一种毕业后医学教育,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及胜任能力。临床诊疗过程中中多学科协作(MDT) 模式的出现,为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提供了设想,并将MDT 的教学模式引用到住培的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理论教学结合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多学科协作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42 浏览:1277

许安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分析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护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6例参与此次研究,入选者均于2021-05至2022-10入院,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用时较短,两组对比(P<0.05),差异显著;瘢痕增生评分,出院时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性,而出院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价值较高,具有推广意义。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下载:114 浏览:1228

韩春霞1 张建玲2 王欢欢3 潘丽雅3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02—2021-08我院收治的84例allo-HSC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常规组21.43%低(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allo-HSCT患者,可改善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